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白话诠释:公山氏凭借着费城这个地方背叛(季氏),打算把孔子招去,孔子也准备去。子路不开心,说“没有地方去也就罢了,为什么要到公山氏的那个地方去呢?”孔子说,“公山氏怎么会白白的召我前去呢?如果有任用我的地方,我就建立一个像周朝一样的国家!”
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德,孔子说,“能够做好5件事的人就是仁德了”子张请孔子明示,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勉、惠及他人。恭敬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诚信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勤勉能够做成事情,惠及他人才能够役使别人。”
切己体察:孔子一直有一个理想,但同时也有一个现实。他的理想是想要恢复夏商周的那种礼仪之邦,而他的现实是没有人能够任用他,所以以至于一个小城邦主人想要找他去的时候,他都愿意去尝试一下。听了这个故事真的是挺同情孔子。但另外一方面我也想说,孔子并没有为他自己的身份所累,认为自己只干大事。他认为要想实现夏商周的政治,从小处做起也未尝不可,说白了姿态还是没有摆那么高,光就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了。
第2句话孔子讲了5种重要的品质。待人要谦虚,就是别觉得别人都是欠自己都是别人应该的,做好周边的软环境,这就是恭敬。别人犯的错不要就抓住辫子不放,这就是宽厚。说到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诚信。要追求自我的提升就是勤勉。而把利益都分给别人,才能够作为一个管理者去管理别人。反思自己的行为,我有两点没有做好,分别是宽和惠。在管理一个团队的时候,是很少看到别人的优点,而更多的看到了可以优化的地方,说到底是对别人不够宽厚,因为我总担心未来,有可能会因为我的一次放纵而出现更大错误(属于杞人忧天)。这和我今天早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说的“不惧将来(接受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不符合的。另外一个是惠及他人,我们团队中做的一些管理手段还是从约束人的角度出发的,但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是如何帮助大家提升,能够去拿更好的绩效、更多的工资以及更高的职位,这本身就是惠及他人的手段。所以对于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集体学习和素养提升计划,也许可以换一种方式和角度来思考。不同的说法可能别人感觉就不好,效果也不同。
文言拾遗:公山弗扰以费畔--“畔”通“叛”,即背叛的意思。
末之也已--“末”指的是没有。例如穷途末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