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516d911ca35bb475.jp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时间困境》,这本书聚焦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通过为期3年的调查及研究发现:
由于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压力,以及公司及职场文化的熏陶,人们不知不觉中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职场,导致工作和家庭失衡。
本书作者霍克希尔德,一向专注于职场、家庭、女性与亲密关系的研究。
1.听书笔记
01)工作和家庭生活,这两个成年人生活中最主要的职能和场所,它们彼此的角色似乎在互相交换。
职场越发家庭化,而家庭反而越发职场化。职场变成了自我价值实现与获得情感需求的第一场景,而本来应该是情感归宿和安全港湾的家庭,反而看起来像某种糟糕的公司职场。
02)中高层员工会沉溺于在职场中的成就感而忽略家庭;而底层员工则因为现实性的经济压力,认为更多的家庭生活,是一件自己付不起的奢侈品。
03)职场工作正在不断吞噬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而人们曾经珍视的家庭生活,却被不断压缩,边缘化。
如果不加管控,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人们通过努力工作所换来的物质,可能并不能弥补在心灵与情感上的损失。
04)对于扭转这种失衡,暂时还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暂时只能通过诸如家庭劳务外包,公司灵活工作制等措施加以缓解。
2.听书感想
职场家庭化,家庭职场化,反差多么强烈,可是我们很多人深陷其中,却不自知。
公司的工作环境,各种配套福利,以及忙不完的事情,让人主动或被动地投入大量时间及精力,而且还是越来越多的趋势。
都知道公司不是家,可是很多打工人却入戏太深,每天在公司的时间,超过了在家里的时间。
一方面是职场工作的「内卷」。
效率主义,绩优主义,从百年前泰勒的工作计时至今,工作追求效率,如今再叠加互联网,让人实时在线工作。
不仅会加班,而且还「家班」——在家里加班,有时候甚至长期把工作带回家,在家里加班,即便没有这样,也会偶尔在家庭时光的间隙,查看新收到工作消息,处理应急工作事务。
另一方面家庭生活在「外包」。
衣食住行场景中很多事情都花钱买服务,吃饭有外卖,洗衣有服务,寄送有快递,育儿有培训,养老有机构,看病有陪诊,好似除了本人必须亲力亲为的事,其他的家庭生活都能外包出去。
我们一手的生活,不断被一块块分解,外包出去,很多可以亲身经历体验的事情,变成了二手的旁观,而节省下来的精力和时间,我们用来做什么了呢?工作,持续工作,更长时间的工作。
于是,我们陷入恶性循环,在时间困境中走不出来了,越内卷,越外包,越卷得厉害,看到工作与家庭的失衡,越是内耗,然后越没有正确应对,继续困在其中。
怎么破局?这是一个大课题,可能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去摸索试错,关乎经济趋势、社会环境以及企业文化的改观。
不过这些都不是个人可以左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去平衡工作与家庭,在失衡的趋势或状态下,一点点去调整,争取回到新的平衡。
工作中,可以追求效率,也要时间管理,确切的说是管理能量,把自己的精力高效合理的利用起来,想办法给工作及家庭设置边界,持续动态优化自己的工作模式。
也要想想付出和收益,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的收获是不是物超所值,自己的价值观、目标,是不是只有工作,无限的工作,除了KPI之外,还有哪些值得爱?
家庭中,需要将心注入,不是下班后休息,恢复体力准备下一次上班,而是要全身心投入家庭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外包,哪些事情最好自己来做,需要分得清楚。
不仅如此,也要警惕家庭职场化的潜在意识,避免把工作职场那一套想法及模式带到家里。
家庭成员之间都高效沟通?家庭事务采用项目管理方式?家庭生活时光必须按照时间表高效率?真的没有必要,在家里班味儿不必这么浓。
专注于陪伴家人,认真陪伴,相互共情,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即便做一些无聊的事,让时间过得没效率,那又何妨,家庭中的慢时光恰恰是生活的奖赏,当下看似没有效益,可是多年以后都是宝藏。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