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书朋推荐 || 编号:[1518]
。。ISBN: 9787115581853
。。内容简介 。。
人类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共同之处: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
我们早年受过的心理创伤有明显的侵犯,如身体虐待;也有隐形创伤,如在要求严苛的环境中长大、毫无预料地被羞辱、一部分性格或需求被完全禁止、情绪被忽视,等等,在成长过程中重复发生并累积起来,逐渐摧毁我们的安全感和自尊心。
曾经压抑的创伤和没能释怀的过往,在相似的情境下会被唤醒,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这时我们的行为或话语,很容易伤到我们最亲近的人,包括我们的孩子。我们会不自觉地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作者指出,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他在探讨人类关系复杂性的同时,从深度的自我探索开始,修复内在的依恋模式,进而提高心智化的程度与认知自信,培养共情能力,让我们在当下与未来更好地经营关系。重要的是,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有疗愈自己的能力。
。。作者简介 。。
[西] 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卡洛斯是心理学博士,大学教授,也是大学家庭研究所的成员,为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提供私人心理治疗。
8年来,他一直在负责“第一联盟:修复早期的依恋关系”,这是一个专注于与弱势家庭以及幼儿园和学前学校建立联系的干预项目。
他是《第一联盟:加强和修复早期依恋》(Gedisa, 2008)一书的合著者。
他是《开放精神分析》杂志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发表过关于早期关系创伤、以情感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与家长团体的治疗工作,或在风险条件下养育子女的知识性和研究性文章。
。。短评。。
#
蛮专业的一本书意外地很顺地看下来了,准备二刷。第一遍为孩子而读,第二遍为自己而读。
#
比较偏论文和教材类型的书,对小白读者来说会有门槛,阅读起来的流畅感并不太好,如果不是专业向的人士,可能读起来会略吃力。
#
-_-其實我父母就是書中所說的「沒有得到合理心智化」的人。我媽是難以在親密關係的互動中調節自己的情緒,我爹則是難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精神世界。導致我媽情緒化的原因是我爹在婚姻生活的冷漠和迴避,導致我爹認知冷漠和僵化的則是他童年沒有被照顧和保護的痛苦。也就是說,原生家庭的不幸抑制了我爹對家庭生活的想像,然後他在新家的「消極表現」又讓我媽跌入一個無解的婚姻困局。在這種無助無解的情況下,我爹媽的心智化直接關閉。他們經常將自己的感覺/害怕發生的事等同於現實,用來解讀我的情況(比如我媽幻想我和人私奔吸毒,我爹熱了就給我收被子我若說冷他就覺得我不正常)。而他們在特殊情況下開啟的防禦機制又常常會使他們在無意識下傷害我(我媽是遷怒,我爹是無視)⋯這些表現都令我感到困惑:明明父母給我的是愛,但最後我得到的卻是傷
#
依恋关系已经成为亲子关系、婚恋关系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而这两种关系对于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梳理清楚依恋关系,无疑会成为成就自己和下一代幸福的关键。这一本书《未竟的依恋:理解和疗愈内在的创伤》,来帮我们梳理有关依恋关系、引起心理创伤和修复理论,让我们通过相关的学习,找到内在的自信和改变的动力,在现实关系中,特别是亲子关系中,让创伤得以疗愈,让创伤不至于传递给下一代。
#
互动调节能力是人类共情能力和同理心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提升对事物的感知能力,疗愈自我的根本。
#
“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是每一对母子在相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将继续共同创造的、独有的相处方式。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独特相处方式不能套用于其他关系。不会有其他人能理解这种关系具体是如何构建的。在母亲哺乳孩子的时候,母亲和孩子都隐约知道彼此的想法,孩子通过一个带有笑意的眼神来表达‘我想再喝一点’,而同样的表情在睡觉的时候则可以表达‘你先不要走’,这一情感信号的传递方式在别的关系模式中都见不到。”
#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能量,需要父母给予孩子非常多的关注,投人大量的金钱,还可能要面对体力不支等问题。对于任何人来说,这些都既是一场情绪上的挑战,也是一场社会性的挑战。就像罗兹卡·帕克(Rozsika Parker,1995)所说的,养育子女最大的挑战不是进行“普遍意义上”的合理养育,而是在做父母时能将好的经验和坏的教训结合起来。
引自 引言 18
#
“早期曾被自己的依恋对象鄙视、憎恨、攻击的经历会让成年人产生一种倾向——避免承认关系中对方的这类情绪。”——《未竟的依恋》,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当孩子哭的时候,我们总会烦躁,要么对孩子说“哭什么哭,不准哭!有什么好哭的!””要么威胁孩子“再哭就不要去了!” 孩子听了要么委屈巴巴地强忍泪水不哭,有的孩子听了更生气,甚至有点害怕,反而哭得更厉害。 然而,不知你是否发现,大多数人更希望看到孩子强忍泪水停止哭泣。 为什么我们无法接受孩子哭泣? 这是由我们早期未解决的心理创伤导致的。我们小时候的类似情绪没有被父母看见和关心,反而被父母鄙视、憎恨,或者攻击。这种经历会让我们长大后成为和父母一样的人,拒绝接受孩子的这类情绪。 父母的这种不接纳的态度让孩子放弃承认来自父母的厌恶和轻视。这等同于放弃了心智化,并认为心理状态是可怕的,窥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并对其进行心智化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当双方关系紧张的时候,我们不愿意思考孩子的心理状态。 同时,有过这种关系创伤的成年人会对威胁性信息极端敏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激发自身警觉性的信号时时存在,而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智化会暂停,因此他们很难看到和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状态。 孩子情绪激动是紧张的亲子互动关系升级的表现 孩子从哭开始竭斯底里地尖叫,这类行为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紧张的关系互动升级,最终变得无法忍受的结果。 “哭”一开始是一种低强度的信号,但是父母不探求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而是回避孩子的情绪,或者拒绝看见孩子的情绪,并要求孩子冷静下来,则会导致孩子的信号强度急剧增加。 孩子的行为通常与其心理活动有关 “父母中的许多人认为孩子的威胁性行为或问题性行为是分散、孤立的,而不是一个有一定含义的整体中用于调节互动的一部分。”——《未竟的依恋》,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孩子的行为并非孤立出现的,而是其在具体场景下传递出来的一些心理活动的信号。而有心理创伤的父母通常无法准确捕捉孩子发出来的信号,更无法对孩子的行为拥有良好的想象。 早期关系创伤损害心智化 “早期的关系创伤可能会导致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在理解和构建自己的心理方面遇到严重困难。”——《未竟的依恋》,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这种困难在两个方面阻碍成年人成为一个安全、称职的父母。 一方面,心智化弱的成年人难以区分不同的情绪、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这让他们在互动中有混乱和危险的体验。比如他们会把孩子绝望的姿态理解为仇恨,并抵御这些“仇恨”。 另一方面,心智化弱的人难以区分令自己感到脆弱的情绪(如不安全感、悲伤或不确定)和其他负面情绪(如愤怒)。这些情绪会让他们变得具有攻击性。因为他们无法区分自己的心理状态(生气)和行为(对孩子进行攻击)。 无法识别自己的情绪是很多心智化受损的成年人的共性。具体表现在当孩子犯错时,他们不能识别自己愤怒的情绪,对孩子进行打骂,借机将自己的愤怒发泄到孩子身上。 心智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心智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能根据人所体验到的安全感而被激活和停用。”——《未竟的依恋》,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 当个体感受到危险或者威胁时,或者需要被理解、被照顾、被安慰、被调节时,心智化会被停用并被“预心智化”策略或功能代替,以此使自己心理达到平衡状态。 这种情况下,人会无视心理状态,只关注行为并通过行为控制心理状态的可见部分。此时,他有可能通过合理化和知识化地推测,甚至仅仅基于偏见或不感兴趣对他人的意图进行曲解。 比如,他会通过别人的表情、沉默时间以及反应时长来判断自己被轻视了,为此,他可能会进行自我防御或发起攻击。 “预心智化”的后果之一就是,难以建立认知自信,孩子难以信任他人和周围环境,容易产生认知僵化。他们无法通过社会信息和交流获取有用和可靠的知识,更无法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也无法利用新的体验重建内部关系模式。 因此,适当地允许孩子哭不仅是看见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也是接纳自己未被解决的心理创伤的体现。
#
孩子的哭声和愤怒、沮丧或无助的表情,重新激活了这些父母对类似经历的记忆,让他们仿佛再度身处于被伤害的经历,再次经历恐惧、失控的暴怒、无助、绝望、羞愧、耻辱和孤独。
#
在整个成长过程中,这种与人互动连接的经验将构成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基本动机之一。很多知名的研究者(如Bowlby, Fairbairn, Winnicott, Kohut, Sullivan, Sandler o Mitchell等)都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寻求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识、相知的体验。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