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主题学习”听课体会

“语文主题学习”听课体会

作者: 芊芊_04cb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21:29 被阅读0次
听课现场

        上周,有幸听了14节“语文主题学习”竞赛展示课,对我来讲这既是一种学习,又是一种非常棒的自我充实的机会。因为每一次听课,都会发现自己有太多太多的地方要去向他人学习,学习一堂课好的开头,合理的引导策略,机智的课堂应变能力,精彩的课堂评价等。                                     

让我印象最深的三节课是:

《三个儿子》
《动物儿歌》 《包公审驴》

        黎老师在讲授《三个儿子》一课时,以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诵读开篇,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典故《黄香温席》,并讲故事,引入今天的课题《三个儿子》,并且自己绘声绘色地把三个儿子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孩子熟知的三字经引入,成功消除了孩子们对本课的陌生感,教师亲自讲故事既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业,又大大地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后续打好了基础。

          不仅如此,黎老师带着孩子们初识文本后,像诸多语文教师一样,带着孩子们识字、读词,引导孩子交流识字方法,在与孩子们交流识字方法的同时,顺势引导孩子学习“形声字”识字法,采用图示直观地辨识形声字。

自编课文三字经

        识字达标后,黎老师将课文编成“三字经”,让孩子们先自己借助拼音读,然后齐读,借助三字经信息叙述课文内容。接着指导学生读课文,有感情地读,挑战读,带动作读,抓住关键词来读,变换角色和语气语调读……在读中,为了分清三个妈妈的话,抓住“一只……又一只……另一只”来区分,并在拓展文《鹿妈妈的故事》中,进行句式运用训练,如:文中的三只小鹿都发现了什么?用“一只……又一只……另一只”来说清楚。用来实现语用结合的目的。                                          紧接着,抓住第三个妈妈和老爷爷的话,引导学生感悟“孝顺”。黎老师这一环节,新奇的设计,简单而巧妙,自然地把孩子引领到情感的阶梯上,如:先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再出示问题“这个妈妈说的话,你同意吗?”,并引导这样汇报“我认为他也有特别的地方,特别在 (          )”。这样的立意,真的是第一次见到,不仅直接感悟到第三个儿子的孝顺,而且对于低段的学生而言,语言的指导与运用也尤为重要,所以,像黎老师这样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但往往也是被许多老师忽略的,更多的人只是告诉孩子“要把话说完整”,却不能像这样踏踏实实地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之后是“续编故事”,如:当前两个儿子和老爷爷听到你们刚才讲的话之后,他们会怎么做?老爷爷又会怎么说呢?小组交流之后编一编,演一演。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学生更有自主空间。包括自读《鹿妈妈的故事》一文时,反复读鹿妈妈的话,说一说是一只怎样的鹿妈妈?且使情感切入点得到更进一步的感悟。最后以感恩汇总,诵读依照本文编写的三字经结束。

        《动物儿歌》的教学中,刘宁老师带着孩子们在一个接着一个的画画、帖字、给字宝宝找主人游戏中,踏踏实实地识字,了解偏旁与生字的关系,尤其是在识字中,不仅注重孩子们的实践操作(组字),还注重同桌之间的合作(如:同桌合作,还会组成那些字),还注重引导孩子们学会相互赞扬,相互帮助(如:同桌合作读字,读得好的你表扬表扬她,不会的你帮一帮他,受到帮助的同学,可不要忘记说声谢谢哟),听到这不禁让我想到:这仅是刚入学三个月的一年级孩子,不是说训练面过广,而是觉得这样的课才是真的把孩子当孩子去教,带着人文情感在学,不仅学知识,还学技能,更懂得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与尊重。这也正是我所缺乏的,确需学习的。                                                    最后,刘老师还带着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读儿歌。忽然让我意识到:生字可以用这么多的方法去学,儿歌还可以用这么多的方式去读。整节课,一年级的孩子们轻松愉快,收获颇多。                                                              《包公审驴》是北师大版四年级课文,这是个关于“智谋”的民间故事。教学中,教师没有用一句华丽的词藻,没有用一张幻灯片,设施可谓一笔、一板、一帮学生,黑板上赫然写着“请听——民间故事”几个大字,开篇直入主题,便展开了“读故事,讲故事,互相品评,再讲故事……”整节课中,注重品评,再讲故事,品评中,着力引导抓住故事中所塑造的是一个怎样的人,读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怎样讲才能吸引听众的耳朵,不仅如此,还鼓励孩子们带着动作去读,整节课,孩子们都在不断地品,并对此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踊跃去前面表演讲故事。当然,这绝对缺少不了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语言简洁、干脆利落,围绕故事层次深入,引导善用肯定,鼓励与赏识,把孩子的那种较强的表现欲与不甘落后的学习特性激发出来了,并使讲故事的技能、通过阅读感悟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绘声绘色讲故事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当然不止讲了这一个故事,一一篇带多篇才是主题学习的模式体现,不止这一课,山东陈俪菡老师的“走进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河北李红霞老师的“口口相传讲故事”的《文成公主进藏》,教学方式都属于这一种,单元整合,一篇带多篇,方法迁移。                                                                除此之外,还有: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重在让学生一课一得,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生学得轻松自然,简单而扎实。并且主题目标确定以后他们都能做到精讲多读。有很多学者说过:“书是孩子们读懂的,不是教师教懂的。”更有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更说明了应该让孩子们多读书。因此,上语文课,最主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多读书,有感情地读书。                                        通过本次学习还让我知道:听是一种学习,但实践起来却需要一定的内化过程。我会努力吸取其中的精华,来充实自己,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

相关文章

  • “语文主题学习”听课体会

    上周,有幸听了14节“语文主题学习”竞赛展示课,对我来讲这既是一种学习,又是一种非常棒的自我充实的机会。因...

  • 语文主题学习听课

    金英傲霜,遍地流黄。满怀热情与憧憬实小主题学习追梦人,伴随着霜风、沐浴着冬韵,在课堂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温暖前行。 ...

  • 语文主题学习体会

    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一节课想呈现的东西很多,但一节课的容量却只有那么大。怎么办?一课一得。好好把握住其中一样...

  • 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101

    “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101(0208) 今天继续学习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践样态。 板块二:体会民间故事的特殊...

  • 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我校举行了语文主题学习研讨活动,收获颇多,感慨颇多。这次研讨让我真实地感受主题单元教学的魅力,尤其是三年级组...

  • 陌上杨工作室‖语文主题学习再定位(三)

    ——形成语文主题学习基本模式 语文主题学习要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确立单元学习主题、学习目标、选取阅读材料、...

  • 博采众长巧构思 精研细磨共成长教研活动

    2018年12月4日上午,实验小学校区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录播室,进行“语文主题学习”的听课与评课活动。 整洁明亮的录...

  • 语文主题学习

    一个理念:课内大量阅读 双线并行:宽泛的人文性与具体的语文要素 三个意识:1.语文意识,2.主题意识,3.学习意识...

  • 语文主题学习

    近年来,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主题学习实验教学的热潮,各个学校安排了一些人员参加主题学习培训,但名额有限,我无幸参加。...

  • 语文学习变得不再困难

    语文主题学习是什么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一套母语课程改革的整体解决方案。与以往所有教改实验不同,“语文主题学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主题学习”听课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pb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