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跟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到前天晚上的一件事情。
我跟她道歉,说我反思,这件事情的确是我做的不太好。
朋友说,哎呀,都学会反思了。
然后说,你今年变化挺大的,整个人柔软了很多,也慢了很多。
以前又强硬,脾气也不太好,性子又急。
我说是,大概是运气挺好,路也走的顺,没什么大的挫折,坏习惯挺多的。
自我保护意识太强,又固执,不爱听批评和建议,自视甚高,自尊心也太强。
说这些挺不好意思的,但主要想说说,我是怎么改掉了这些错误的习惯。
大概在三月份的时候,有一次看樊登老师的视频。
樊登老师说,他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很焦虑、也着急。
工作不顺利又没节目,一周可能只需要上一天班,剩下时间都很闲。
他就想,既然有时间,那我干嘛不读书呢?
一年的时间他就读论语,把能见到的关于论语的书都读了一遍。
他说,读完心里平静、笃定了很多,然后就好好做节目,好好读书,做成了现在的樊登读书会。
过了不久,有一次我去书店。
走到国学区,看见《论语》、《菜根谭》、《增广贤文》等国学书,就想起樊登老师的这个视频,便都买了一本。
慢慢地,再开始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华衫讲透论语》。
《论语》里有一句话说: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说的就是:遇到事情我们不能凭空猜测、去做主观的臆断。
毋必说的就是: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把事情看的太绝对,要有辩证的思维。
毋固说的就是:不要有“固执心”,世界、人都是发展变化的。不要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有的事知道了新的事实,该改变该认错你需要做出来。
毋我说的就是:不要主观、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自己很重要,不愿意听别人的建议和批评。
孔子的一生以这四绝来要求自己,杜绝自己犯这四个错误。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才发现后两个真的是我身上有的很大的坏习惯,但以前从来没意识到。
当我知道这是很大的坏习惯之后,就想这一定得改。
但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真的得不断地践行和修炼。
后来,每当我听到批评和建议的时候,心里还是会不舒服。
每当这时,我就会在心里默念“毋我、毋我,你这是我执太重,小我太强大,你要允许小我被打击”。
这句话对我真的很管用,渐渐地,当遇到意见冲突、听到批评的的时候,真的能听进去,同时也不断反思自我。
早前有看过巴菲特一场很经典的演讲,是1988年,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做的一场演讲。
巴菲特在这场演讲中提了一个问题:
“假设可以从认识的人中选一个,买入他今后一生10%的收入,你会选谁?”
好好想想,你会把赌注压在谁的身上。
然后他说,找到了你最钦佩的这位同学之后,想一想他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拿一张纸,把这些品质写在纸的左边。
接下来他说,同时你还要做空另一位同学今后一生10%的收入。
好好想想,你会做空谁。
然后,把这些同学有的品质,写在这张纸的右边。
早前看这场演讲的时候,没怎么在意,今天写文章的时候,想起来又找着看了一遍。
我们大多数行为都是习惯成自然,积累到一定程度,想改也改不了。
正如有一句常言说:习惯的枷锁,开始的时候轻的难以察觉,到后来却重的无法摆脱。
而巴菲特先生,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意在告诉我们:
左边你敬佩的同学拥有的这些关于行为、脾气和性格的品质,是能培养出来的,只要你想拥有。
右边那些令人讨厌的品质,你身上要是有,同样想改的话也可以改掉。
所以,无论我们想养成什么习惯,想形成什么品格,想改掉身上的缺点,其实都可以做到。
而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这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功课。
嗯,一起加油,成为更好的自己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