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聊读书读书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与摘抄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与摘抄

作者: 木陌酱 | 来源:发表于2018-06-21 21:50 被阅读65次

    -读后感-

    整本书其实算是王小波杂文的整理,有他杂志的写稿,特刊约稿, 书本的序和他自己阅读的一些读后感。

    这个月接触到最多的是一定要辩证的去看待一件事情。可能是受高级英语老师的影响,对待一件事情会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思想,寻找着自己思想的漏洞或是作者的漏洞。王小波在一篇杂文中也写过,“越年轻越无知”,因为你受限于自己的知识面,还是要多阅读,多去了解自己不知道的。

    对于王小波莫名的喜爱自己也不知从何而来。或许是因为他是一个“反贫”的人的。依自己目前的思维水平,王小波的出现弥补了自己对于某些观念的认知。这种喜爱不知会维持多久,但在自己还喜欢他的情况下,在自己对他的作品还很感兴趣的情况下,多多汲取他身上的养分是不会错的。

    王小波很对观点都很有趣,尤其在社会学方面,可能与他曾经的工作经验有关又或是他夫人给他的影响。一系列的书阅读下来,发现自己对社会学开始感兴趣了。很喜欢数据告诉我们真相那一刻。

    -摘抄-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辩证去思考)

    一、《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二、《我为什么要写作》

    1.减熵:趋害避利

    三、《我的师承》

    1.翻译大师:查良挣、王道乾

    2.最好的,还是诗人们的译笔

    3.要想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作,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

    四、《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1.《情人》杜拉斯著,王道乾译

    2.《青铜骑士》,查良铮(穆旦)译

    3.文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看的。

    五、《我对小说的看法》

    1.现代小说:

      《少女与死》,图尼埃尔著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迪伦马特著,瑞士作家

    2.古典小说:

        《套中人》,契诃夫

        托尔斯泰

    六、《小说的艺术》

    1.现代小说作家:卡尔维诺、尤瑟纳尔、君特·格拉斯、莫迪阿诺、玛格丽特·杜拉斯

    2.昆德拉说:不懂开心的人不会懂得任何小说艺术。

    3.负道义责任不是艺术标准,尤其不是小说艺术的标准。(杂文)

    4.任何一门艺术只有从作品里才能看到——套用昆德拉的话说,只喜欢看杂文、看评论、看简介的人,是不会懂得任何一种艺术的。

    七、《摆脱童稚状态》

    1.《性社会学》约翰·盖格农

      《尤利西斯》乔伊斯

      《恋爱中的女人》劳伦斯

      《西线无故事》雷马克

      《性史》福柯

    2.我是个高层次的读者,可是书刊检查却拿我当十六岁的孩子看待。

    3.这种事情背后隐含了一个逻辑,就是我们国家的出版事业必须就低不就高,一本书能不能出,并不取决于它将有众多的有艺术鉴赏力或者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应该对他们有益,而是取决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没有鉴赏能力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本书不能对他们有害。

    4.正如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指出,目前中国人面对的知识环境是一种童稚状态,处于弗洛伊德所说的肛门时期。

    5.下一步该怎么办?一种做法是继续保持童稚状态,一种做法是摆脱童稚状态,准备长大。相信前一种做法的人,也相信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杜撰的口号——无知即力量;相信后一种做法的人,也相信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九、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1.信息共有

    2.真正有权威的是村落。办事都要按一定规矩办,想问题要按一定方式去想,不管你乐意不乐意。这既不是因为古板,也不是因为有族规,而是因为有一大群人盯着你。

    十、《有关同性恋问题》

    1.有一个形容缺德行为的顺口溜:打聋子骂哑巴扒绝户坟——现在可以给它加上一句:敲诈同性恋。

    十一、《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

    十二、《他们的世界》序

    1.毛泽东曾说,对牛弹琴,如果去掉对听琴者的蔑视,剩下的就只是对弹琴者的嘲弄。

    十三、《他们的世界》跋

    1.以人的视力来比方的话,这个社会的视力在人们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几近全盲。

    十四、《诚实与浮嚣》

    1.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把事实写到了纸上

    2.李景汉的《定县调查》

    3.读书人喜欢做的事情是埋首于故纸堆里,好像故纸之中什么都有。

    4.有人说,朱熹老夫子做了一世的学问,什么叫做“是”(be),什么叫做“应该是”(should be),从来就没有搞清楚。

    5.当朱夫子开始学术思维时,他把意愿和事实当做了一回事——学术思维确有这样的一种特点,不做学问时,意愿和现实又能分开了。不独朱夫子,中国人做学问时都是如此。

    6.人忠于已知事实叫做诚实,不忠于事实叫做虚伪。还有些人只忠于经过选择的事实,这既不叫诚实,也不叫虚伪,我把它叫做浮嚣。

    7.人选择事实,总是出于浮嚣的心境。

    8.诚实不是学术界的长处,因为太诚实了,就显得不学术了。

    十五、《拷问社会学》

    十六、不新的《万历十五年》(最近在看这本)

    1.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2.由此可得出一个(黄先生)结论说,仅靠儒家的思想管理一个国家是不够的,还得有点别的;中国必须从一个靠尊卑有序来管理的国家,过渡到靠数目字来管理的国家。

    3.黄先生又说,中国儒家的原则本意是善良的,很可以做道德的根基,但在治理国家时,宗旨的善意不能弥补制度的粗俗。这句话我相信后半句,不信前半句。

    4.善良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所以让我去选择道德的根基,我愿选实事求是。

    十七、《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1.郑也夫 《代价论》

    2.现世独裁者的狂妄无非是自己一颗脑袋代天下苍生思想,而乌托邦的缔造者是用自己一次的思想,代替千秋万代后世人的思想,假如不把后世人变得愚蠢,这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功。

    十八、《谦卑学习班》

    1.用不着花很多钱,受很多罪,跑好远的路,洗耳恭听别人说你是傻X。自己知道就好。

    十九、《怀疑三部曲》序

    1.有些话仿佛永远讲不出口,仅仅是因为别人已经把反对它的话讲了出来。因此这些话就成了心底的暗流,形不成文字,也形不成话语,甚至不能形成有条理的思路——它就变成了郁结的混沌。而已经讲出的话则被人们一再重复,结构分明地架在混沌之上。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讲出来。

    二十、《卡尔维诺与未来的一千年》

    1.卡尔维诺  《未来千年备忘录》、《我们的祖先》、《看不见的城市》

    2.他想要拥有一切文学素质:完备的轻逸、迅速、易见、确切和繁复,再加上连贯。

    二十一、《文明与反讽》

    1.总得有一定程度的文明,才能理解这种幽默。

    2.直到今天,你在美国逛书店,假如看到书架上钉块牌子,上书“维多利亚时期”,架子上放的准不是假正经,而是真色情……

    3.福尔斯 《法国中尉的女人》、《石屋藏娇》

    4.当一种现象(不管是社会现象还是文学现象)开始贫了的时候,就该给它一瓢凉水。

    二十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1.老人桑地亚哥不是无能之辈,然而,尽管他是最好的渔夫,也不能让那些鱼来上他的钩。他遇到他的限度了,就像最好的农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猎手久久碰不到猎物一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仿佛是命运在向你发出停止前行的命令。

    2.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生活的人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服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3.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强者与弱者的命运是不同的。弱者不羡慕强者的命运,强者也讨厌弱者的命运。强者带有人性中强悍一面,弱者带有人性中软弱的一面。强者为弱者开路,但是强者往往为弱者说奴役,就像老人是为大腹便便的游客打鱼一样。

    二十三、掩卷:《鱼王》读后

    1.如汤因比所云,我们生活在阳的时期,在史前阴的时期,人类散居于地球上,据有空间,也向空间学习。杀戮生命,也向生命学习。如今我们拥挤在一起,周围的生命除了人,就是可食的肉类。也许这真的值得惋惜。

    2.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处死一个人,还给他申辩与忏悔的机会,而道德作家宣布一个人的死刑,则往往不容他申辩,只是剥夺他一切优点,夸大一切缺点,把他置于禽兽不如地位。

    3.江上的排钩不是道德法庭的判决,而是人性演出的舞台。

    二十四、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

    1.人们知道得越多,明辨是非就越困难。

    2.在一个伦理体系之中,人们学会了把事物分成好的与坏的、对的与错的、应该发生的和不应该发生的,这样的是非标准对我们了解世界是有不良影响的。科学则指出事物存在和不存在、发生与不发生,这些事实常常与那些道德标准冲突。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如果我们承认它,就成了精神上的失败者。如果我们不承认它,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一个认识世界的机会。事实上很多人为了这种精神上的胜利,就被永远隔绝在现实世界之外。

    二十五、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1.尤瑟纳尔 《一弹解千愁》、《东方奇观》、《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

    2.作者写自我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把自己当做subject,一种则把自我当做object。我不是在卖弄自己懂几句洋文,而是在这方面中文没有特别贴切的相应词汇。假如把自我看做subject,则把它看成是静态的、不可改变的,是自恋、自足的核心。如把它看做是object,那就是说,自我也是动态的、可以改变的,可以把它向前推进。

    二十六、《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1.一个人的生活不能单纯地依靠社会保障,还要靠自身的努力,而且一个人得到社会的保障越多,自身的努力往往就越少。

    2.真正的成就是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分配来的东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与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zc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