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笔者通过最近一个月左右的陆续发文,回顾了从“切入点”鲁成公二年(前589)年起,追溯至鲁庄公末年(前666)的鲁国六卿位序的变化情况。里面尽量利用了现有的公开资料,也包括部分不影响基本格局的推理部分。现统一列表如下:
这一阶段(前666-前589)共七十八年的历史,是“桓族”经过三度兴起、两次危机之后最终取代“孝族”、“庄族”完全控制鲁国政坛的过程。
第一次兴起是在庄公在位后期,其诸多兄弟包括庆父、叔牙、季友通过逐渐取代故去的“孝”、“惠”族卿而陆续登位,主导了政局。
第一次危机则是基于对庄公继承人问题上的歧见,引发了“桓族”内部、“桓”、“孝”之族乃至齐、鲁之间的公开冲突。不仅鲁国差点被齐国吞并,“桓族”也差点因为庆父无道而灭亡。好在由于季友提前布局庶出且年长的公子申,且利用自己“齐出”的血缘背景稳定了齐、鲁关系。
第二次兴起即季友“受费以为上卿”之后,陆续恢复了由于“庆父之难”被削弱的孟氏和叔孙氏的卿位,鲁国也成为齐桓公“尊王攘夷”体系下的重要部分,不过随着前644年鲁国的大丧,“桓族”实力急转直下,“孝族”、“庄族”崛起。
第二次危机发生于公孙敖私奔的那一年(前619),孟氏被“庄族”挤出政治核心,叔孙氏成为东门氏的盟友,而季氏刚刚重新步入政坛不久。此一危机随着公子遂的“杀嫡立庶”而达到顶峰,叔仲彭生的遇害以及叔孙得臣在几年后的去世,几乎导致“桓族”完全被排挤出诸卿。此危机由于季孙行父个人的委曲隐忍而勉强度过,并终于熬到公子遂去世。
第三次兴起则以季孙行父在公子遂去世后登位正卿为标志,并以最终驱逐了东门氏为顶峰。自此“桓族”永远控制了鲁国政坛,而臧氏和子叔氏则再也不能与之竞争,只能依附于其存在。
从庄公末年到成公初年,也是鲁国的邦际关系作出不断调整并最终成型的阶段。其放弃了西周以来相对独立自主的诸侯地位,转而选择成为“侯伯”的仆从国,通过履行封贡义务兑现与“伯主”的盟约,并换取盟主的军事保护。
由于齐桓公的崛起,其首先选择成为齐国向南用兵的支撑点,即管仲向齐桓公构想的:
……桓公曰:“吾欲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棠、潜,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于有牢。”……(齐语. 桓公帅诸侯而朝天子)
但是随着齐桓公的去世,齐国霸权一度衰落,鲁国不得不在楚、晋、齐三个大国之间反复横跳,并利用晋景公年间晋国吞并赤狄诸部落、占领太行山东麓的“东阳之地”与齐国公开冲突之趋势,以及成公二年“鞌之战”的契机,最终永久性地倒向了晋国。
关于我们按照时间倒序推演鲁国诸卿排序的工作,到这里就暂时告一段落了。一方面无论是《春秋》还是《左传》对于隐公、桓公、庄公三代鲁国诸卿的具体事迹和去世年代严重失载,使得我们推演卿序的难度加大且严重依赖假设,可能导致资料混乱、引喻失义。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七十八年历史的分析,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对充分的规律和分析思路,使得我们可以开始正向推演鲁国自成公二年之后卿序格局更加复杂的变化。
至于从春秋开始阶段到鲁庄公在位期间的卿序,也并不是就不需要整理了,我们将来在必要时候仍会结合更多的信息来想办法进行分析,而这种分析反而需要我们通过“正向推演”来总结更多有用的规律作为基础。
当然在我们开始按照时间顺序正向推演之前,需要先借助前一段分析的框架,来总结和归纳与“卿序”平行存在的另一套体系“军行”,作为成公二年以后鲁国开始经历从“两军”到“三军”再到“两军”变化的预研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