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学习摘抄了黑塞的《童年轶事》,伯尔的《懒惰哲学趣话》,还有邓南遮的《夜莺之歌》。
读得最感动的是黑塞的《童年轶事》。这是一篇回忆性的记人散文,我被书中那个具有良好品质叫做布洛西的男孩不幸结局感到惋惜,被书中主人公与布洛西之间发生的那些故事所吸引,对两个孩子之间的友谊深感钦佩。我趁着被感动的热情比较旺盛的时候,写了一篇读后感,已发布在简书上。
伯尔的《懒惰哲学趣话》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散文,今天重点说说这篇散文。
摘抄的部分:
欧洲西海岸的某港口泊着一条渔船,一个衣衫寒碜的人正躺在船里打盹儿。一位穿着入时的旅游者赶忙往相机里装上彩色胶卷,以便拍下这幅田园式的画面:湛蓝的天,碧绿的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黝黑的船,红色的渔夫帽。"咔嚓。"再来一张,"咔嚓。"好事成三吗,当然,那就来个第三张。这清脆的、几乎怀着敌意的声音把正在打盹儿的渔夫弄醒了,他慢吞吞地支支腰,慢吞吞地伸手去摸香烟盒;烟还没有摸着,这位热情的游客就已将一包香烟递到了他的面前,虽说没有把烟塞进他嘴里,但却放在了他的手里,随着第四次"咔嚓"声打火机打着了,真是客气之至,殷勤之极。
其实这个故事或者还有其他版本,反正对我来说,我听过的那个故事与这篇文章所描述的事件极其相似,简单说情节是这样的:渔夫很早起来去打鱼,而且收获很大,然后,他就躺在船里打盹儿。这时,一个衣着入时的游客拍下了这个画面。他一拍再拍,“咔嚓、咔嚓”的声音不断,渔夫被吵醒,于是两人开始了对话。
游客为渔夫描绘了一幅不断致富的场景,最后渔夫轻轻地问无比兴奋的游客:“然后怎么样了?”
游客兴奋地说:“然后您就可以逍遥自在地坐在这里的港口,在太阳下打盹儿——还可以眺览美丽的大海。”
“我现在就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港口打盹儿,只是您的咔嚓声把我打搅了。”
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这位旅游者受到这番开导,便从那里走开了,心里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因为从前他也曾以为,他只要好好干一阵,有朝一日就可以不用再干活了;对于这位衣衫寒碜的渔夫的同情,此刻在他心里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一丝羡慕。”
赏析
当两种格格不入的价值观体系和幸福评判标准在一个平静的港口狭路相逢,会迸发出怎样的智慧火花呢?伯尔的这篇散文就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蕴含哲理、发人深省的故事。
文中的渔夫和游客对于幸福的定义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界定和判断标准,但是令人感到非常意外的是他们最终所要追求的效果其实是完全相同的,即"悠然自得地坐在港口打盹儿",可谓是戏剧性的殊途同归。
游客的逻辑是"只要好好干一阵,有朝一日就可以不用再干活了",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设想,认为物质上的富足能够带来精神上的幸福感,通过不断努力工作而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最终则逍遥地退休,安逸地享受阳光和沙滩。
而渔夫的逻辑则是每天只维持基本的需求,不奢求太多的物质成就,在这种安贫乐道中享受轻松惬意的时光。从结果来说两者所追求的生活是一致的,那就是闲逸洒脱的轻松生活,但各自的过程则截然不同。
两者虽说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一致的,但是从本质上说又完全不同,就在这种矛盾的统一体中,构成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价值观念,也就是懒惰哲学的思考。
虽然在文中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达出这两种思想作者更赞同哪一个,但是文章最后结尾却留给读者一点线索和启示,那就是"对于这位衣衫寒碜的渔夫的同情,此刻在他心里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一丝羡慕",如此来看作者的倾向性就不难琢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