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21226A 精神分析诊断 第三章

221226A 精神分析诊断 第三章

作者: 千千若水 | 来源:发表于2022-12-25 20:15 被阅读0次

本章节读后,有一下感触:

1.人格的形成和性发育阶段息息相关,在某个阶段的固着(受挫),就会相应产生并根植于那个阶段的问题。

0-1.5岁 口欲期 抑郁产生

1.5-3岁 肛欲期 强迫产生

3-6岁 俄期 边缘性病症

问题出现的越早,越严重,越难以治愈。

2.精神失常和正常的判断,主要看是否有妄想和幻觉。

3.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区分鉴别十分重要,因为这关联到对应的疗愈措施。

神经症患者,是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偏离轨道,防御过重,本我无法释放。—-弱化其防御机制,本我释放。

精神病性患者,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他们自我防御薄弱,任由本我释放。—帮助增强防御,一直本能冲动,以适应现实。

4.神经症性症状和神经症性人格的区分:

神经症性症状,源于突发事件。

神经症性人格障碍,治疗难度很大。第一步,先改变其信念。第二步,建立治疗联盟(重要性/难度,时间长需要共识)。第三步,治疗过程平淡无味。越过这些困难,才有可能逐渐走向康复

5.边缘性病症: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部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边缘性人格形成和婴幼儿发育,依恋及创伤高度相关。

6.关于焦虑:

精神病性焦虑来自于对毁灭,死亡的恐惧。

边缘性患者的焦虑,是分离焦虑。

神经症患者的焦虑主要与潜意识冲突相关,尤其是冲动和引发的内疚之间的冲突。

7.神经症性问题,当事人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他们可以达到治疗性分离,形成观察性自我和体验性自我两部分。他们在埃里克森需求五阶段中,生理和安全需求是满足的,有基本的信任感和自主性。

神经病性人格结构,会出现幻觉和妄想。*不能自我认同,甚至不能完整的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更无法感受对自己存在的满意感。*不能自我觉察。*原始冲突集中在:生存还是灭亡,安全还是恐惧,存在还是消失。*特别在意治疗师的真诚度.

边缘性人格结构,最大特点是对原始防御的运用,被指出来时,会暂时承认其不合理性,而精神病患者会更焦躁。*认同整合性较差。*属于不安全依恋类型,缺少反思能力,无法识别自己和他人含义,更无法心智化。*自我认同,不如精神病性那么严重,可以感受到自我存在,有自我认同混淆。在认同方面,比较容易被激惹。,较少担心自己的存在感,而在乎自我的认同是否协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21226A 精神分析诊断 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ug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