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经文章——三纲领、六要素、八条目

《大学》经文章——三纲领、六要素、八条目

作者: 大牛lee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12:11 被阅读0次

    原文赏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阐经释义——三纲领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纲领一

    开宗明义,抛出了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使动词——使……明显、使……光明;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光明的,清晰的。"德"就是道德的“德”,这里的“德”是 以 “以道而得之德”。“道可道,非常道”,道的意思博大精深,通俗的理解是自然规律。

    纲领二

    “亲(xin)民”,不是亲近民众,而是使人民更新、革新的意思。用当下比较“鸡血”的说法是——与民众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纲领三

    “止于至善 ”,止,表面意思是停止、止步的意思。更深层次的理解应该是目标(古时候射箭的靶子,英语Target)。这句话的意思是——以极致的善为目标。

    三纲领讲了人与自然(明明德)、人与人(亲民)、人与自己(止于至善)的关系。

    阐经释义—— 六要素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六要素——“止”、“定”、“静”、“安”、“虑”、“得”。

    • 止:目标,古代射箭用的靶子。知止,意思是明确目标。
    • 定:除了身体上的定,更有心中确定的志向。
    • 静:安静,静下来。这是解决复杂问题必备的环境基础。
    • 安:安心,心中无杂念。
    • 虑:思考,做谋略等。
    • 得:有所收获,这里不但指物质上的收获,更有心理上的收获,如智慧等。

    这六个要素环环相扣,有步骤、有顺序,所以文末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六要素像武功心法,悟透之后,受益无穷。可应用到几乎各种场合——生活、工作、学习等。

    近几年流行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反映了六要素的逻辑。

    阐经释义—— 八条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八条目——“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里重点讲一下“格物”。字面意思是把物品放到一个个小格子里。就像整理家务一样,要根据物品的特性归类、整理,这也是格物的比较直观的示例。“格物"、“至知”,往大了说,是研究事物的规律和原理,把它搞明白,内化成自己的认知。这也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学习基本心法——学以致用。无论是做产品还是搞营销,都应该把背后的规律和原理吃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平天下”的最终目的是“明明德”,如此就很好的把八条目和三纲领衔接起来了。

    八条目把内在的逻辑关系、先后顺序都讲的很清晰。“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对内——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对外——外王。结合起来就是内圣外王。

    《大学》的核心思想——三纲领、六要素、八条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即便是科技告诉发展的今天,在工作、生活中都非常实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经文章——三纲领、六要素、八条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gf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