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惟留文字

作者: 如荷 | 来源:发表于2024-04-24 05:4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公众号,文责自负】

时常于某一刻,有出逃的冲动。而满足这一想法的目的地只有一个——东土大唐。“东土大唐”是闺蜜开的一家服装店,平日闲暇时常去小坐。

午睡醒后,直奔大唐。穿过熙攘的街头,秋风已颇有寒意。风撩起裙前的长纱,水墨牡丹随风起舞。转个弯,远远看到闺蜜在她的小菜园里低头查看着什么。走近,打招呼,她转身抬头,看见我的一瞬间,笑颜如花。

搬了藤椅在菜园旁小坐。一起看茄子的紫,蔷薇的绿,弯曲的丝瓜蔓和顶花带刺的小黄瓜。

闺蜜问:你喜欢吃白萝卜?还是胡萝卜?

我想了想,说:白萝卜可以包饺子…

那就种白萝卜!闺蜜眉开眼笑地说。

不过胡萝卜可以熬粥喝!我接着说完后半句。

那就一半白萝卜,一半胡萝卜。闺蜜笑的无限欢乐。

一起大笑,好像已经看到一畦的大萝卜。

我们就那样坐在门市门口,守着小小的菜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间或有顾客光顾,她便进屋去招徕。我则回屋抽了一本三毛的《万水千山》翻看着…

许是他处有雨的缘故,温度渐低,通体冰凉,从双臂到脚尖。终是抵挡不了这渐深的凉意,回了屋里。闺蜜抱来一条棉布单子,盖在我身上。又烧了热水,一杯入胃,方才回暖。

闲谈间说起婚姻里的双方,终归是要门当户对的。这里的门当户对,不单指门第、财力、学历,更有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撒贝宁与章子怡分手后,在一次被采访时谈起此事,只简单的回了一句话“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的确,相识的两个人,婚前若只是冲着钱,或是名。当走进围城,零距离接触后,光环褪去,面对的不过是一介俗人。无论镁光灯下多么美好的神仙眷侣,在俗世里也不过是柴米夫妻。琐碎的生活里不只有豪车和钻戒,更多的是需要思想的合拍,三观的同步。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的不同,认知与观念也必定会有差异。而这些差异若不是两人掐去两头,存取中间,只是一方的努力,必然会生嫌隙。抛去人品不说,单说精神的不可对话,时日久了,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很多时候,盲目的贪图虚荣,终归是害了自己。名与貌,一样的是虚荣。

婚姻里的两个人之所以要求门当户对,是因为,低就和高攀一样辛苦。

所谓冷暖自知,每个人的选择,自然有他们自己的道理。作为路人甲乙的我们,别人的生活,自然无需我们操心,也不必去点评。

时间是用来工作的,也是用来荒废的,比如这浮生的半日闲,便在这絮絮叨叨的窗前,荒废成一地欢笑……

后记:

以上这段文字记录于2016.8.28日,彼时我的闺蜜还笑靥如花地陪伴在我身旁。而今,她已辞世一年有余。昨天翻看她留在简书里的文字,一字一句,仿佛又看到她熟悉的身影。想当年,还是她介绍我走进简书,而今斯人已去,只留伤怀于心间…

相关文章

  • 大海

    请全部带走……就让我用一生等待。大海。张雨生。斯人已逝,惟歌声长留。 有容乃大,包容万象。温柔时平静如水,汹涌时万...

  • 谢谢您陪我们度过的时光,珍重。

    斯人已去,辉煌永留! 斯人已逝,辉煌什么呢?所谓辉煌都是泡沫幻影。我熟悉的,都在慢慢的逝去,惋惜生命的同...

  • 看到一张图片

    斯人已逝

  • 斯人已逝,寄哀思

    斯人已逝,寄哀思。。。

  • 斯人已逝

    我不知道一个人的一生要怎么样度过,才算完整。但我好像觉得,我的人生在慢慢完整。在很漫长的一段岁月里,我看见...

  • 斯人已逝

    模糊不清的记忆 与时间嘻戏 拼命将你记起 却已大汗淋漓 那个逝去的你 曾在天涯浪迹 还记得那个冬李 偎着暖阳相依 ...

  • 斯人已逝

    一.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陈天和江依依? 用百度搜索,答案是分别有1077个陈天和968个江依依均匀分布在各个年龄层...

  • 斯人已逝

    十月的秋转了凉,十月的天变了脸。那些过往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但却早已不在了,留下的是怀念、是感伤。 ...

  • 斯人已逝

    昨天看了一部小说,男主是缉毒警察在贩毒集团里当卧底,最后被注入过量毒品中毒,虽然抢救成功但还是因为突发性心脏衰竭而...

  • 斯人已逝

    姥爷刚刚去世了。 昨天,我去见了他最后一面。癌症,不能进食,只靠水和液体维持。人已经特别瘦了,虚弱,甚至也没和我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斯人已逝,惟留文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nw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