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田
原创民间故事,抄袭必究!
今天笔者给大伙讲一则曾发生在唐山市某村子附近的民间小故事。故事是听长辈们说的,有些离奇,也有些神话,今儿讲出来给大伙分享一下。
笔者也希望朋友们看过这则民间小故事后都能有所启发,毕竟每个民间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警世的寓意。
60年代,因为处于特殊时期,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地里庄稼难有收成。
那时候的人们,吃野菜、吃糠皮,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编辑
为了充饥,各村的村民都会提着篮子去野地里、田埂边、大河边去挖野菜吃。
时年仅8岁的小姑娘白秀莲,便是众村民们的其中一位。
白秀莲在家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其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郑兰则是个多事的女人。
在过去年代来说,像郑兰这样的女人真的不多。
为啥如此说?
因为在过去,儿媳妇很少敢和婆婆吵架,但郑兰却是特殊的那位。
她这个人性格大大咧咧,行事我行我素,从不听别人意见。公婆有时看不惯,就和她说道。
郑兰每次都扯着大嗓门,将公婆数落一番,有时气急了还会骂人。
编辑
丈夫虽看不过眼,但他生性老实,又不会说道,就眼睁睁看着爹娘受委屈,自己也不敢言语。
街坊四邻凑在一起免不了会议论郑兰:“这个儿媳妇如此霸道,公婆都不放在眼里,跟吓唬自己儿女似的,她呀早晚遭报应!”
话虽如此,不过郑兰一直活得好好的。等到了第二年的时候,郑兰没有出事,但她最疼爱的三女儿却出了意外。
那天格外的热,午时刚过,三女儿白秀莲就挎着竹篮子和邻居家的小哥哥姐姐去野地里挖菜。
他们找了半天,却没找几棵野菜。于是他们就去了南面的那条大河,这条河叫“津唐运河”,是过去唐山往天津运煤用的河,在当地,这条河又叫“煤河”。
编辑
家住附近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条河。
咱接着讲:
此时正是汛期,河里涨满了水。几个小孩子就在河岸边上找野菜挖。
忽然,狂风四起,水面上卷起一个5丈来高的水柱,那水柱速度极快,朝着这几个小孩就袭了过去。
后来据其他几位孩子说,那水柱之中有一个黄色的嘎鱼,那嘎鱼足有2米来长,个头很大,大张着嘴悬在水柱之中。
几个孩子听见水声后,就开始逃跑。白秀莲离水面最近,她赶忙抓起篮子就要转身跑。
那嘎鱼冲出水柱,一口咬住白秀莲将她拖入了河水之中。
编辑
白秀莲挣扎着露出了水面几次,之后就没了踪影。
那几个孩子害怕得不得了,赶忙跑回了村子,将此事告诉了她的爹娘。
爹娘听后就觉得不可思议,以为是孩子们在开玩笑。但见几个孩子惶恐的表情,郑兰觉得不对劲,赶忙跟着那几个孩子去了煤河边。
郑兰找了半天,只找到个竹篮子。郑兰就在附近大喊着闺女的名字,丈夫也在远处继续寻找着。
但还是没有女儿的影子。最心疼的三女儿出了事,郑兰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哇哇大哭。
丈夫心里焦急万分,看见妻子哭得如此伤心,自己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村子里有个王婶子,相传有通阴阳之术。白秀莲的爹娘便找到王婶子,让王婶子给看看。
编辑
晚上的时候,王婶子开始做法,半柱香之后,她对郑兰说道:“你家老闺女是被一条嘎鱼妖王带走了,是因为你不孝敬公婆,惹怒了天神,他派鱼妖带走三女儿算是给你一次教训。希望以后你改过自新,将功补过。”
郑兰一听,眼泪就掉了下来。她随即跪倒在地开始忏悔,用手一下下打着自己的脸:“都是我的错,都是我做的孽,都怪我!我以后一定改,不要再伤害我的孩子们了啊!”
“起来吧!你的老闺女是替你还孽债而死,你要好自为之啊!唉!可怜的孩子啊!”
此后,郑兰如同变了一个人似的,对公婆格外的好。街坊四邻再议论时,皆说郑兰变好了。三闺女白秀莲算是没白为她还孽债,算是给她敲响了警钟!
本故事完结!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文中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还望各位读者不要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如果喜欢我的民间小故事,还请大家点赞、转发,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