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央视大V发了这样一篇微博:【小学考试又现神题 官方这样解释】。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微博忽然觉得这题我好像看过,搜了一下,原来2014年南京市某小学曾经出过这样的道考题,当时就引来了很多人的议(ma)论(sheng)。
图片来自搜狐网转载《金陵晚报》没想到这次被南充市的学校给原封不动拿了过来。
当年见到这题目我的反应是吃惊。我惊异于是什么样的老师能把这样一道题目放到小学的试卷上。
看看当年出题老师是怎样解释的吧:
“其实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很多学生在做题目时,只知道将数字简单加减,而忘记了题目本身的内容,对题目理解有困难。这道题就是打破常规思维,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
结果呢?《金陵晚报》的记者写到:“(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做过这道题,可遗憾的是,全班只有2名学生看出了破绽,并勇敢地提了出来。”
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是题目……这位老师,就算是培养“质疑精神”,您要不要好好考虑一下您这题目呢?您需要的答案是什么?只是想让孩子勇敢地站起来告诉您“老师,你这道题出得有问题”吗?
四年后,神题再现,我们的小同学又是如何回答的呢?诸位上眼。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微博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微博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微博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微博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微博不得不说,年龄相差四年,脑洞果然开得更大了,真是难为了这些孩子。
尽管这些答案当中,有直言,有推理,甚至有嘲讽,我可以看到些许未泯的童心,但是看到更多的却是被逼出来的成人式的狡黠。
而官方的解释来了: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微博与四年前如出一辙。
我深受近20多年应试教育的心脏被深深刺痛了。
说实话,我虽然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但我本身是不认同应试教育的。后来听说国家改革教育了,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我很是激动啊。
于是我梦想着,我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会接到诸如哈利波特一样《十四世纪烧死女巫的做法完全是无稽之谈》这类的家庭作业。
可是我的梦想破灭了,我等来的是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等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挤破头进补习班,等来的是家长在微博、朋友圈里晒各种“神题”……
再次见到神题,我已经无力吐槽了。
我们到底要教给我们下一代什么东西?
告诉他们智慧要在脑筋急转弯里突显吗?
告诉他们见到这种数学题一定要有“质疑精神”想歪招破解吗?
或者觉得这样无厘头的幽默能让小学生一下子就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吗?
质疑?质在何处,疑从何来?
让我们来看一篇文章吧。
法国科学家郎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哎呀,和郎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郎志万:“您怎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郎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郎万志的话,高兴地笑了。
文章里的郎志万,是法国的一位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主要贡献有朗之万动力学及朗之万方程。Langevin在民国时期的资料中常译为郎之万。郎之万为法共党员。强烈反对纳粹,因而在维希政府时期声望大受影响,但法国光复后声望得到恢复。1931年来过中国考察,对中国抗战抱支持态度。(我对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而我要说的不是这位物理学家,而是这个有关于质疑精神的故事。
这位物理学家设置了一个伪命题,这个伪命题设置得非常巧妙。
首先,他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很多孩子思考了,答案五花八门。但是物理学家并不公布答案正确与否,所以,其次来了。
其次,你如果想证明命题的真伪,办法只有一个,撸起袖子自己试试。
有一个孩子试了,结果,真相只有一个:物理学家说错了!
知道真相的孩子不干了,说你怎么能骗人呢?
物理学家笑了,“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哟!”
孩子也笑了。
这才叫培养质疑精神。质疑,是为了让人们了解真理,从而去探索更多的真理。
比如,得知真相以后,有的孩子可能会思考,在装满水的杯子放入什么东西,水不会溢出来呢?
撸起袖子试试吧!
而这里面的学问,可能涉及的就是水表面的力的问题了。
也许这不是一个经典的质疑案例,可是,跟“神题”相比,高下立见。
讽刺的是,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动手做做看》,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读本。
我想出“神题”的老师,在你们出题目之前,是不是至少要跟语文老师交流一下,出题的时候长点儿心呢?
我想更多的人愿意见到的是物理学家故事里孩子那为自己坚持动手获得真相的努力而开心的笑容,而不是让孩子那五花八门的答案成为我们微博或朋友圈里茶余饭后的笑料,或者给老师们无聊的阅卷工作添上一些娱乐的元素。
“教”不可以不多思,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