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焦虑大多数是在比较之中产生的。
从小我们一直生活在比较之中,父母喜欢拿我们跟兄弟姐妹或者邻居比较,谁学习好,谁勤快,谁更听话等等,上学的时候老师也会拿我们比较,谁的学习成绩好谁就是优秀的,工作了还是会被比较,比能力,比学历,比工资。
人生无处不在比较,或许我们已经习惯这种比较了吧。比较当然有它的好处,我们可以从中知道自己处于哪个层次,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提升。但是坏处是我们总是想和别人一样,认为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就要做到,达不到就认为自己很差,很容易陷入焦虑之中。
之前倩倩在她的文章里分享过一个关于比较的例子,让我感悟很深,所以我想分享给大家:
在植物园里会有很多种植物,例如有小草,小花,蒲公英,大树,仙人掌等等,这些都是不同种类的植物,其实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我们可以想一下蒲公英看到大树长得又高又快,它会感到焦虑吗?我们当然知道不会呀,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物种,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植物”。
那我们再想一下大树会羡慕蒲公英会飞吗?当然不会了,树是长到地里的,根本不需要会飞呀。
所以说蒲公英不会羡慕大树长得又高又快,大树也不会羡慕蒲公英会飞。
那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喜欢和别人比较呢?
我们都是人,这是相同的地方,但是实际上我们都是不同的个体呀,我们的出生、成长、学历和经验有太多太多的不同了,人家擅长的你不一定就会,你擅长的别人也不一定会的,就像大树和蒲公英一样,它们都有各自擅长的地方。所以不需要处处要求自己和别人一样,因为你们本来就不一样。
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吧,身边大把比我写的好的,如果我把标准定为现在一定要和别人一样,那我一定会感到自卑的。很明显我们的起点就不一样,别人比我写的早,输入量比我大,积累的比我多,所以比我跑的快自然是正常的了。而我也不需要觉得比别人差,要用成长型思维来看待自己,假以时日我也一定会在这条跑道上越走越远的,这都是一个过程而已。
最后还是分享倩倩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和节奏。有的人的花期是2个月,有的人是6个月,有的人可能要5年。只要按照自己的花期去生活就好了,你有你的开花节奏,不用管别人。
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开花节奏,静等花开,蝴蝶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