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开始学习非暴力沟通,自觉收益良多,最终决定接纳自己的人设,甚至很神奇得发现自己的内心仿佛生出了“慈悲”的幼芽,更愿意去亲近世界与他人。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可以教会如何去爱的书。
本书的组织结构:
第一部分:开篇(1-2章)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学习它有什么意义?
引入非暴力沟通概念,解决的主要问题,基本流程,以及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不要生搬硬套去表达,而是在内心构建非暴力沟通的思考逻辑,表达方式反而是多种多样的)
第二部分:方法理论篇(3-5章)
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四个步骤更好地表达与倾听?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享、练习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步具体如何使用。
第三部分:应用实践篇(6-
非暴力沟通有哪些具体应用?
爱自己,充分表达愤怒,避免伤害,表达与接受赞美,重获生活热情。 通过案例的形式,启发思路,非暴力沟通不局限在“沟通”,也可以延伸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天用打卡的方式将自己的所学分享在家庭群里,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希望能和家人共同交流进步啦~
每天的打卡包括一段心得笔记,和一张我喜欢的书中的话做成的图。for example~~
【读书】学习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 【读书】学习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 【读书】学习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 【读书】学习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 【读书】学习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 【读书】学习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 【读书】学习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 【读书】学习爱的语言—《非暴力沟通》Day 1.揭开非暴力沟通的神秘面纱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诚实得表达自己,关切得倾听对方,增进理解与情意。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精髓在于对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交流,切忌不要把非暴力沟通学成沟通模板)
非暴力沟通的意义:
减少冲突与对立,增进亲密关系,培育尊重与爱
Day 2.是什么蒙蔽了爱?
1. 道德评判:
“我们不要把价值判断和道德评判混为一谈,对于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价值观反映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
“如果我们从小学习爱的语言,就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别人。”
思考:不要用自己的价值好恶去评判别人的道德水平,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反映他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生命需要怎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满足。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通过评判他人来表达自己的价值好恶,其实直接了当得表达自己,不仅不会让对方反感,反而更容易加深彼此的理解。
Day 3.是什么蒙蔽了爱?
1.道德评判
2.进行比较
“在比较中,我们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
“如果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和他人做比较。”
——《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作者 Dan Greenberg
思考:很喜欢一个观点,我们的人生剧本有两个编剧,一个是上帝,一个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内心对话经常包含“为什么”“凭什么”之类的字眼,就说明我们将关注点放在上帝写的剧本上,而放弃了自己参与剧本设计的可能。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性格不同,境遇也不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我,用好奇的眼光看待世界,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感恩自己的拥有,同时用心创造自己可以把握的精彩,我们就会活在幸福中。
Day 4.是什么蒙蔽了爱?
1.道德评判
2.进行比较
3.回避责任
“我们所看到的悲剧和马上就要看到的更大的悲剧,并非是世界上反抗的人、不服从的人增多了,而是唯命是从的人、听话的人越来越多。”——法国作家 George Bernanos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我们要为自己的思想、情感、行动负责。”
避免使用“不得不”,而是“我选择…,因为我想…”。
Day 5.是什么蒙蔽了爱?
1.道德评判
2.进行比较
3.回避责任
4.强人所难
“异化的沟通方式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它们。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思考: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得想讨上级喜欢(缺少自信或是为了晋升),一旦无法得到对方的认可,我们会满心失落,觉得自己前途堪忧。其实完全没这个必要,把上级看作普通的同事(只是分工不同),以平等的姿态加深彼此的了解,探寻双向的需要,才是更加健康可长期发展的好关系。
Mono:“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照我们的期待生活。如果一个人选择的新生活,是为了追求幸福,而非逃避惩罚,那他的行为就应该得到祝福。”
Day 6. 观察
练习主题:区分观察与评论
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意作出友善的回应。
观察需要尽量客观描述具体的事实或行为,而不是你对这个行为的主观看法。非暴力沟通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举例:
他和周围人不和睦。(评论)
他昨天和一位同事发生了争论。(观察)
Mono: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克里希那穆提(印度哲人)
—《非暴力沟通》Day 6
Day 7. 感受
练习主题:体察自己的感受
能够清楚表达情绪,可以激发自己的内在唤醒,每当我认真倾听自己的内心,我感到内心平静,得到抚慰。
注意区分感受与想法,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清楚地表达感受需要丰富的词汇。
建立自己的情绪词表,帮助自己随时体察内心世界的波动。例如,平静、喜悦、激动、振奋、欣慰、放松、舒适、愤怒,忧伤、疲惫、紧张、害怕、担心…
感受:我有些沮丧。
想法:我觉得自己被忽略了。
Mono:
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非暴力沟通》Day 7
Day 8. 需要
练习主题:合理表达需要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与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虽然直接表达需求让我们很害羞,但当你坦然又大方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越清楚具体越好),得到积极响应的概率会提高很多。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借由指责别人去表达内心深处无法被满足的委屈,结果却是遭到抵触、敌对。
我们没有责任为对方的感受负责,亲密关系亦如此,但我们可以去了解和倾听别人的需求,做能力范围内的调整,提高关系的亲密度(发自内心而非因为羞愧或恐惧)。
在表达需求时,如果能把感受一起表达,更容易激发对方的同理心,获得积极回应。
正例:你无法来吃饭,我很难过,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聊聊。(我的难过是因为我想和你聊聊,对方觉得你需要他的陪伴)
反例:我很难过,因为你没来吃饭。(我的难过是因为你没来的行为,带有指责和埋怨,令对方觉得惭愧)
Mono:
我们的需要与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非暴力沟通》Day 8
Day9. 请求
#提出具体的请求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非不做什么。前者更容易让对方了解我们的想法,后者却容易因为误解而遭到对方的埋怨。
请他人采取具体的行动将揭示我们的动机,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自己,且让我们更有参与度。(当表达抽象愿望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提及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如果只提及明确的要求,忽略对感受和需要的表达,容易让对方将请求理解为命令或指责,感受到压迫。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
请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提出请求的人进行批评或指责,或是利用地方的内疚达到目的,这就是命令。
当对方的回应让你不甚满意时,可以请对方反馈他的理解(并感谢他如实的反馈),这样给予彼此更进一步了解的机会。
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特别不擅长去请求别人,因为我总怕“让别人来满足我的需要”会给对方造成负担。但看书的过程中,我在反思也许这并没有那么糟,特别是当你得到对方正向的回应或拒绝后真诚的反馈时,还可以拉进彼此的距离。我怕的是被拒绝后的尴尬,而不是真的没有期待,因为不敢去表达期待,就长期无法来自外界的力量,人开始变得狭隘,自私自利…索取并不会让你自私,保守才会,前提是我们都是普通人~
Mono:
请求是帮助双方进一步理解彼此需求的机会,而不应该是给予彼此的负担。
—《非暴力沟通》Day 9
Day 10 倾听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体会他人。我们不光要听对方讲了什么,还要去细心体会其表达中包含的感受和需要。
为什么倾听别人的痛苦非常困难?因为我们从天性上惧怕感受他人痛苦给自己内心带来的压力(说白了就是趋利避害的天性)。但是,如果他是你特别在乎的人,爱会给你勇气,让你敢于去克服小我的自私,设身处地去了解他的处境,而不是逃避或远离,或者急于去提供建议(从本质讲是另一种形式的回避)不是不提供建议,但是要建立在你充分理解对方心理需求的基础上。
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自己的理解,给予对方反馈或是征求对方建议,提高沟通的成效。
建立在信任和理解基础上的爱,才是真正美好的给人带来力量的东西。信任彼此,不抱偏见,不苛求完美呈现,将关注点放在彼此的真实感受和需求上,你将会收获更大的世界。
Mono:
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
—《非暴力沟通》Day 10
Day 11倾听的力量
“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方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卡尔·罗杰斯
#面对上级:在组织机构中,我们在听到上级的意见时,通常会把他看作命令or指示。在上级面前,我们有可能会有些紧张,以致于无法静下心来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
思考: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怎样与上级相处绝对是学问。既要表现尊重,又不能唯唯诺诺,或者谄媚讨好,关键要把目标放在建立更深的互相理解上。
#体贴自己,理解别人:如果我们尽力理解别人,就不会因为害怕拒绝或者羞辱逃避。当然,前提是我们要了解并体贴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如果我们更有功力,还可以主动尝试去理解对方如此表现的内在需求是什么,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了解。
#慎用这样的字眼: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说“可是”“但是”“不过”之类想要找借口的话,这只会更加激发愤怒。
思考:从小我妈就教育我,如果领导批评你,不要急于解释,要有耐心倾听完,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个道理的适用范围不仅仅是职场,还有生活的方方面面……
#尽早结束无聊的话题:在对话中,如果听的人很烦,说的人也会觉得无聊,如果当事人不想自己的聊天内容对别人是一种负担的话。
思考:我就经常有这种担心,自己讲的东西是否有趣?因此当我不确定的时候,会选择不去表达。但是很多时候,这不仅压抑了我表达的欲望,有的时候还让自己显得很被动。(明明不想听,还要去扮演努力倾听的角色…)书中说,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很多时候比讲个故事,对于拉近彼此距离更有效,也许可以一试。
Mono:
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
—《非暴力沟通》Day 11
Day12 爱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是特殊的生命。非暴力沟通认为,服务生命是唯一目的。
爱自己首先要避免自我惩罚,出于羞愧的改变不是自由快乐的行为,我们的改变应该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仔细分辨“应该”和发自内心的“认同”的区别)
去认真体会情绪背后的需要,而非陷入情绪的泥沼中不可自拔。不论它们是忧愁、失望、恐惧、悲伤、挫折感或别的——其目的都是推动我们去满足需要和追逐梦想。
思考:只有先学会爱自己,才有可能被爱,也才有力量给予他人爱。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心声,更了解你想要什么,只有我们先意识到自己最需要什么,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反馈,不必自责,宽恕过去的自己,要看到每种选择背后反映怎样的需要。当然,也不要拒绝被爱和爱别人带给生命的美好体验,高质量的关系里,爱不会让人牺牲自我,相反,还会彼此成就。(前提是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也不要妄图改变对方,爱不是控制,而是要给予,关系中难免有磕拌,要从长远/宏观角度去看一段关系是否健康有价值,而不要陷入微观世界的纠缠中)
Mono:
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
—《非暴力沟通》Day12
D13 充分表达愤怒
1.体会需要
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作者认为,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很可能引发不安。但请相信,这绝对比通过指责抱怨的方式达成自己目的的效果好许多。
改变内心对话模式:我们将会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2.倾听
有的时候,对方无法倾听我们的愤怒(他也深陷情绪中)这个时候,先去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而不纠缠于他们的想法,我的生活将会变得愉快得多。
3.表达需要
在刚开始运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可以把节奏放慢些,在说话前先想一想,有时,我们甚至停下来,什么也不说。
实践环节-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3)体会自己的需要;
(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Mono:
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Day13
D14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在我们想要用惩罚的方式要求对方改变时,请先关注两个问题:
1、如果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我希望他怎么做?
2、我希望他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
如果只满足于让对方改变行为,那么惩罚的确是一种有效手段,但这并不是长远解决之道,即使你出于好意,对方最终也可能因为长期的受压迫关系与你越走越远,因为你们之间并没有建立起足够的理解与信任。那么是不是回避矛盾就好了呢?未必。因为回避矛盾只是延缓了问题的爆发,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可能让问题越发严重(当然,如果你确实努力了也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时间可能的确是好的解药)
思考:小的时候,每次被妈妈教育后,我的内心都特别委屈(因为不理解为什么不对),于是我经常反驳,却每每被强势镇压。但是妈妈做的特别好的一点是,她愿意每次批评完我后,主动与我沟通(心平气和得),让我觉得自己是被接纳的,于是内心重获了力量,也愿意反思自己之前做的是否的确有不对的地方。让孩子感受到大人给予的包容和理解,这很重要。其实,大人世界何尝不是如此?
Mono:
除了回避矛盾以及实施惩罚,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非暴力沟通》Day14
D15 重获生活的热情
社会文化会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想法和行为,但并非所有的社会文化带来的都是积极的影响。当我们的需要与社会文化发生冲突时,我们要主动觉察,解放思想,不做套子里的“傻白甜”。例如,社会文化倾向于认为,如果一个人公开表达自己的需要,就可能是自私的。然而,非暴力沟通认为,关注自己的需要才是解决内心冲突,重获生活热情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突破内心的枷锁,才会有力量面对外界的挑战。
内心冲突源于我们内心有两个立场,互不相让。如果长期如此,人就会内耗,失去热情。这个时候,先不要马上对自己进行道德审判,而是尝试站在不同的角度,深入体会自己不同方面的需要,进而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放弃自己和自己打架吧,它对改善生活着实没有什么意义,想不清楚就先放下,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
(如果璇仔之前学过这本书上的道理该有多好,她也许就不会陷入深深的自我纠结中了)
当别人的反馈惹恼我们的时候,委屈地忍受只会让我们的怨气越积越深(相比较而言,我甚至觉得反驳或争吵更好一些,至少能让双方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我们要有勇气表达自己,当我们的表达得到对方的倾听和理解后,我们的身体会放松下来,也便有了力量去关注对方的需求。当你开始专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时,人们通常都会有积极的反应。
Mono:
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
—《非暴力沟通》Day 15
D16 表达与接受赞美
赞美与被赞美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发自内心表达感激: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时,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表达感谢的时候,要包含三要素:
1. 对方具体的行为
2.你被满足的具体的需求
3.你真实的感受
例如:你今天早上做的早餐(行为),给我一种很温暖的感觉(感受),让我觉得自己累了的时候,不仅会得到理解,还会被很好照料。(需要)
✨优雅接受感谢:当被感激时,我们会往往有两种反应:1.自我膨胀,相信自己比别人优越。2.假谦虚,拒绝别人的欣赏。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能力是生命赋予自己的,就可以避免假谦虚和自我膨胀,因为我们对生命有足够的谦卑和认同。
Mono:
我们生下来是为了彰显内在的荣光,那不仅存在于某些人,而是存在于每个人。
—《非暴力沟通》Day 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