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简书变得越来越好,因为我们各自都希望从简书得到我们所希望得到的。有的人能写一手好文章,通过简书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直至成为作家诗人等等;有的希望通过写作,寻找志同道合的笔友,交流情感,发展友谊;有的只是把简书当成一个免费笔记本,比较而言,印象笔记、坚果云和WPS等都是要收钱的;有的则是把简书作为一个投资平台。所有这些人都是简书需要的,是简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群体,他们都缺一不可。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89320/fd67f4ce010d3153.jpg)
但是,简书平台本身也是需要建设的。那么简书就需要搭建一个生态系统,首先当然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注册简书,所以有日更活动,有各自专题,有钻贝系统,有会员体系。
而钻贝体系是简书运营的核心。简书运营的基础是区块链技术,具体就是POC的运用,因此没有钻贝就没有简书。因此专心写作的人可以不关心钻贝,但希望你明白,钻贝是简书必不可少的。并不是像有人吐槽的那样是“满身铜臭味”,好像自己很高雅纯洁。
简书真正要大发展,还得依赖于FTN交易的活跃,简书大发展了,才可能成为你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现阶段,简书内部则必须使钻贝交易更加活跃起来,创建更多简书贝的使用场景,这些事得有人做。
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大家能够免费享受简书的服务,是因为有另一批人在付出,包括投资者、“联盟”、“理事会”、“小岛”及其参与者,还有伯乐、编辑等等,有的是无偿付出的,有的是需要给予回报的,因为他们要付出成本,并承担风险。就像你把钱存进银行,你必然要索取利息。但有的人却各种的不满意,比如吐槽简书贝的交易者低买高卖,从中赚取差价,我只能说你不懂。
简书天生是一个写作的平台,同时天生也是一个投资的平台。否则作协为什么不办这样的平台?简书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广告收入和会员费收入,以维持日常的运营。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购买会员,简书鼓励会员成为推广大使发展更多的会员,简书的激励措施主要是两项,一个是推广返贝,这个非常有限,更主要的是简书建立了一套收益加成机制,推广的会员越多,持钻收益率就越高,而这又要以持钻量为基础。简言之,推广大使并没有从会员身上赚钱,除了买会员的支出以外,会员没有额外支出一分钱,不用担心你的钱被人骗走了,推广大使的收益来自于简书平台给予的激励。
简言之,简书要健康运行下去,仅仅依靠纯粹写作者是万万不行的,还需要会员,需要大使,需要编辑,需要“联盟”,需要“理事会”,需要“小岛”。有些人只是把简书当作一个免费的笔记本,这没有什么,这是简书提供的免费福利,但你不能忘了,这些福利是建立在简书投资者的投入和其他深度参与者的贡献之上的,如果不明白简书的运作体系,同时还要诟病其他参与者,这就像你免费参观了一个私人博物馆,还要随手随地丢下垃圾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89320/d9e709a1d8aae24f.jpg)
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我们已经习惯了免费文化,互联网是从免费发展起来的,但也培养了不少人吃白食的思想,总希望零付出同时享受高收益。但一般的规律是,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期望不付出就有收益有点天真了。如果还要看不惯那些因为投入而获得收益的人,那就更不应该了。收益是对风险的补偿。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我们目前得到的一些待遇,比如今天下单,明天到货,而且免运费。类似于此类次日达的待遇,其实是建立在压榨骑手的基础上的。一位在国外网站开店小朋友告诉我,在国外一周到货就是算快的,而且客户都习惯于支付运费,而且运费单价不菲。免费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它只是另外有人买单而已。
期待免费,又要求高质量的服务,那是国家通过二次分配才能赋予的福利。在私人部门,这是不现实的。
有人提出“以高薪诚聘专职首页审稿官”,这是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进行索要。谁不希望简书有一个强大的官方编辑团队,但是每天简书有多少更文,这么大的审核量需要配备多少编辑,稍有常识的人都很容易明白。投入从哪里来?自己一分钱不出,怎么就能那么理直气壮地索要呢?
简书还是推出了一些办法,比如“联盟”的伯乐专题以及“理事会”的专题,都从用户中遴选出一些优秀的编辑,从事选稿审稿工作,并配合权重上的支持,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我最讨厌有的人,会写几个字,就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是一些自视知识分子的人的老毛病,得改一改。
写这篇感想,就是因为看了一篇公众号文章,据说是2019年从简书离开的一位简友写的。我觉得有必要说上几句。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89320/d6a9ab65c3492f2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