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的目的(1)自我发展与少而透

教育的目的(1)自我发展与少而透

作者: 好山家门前 | 来源:发表于2021-12-02 12:55 被阅读0次

2021年12月2日 周四 晴

问题一:自我发展是什么意思?

《教育的目的》是由演讲集构成,每一章都自有逻辑,也就有旁逸斜出的可能。但总体上讲是总分总结构。

第一段讲博与专的问题。教育不仅要培养T型人才,掌握通识教育,也要有很强的专业性。第二段讲自我发展,发展的本质是自我➕主动➕被动。也就是佐藤学“被动的能动性”。自我发展是在16-30岁之间发生,也就是高中以后,此阶段有自我发展的主动性;但培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却是在12岁以前,从母亲那里获得,是被动的;12–16之间,孩子处于青春期,处于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也就是初中阶段是孩子剧烈转变时期。这种心理学上的分期,是怀特海的观点,更是发展节奏观点的起点。如此,我们反对专制的家庭,也反对民主的家庭,而是需要权威型的家庭。

大主教坦普儿的话表明,成绩上的平平不代表素养的低下,孩子从母亲哪里获得的是高素养,这种素养决定孩子未来的成功,家庭教育就是一个素养传递的过程。当然,工业时代的素养与农业时代的素养不一样。在农业时代,孔子的六艺是贵族家庭的教育,他们无需劳动,学习的内容是纯粹无用的美,类似今天的名媛;但工业时代的教育,要培养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博雅太奢侈。并且,过去的知识有限,而今天的知识是无限的。因此,今天是通识教育不再是知识的量,而是核心素养。研究与申辩,学习力,认知升级等人类核心知识核心概念的领会都是今天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句话,核心知识+核心素养。当然,在进入后现代以后,教育可能也会重新回到博雅的轨道,完成生态意义上的整合。因此,今天的孩子,不要把成绩看得那么重,在高中以前,要构建核心素养,加强艺术,体育素养,要尽可能拓展孩子的生命能量。博雅朝向人的幸福完整,针对人性关怀,而专业教育是博雅教育的基础,决定人的饭碗。我们要培养的人是即博又专的人。要汲取各学科精华,把习得的知识形成智慧,不堆砌知识,反对僵化思想。

“群星灿烂那段”表达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怀念西南联大,充满活力(边缘系统涌现出来的创造力)—体制化—丧失活力。我们如何避免成功成为我们的诅咒?一句话:否定自我,颠覆自我。

自我发展包含:自定目标、自找资源、自定步骤、自我反思。

自定目标就是自我定向能力,自我未来的想象与价值观;自找资源就是围绕自我设定目标,组织为学习资源;自我设定程度有目的的抵达;自我反思就是逐渐形成方法论系统,反思修正能力,形成元认知。

问题二:知识的唯一用途是武装现在,如何理解?简单说要“学以致用”

问题三:少而透与通识教育矛盾不?

少而透是怀特海关于教育的重要观点。

“少”是从课程论的角度是教什么,确定正确的教学内容是关键。不是数量的少,贫乏,不是降低难度,是主题的有限与重大,也就是大主题,大概念,主体性的框架知识,是普遍的基础的概念。少在不同的学科要包含学科核心概念,必要的支撑性知识,也就是核心知识,这需要专业的识别。核心知识+实体性知识+学习力即元认知构成了核心素养。

如今新课改折腾人的地方搞错了一个地方,重视如何教。其实,教什么比如何教更重要。钟摆要撞到知识研究的地方,不是在教学论那里打转,走向了新工具论。

透,从教学论的角度是怎么教的问题?不是背诵,是深刻理解,不仅仅是逻辑上的理解,也指当下的运用,与生活生命打通的理解。比如,小学数学的算力算法是逻辑上的理解,孩子还要看到加减乘除与生活的关系,转化成自动化,扎实理解。

少是知识的研究,抓大观念;透是主题教学朝向少而透,但起点不是这里的少,主题是问题,话题是情景,把少的知识转化为理解主题的工具,通过解决问题让这个工具在头脑中完成建构。要研究教学内容,要学的精透。

如何学透?那就是问题要有长度,死记硬背不行,要让知识在问题中活起来。有长度的教学要从主题到知识再回归到主题应用。比如语文教学,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在循环中知识建立起来。比如写作,它就是帮助孩子完成写作建模,那需要筛选写作的核心知识。(结构与层次+详写与略写+记叙与描写+人事景物与情理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文体知识就是核心,文体意识特别重要,要以简驭繁;深度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都是首先要解决知识的问题,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小组学习,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当成课程改革的抓手。知识学习本身是从课程论到教学论一以贯之的。

深度读书,我们会发现,人不是总说正确的话,而是说处境中的话。怀特海的发言表达了对日不落帝国的降落的担忧与紧迫感。知识要有活力,现在是僵化的,教育必须要改革,重新站在世界的中心那就是要教尽可能少的学科,还要教的透彻。通识教育恰恰要在广博基础上打通与生活与生命的关联后达到少而透。

相关文章

  • 教育的目的(1)自我发展与少而透

    2021年12月2日 周四 晴 问题一:自我发展是什么意思? 《教育的目的》是由演讲集构成,每一章都自有逻辑,也就...

  • 读后感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的目的》 初读这本书...

  • 【418→教育】怀特海《教育的本质》

    1 该书的核心命题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 该书的教育理念为:“要在教育中拒绝僵死的知识和...

  • 《教育的目的》怀特海

    《教育目的》 精华摘录 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孩子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二、在智力教育中的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

  • 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的目的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 社会需要怎样的个体,个体怎样服务...

  • 读史使人明智——博雅教育与全人之美之中的历史课

    教育的目的,用怀特海的话来说,是帮助孩子走向自我发展之路。无论教育理论如何花样翻新,我觉得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

  •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一书里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

  •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阅读感悟(一)

    1、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教育者...

  • 教育的目的

    如果你问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一脸茫然。读了《教育的目的》后知道教育是为了自我发展。 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要成为什...

  • 第一周教学反思:初三,要快还是慢?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怀特海 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目的(1)自我发展与少而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dy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