《纯真记忆》里说,每每人和物相遇,总会发生故事。
更具体一点,我觉得,每每人和城市相遇,总会发生点故事。
这几年,短暂居住过几个城市。不是走马观花的停留,而是真正住在当地,像当地人一样地去生活。从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旧金山到天性全解放的巴厘岛,再到暖暖人情味的高雄,和如今幸福感爆棚的珠海。
知乎上有人把在城市旅游分成四个阶段,情人、恋人、朋友、家人。大多数人都是处于情人的阶段,一夜激情,转瞬即逝。你不知道她头发后面藏着的疤,也无法理解她为什么那么爱吃辣。
所以,今天想聊聊“城市里找归属感”这个话题。抛开我天生“随遇而安”的体质,还是有很多故事、经历想和大家分享。这篇文章不是上帝视角,不是深夜鸡汤,纯粹是以己拙见,拿来分享。
我在旧金山游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老师Ann讲的一句话:Not visit but explore the city.这个“explore”很有意思,它倡导你要去剥开这座城市的外壳,褪去一成不变的钢筋水泥后,探索它内在的模样。特别是对于我来说,一些地方一旦与经典电影挂钩,途经它都会兴奋不已。一点点探索一座城市就像了解一个情人,刚开始羞于启齿,暧昧不清,接着,慢慢熟悉它的气味、品性、做事风格。逐渐了解,也逐渐乐意做回自己,袒露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所以,我在旧金山意外发现了一家私人博物馆,里面珍藏着不能说的“夏之爱”秘密。在任何官方攻略上搜索不到的博物馆,却看到了我最想看到的东西。
后来去台湾交换时,我也始终秉承explore the city原则。提到高雄,就像是提一个熟悉的老情人,我知道左营的牛肉面很正,也知道盐埕埔有最古早的鸭肉粉。
在广告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与消费者建立连接,引起购买行为”,这一套同样适用于城市。与这个城市碰撞越多,连接越多,就会越有归属感,越舍不得。回想起这几年“异地居住体验”,究竟哪一瞬间让我彻底感到放松,感到些许融入,到底都是与这座城市发生碰撞的片刻。譬如在旧金山找到一家中国饭馆,老板精心烹制人均10刀的私房菜,譬如在巴厘岛乱走发现的海边餐厅,有故事的老板带着店员弹吉他敲鼓,即兴演唱欢迎我们,又譬如在高雄上网定好半程马拉松票后的莫名欣喜,当然,也有可能像在珠海,仅仅是团购了一次美甲就被收服。
总之,跳出舒适圈,去和这座城市的人、事发生点碰撞,制造点回忆,就会自然开始产生舍不得离开的理由。
最后就是老生常谈的Do as the Romans Do
生命的魅力在于尝试未知。而每到一个地方,势必有不熟悉不习惯的风俗或体验,学会享受永远比一味埋怨来的明智。
我最好的朋友Tammy,去年在巴厘岛做国际志愿者时,我们在不同的营地,她在北部的小镇乌布,我在南边靠海的Lovina。巴厘岛整个海岛的基调就是慢节奏,对于习惯折腾的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令我惊讶的是,当我搬进乌布和Tammy汇合时,发现她完全适应了小镇生活。她可以一个下午哪里都不去,只是坐着和房东学画画,也可以穿着精美的沙龙和房东太太去寺庙祈祷,甚至还可以有模有样地玩着当地乐器还乐此不疲。
在Tammy的感染下,在乌布的日子,成为了我最“废”的时光。每天就是玩乐器、画画、养花花草草、散步这种“敬老院”生活,可是也确实是一段无比惬意的日子,想来今后一生都未必再有。
火爆朋友圈的《二十几岁住在哪里对你有多重要》这篇文章里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你年轻时候去的地方,居住过的城市,它们都深深影响着你。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气质,并且这样的气质将在你年轻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浸润你,影响你,改变你。
所以,每到一个新城市,不用惶恐和无措,尽情去享受它带来的美好改变。
我到现在都还是会想念在旧金山回Hostel经过的上坡下坡,转过转角就会出现的咖啡馆和”城市之光“书店;我到现在也都清楚记得到巴厘岛第一晚看见的漫天星河,以及最后和巴厘美少女分别的那个加油站;关于台湾的记忆,更是清晰得犹如昨日。
我也似乎可以预见到,未来我会很想念在珠海度过的这个夏天。
和男朋友在很多地方都因为文化差异想法不同,但唯独locate这个话题,我们两个观点高度一致。我们都觉得不需要急着定居哪里,可以边走边看,尝试在不同的城市、国家生活,体验,relocate可能就是一瞬间的决定。
每一个城市都是我们的一个前任,我们和它们历经曲折,共同患难,它逐渐变成生命的一个烙印,而不只是一个符号,才变得有意义。
我最爱的城市,始终是香港就算最后一定要分开,也要带着在这座城市里学到的美好品质继续前行。
当你继续走在人生的轨道上,当你再次住在新的地方时,你会惊觉,咦,这里好像我的故乡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