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哲学

作者: 禅鹅馋大鹅 | 来源:发表于2019-10-09 12:48 被阅读0次

本以为以现在的佛系随心写风格,无缘5.0周更的主题写作。

这次看到主题“对你影响较大的思维模型或者行动准则是什么?”,其实一点感觉和想法也没有。但想到最近喜欢“破题”而非“解题”,于是来凑个热闹,跟随灵感,一冲动报了名。

无处降落

如果让我回答这个问题,脑中能冒出来很多十分有力的准则:知行合一、跟随内心、活在当下等等,但最让我自己踏实的答案无非两个字:没有。

我一阵试图寻找一个简洁有效并能长期适用的“准则”或者“理论体系”,但总觉得还没找到。不管是科学、各种流派的心理学、零极限、亦或禅,我都觉得有启发之处,但对于任何一个,我又都有所保留,没办法完全相信,仿佛完全相信就会像陷入沼泽中一般。这让我感觉有点慌乱,好像无处降落。

一度认为是我难以相信,导致我无法找到一个让我能够安心“陷进去”的体系,又不用担心迷失自我。

但回顾短短一年的时间,我关注的关键词在不停变化,我在这个阶段追随某个准则,但在下个阶段就不那么相信它了,我也一度认为是不是我不够忠诚。后来发现,流动以及变化就是我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何一定要用过去相信的东西指导未来?当下的相信只代表当下,而不必用当下的相信来约束未来。另外,怀疑也是个资源,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说的:怀疑使信仰永葆青春。

另外我对于说出来一些东西有种隐隐的抗拒,这种抗拒在被张潇雨说出来后,我更能看到它了,感兴趣的请参考得意忘形播客第34期:语言的陷阱。有时我对于说出来自己人生准则这件事也陷入一种悖论:真正融入生活的准则更多是看不见说不出的。那些我一定要让自己说出的东西,仿佛是我在并不那么相信时的自我说服,或者在不理解时尝试让自己理解的途径。那既然不相信或者不理解,谈何作为准则?又怎能启齿?……当然这可能也只是我的执念。

无需降落

前一阵看学霸猫推荐的神书《灵魂占星》时,众多被戳中的地方里有这样一个点:

“你暂时采用别人的哲学,并以其作为推动你迈向真理的跳板,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你与真理的能量连结,最好能放掉那些让你抵达目的地的跳板。”

看到这句话,突然明白了自己过去的一年内原来在“跳跳版”:很多之前很佩服的人,很欣赏的状态,现在并不那么向往了,好像两条何流,曾经交汇过,但流向终究不同。现在的新流向,可能是曾经的自己完全难以想象甚至嗤之以鼻的,甚至现在都不太好意思在朋友圈里说的。还要继续清理过去的记忆,放心地流向未来。

看到这句话后我也感到些许放松。本来急于找到一个“准则”,但也许原来一直想探寻的真理不在外在,正在我的内心,只是需要时间让自己一点点看见,那为何不享受这趟旅程。

又想到了在成都时涂婷提到文殊院里的老师(好像不叫老师,叫啥我忘了)说“空”是变化的意思。我一直不怎么理解佛学和禅修中经常提到的“空”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简简单单的“变化”,让我突然对它有了更多理解。

开始时有些疑惑,空怎么是变化呢?不是什么都没有吗?后来想到,可能处于什么都没有的状态时,才会安然地感知并接收到变化,又因为什么都没有,也不用害怕迷失。这时的什么都没有,也是什么都拥有,因为空,而能拥抱一切变化。如《禅者的初心》中所写:

“我们的“本心”一切本自具足。它总是丰富而自足,你不应离失本自具足的心灵状态。自足的心不同于封闭的心,它是颗空的心,是颗准备好要去接受的心。”

又一次让我想到了我在无数地方提到过的木心的那句话,常读常新:“常以为人是一种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就很喜欢“流动”这个词,最近又对于流动有了更多感觉,想写写来着,但还没写出来,真的好难写,和别人描述时都要连3D比划带说的。现在发现“空”和流动也是相连的,导管是空的,生命的水流才流动得起来。

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写到了这里,大概是想说,我并没有一个准则,其实有点慌,觉得我好像不如别人有眼光有远见似的。但渐渐觉得没有也不要紧,虽然我不知道这个不要紧是不是一个自我安慰的合理化,但能感觉到,至少它有真实的、打动我的部分。

相关文章

  • 别人的哲学

    本以为以现在的佛系随心写风格,无缘5.0周更的主题写作。 这次看到主题“对你影响较大的思维模型或者行动准则是什么?...

  • 读别人的哲学有感

    我之所以接纳斯多葛学派的观点,是因为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二十多岁时向往的英雄主义逐渐消退,在漫长的生活中很...

  •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

    今天学习了斯多葛名声哲学、财富哲学,死亡哲学,以及斯多葛衰落的原因。在名声上,如果我们把追求别人的赞美,当成人生目...

  • 陈嘉映:哲学所追寻的不是让别人明白,而是首先让自己明白

    哲学不求唯一的真理或体系,哲学不是宣教,不是上智下愚。哲学所追求的,不是让别人活得明白,而是首先让自己活得明白。 ...

  • 那书不叫人读

    爱伦•坡在小说里写到这句话,说是别人用来形容德国的书的。德国是哲学大国,哲学不易理解不假,但真像德国哲学那样难理解...

  • 哲思征文|你的三观就是你的哲学

    在我眼里,哲学分两种:别人的哲学和自己的哲学。 先别忙着吐槽我为什么一个普通人动不动还有自己的哲学。你只需要思考,...

  • “哲学家”x先生的罗曼蒂克史

    忘记了是谁说过,每一种哲学理论都是一个哲学派别,而每一个爱上哲学的人都喜欢别人称他为“哲学家”。 “哲学家”喜欢思...

  • 一代人

    先拒绝别人就不会被拒绝, 优秀的保命哲学。

  • 哲学统领一切技巧

    哲学统领一切技巧(所谓哲学就是爱智慧,生活中可指理念原则)。不建立自己的哲学,即便掌握了别人的方法,也未必能发挥出...

  • 学习哲学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最大的体验就是,当别人知道我是哲学专业出身的时候,总会问出一连串的问题:哲学?!你怎么会学哲学呢?高中还没有学够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的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ow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