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态人生《人生感悟ABC》人生百味
“83岁收废品老人,为抗击肺炎捐了1万块”丨理想主义者们

“83岁收废品老人,为抗击肺炎捐了1万块”丨理想主义者们

作者: ONE文艺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0-01-31 11:05 被阅读0次

晚上好啊,想和你们分享一个我今天刷到的新闻——

一个靠收废品为生的83岁老人,带着1万块钱到社区捐款,并且坚持不留名,只写下了“知恩者”这三个字。

看着老人带着小皮帽的样子,我猛地就鼻酸了。

但更触动的是,新闻播出后,网友又自发筹集了1万元,捐给了老人。

而随后老人又把这份钱捐了出去。

这两条新闻让我一瞬间想到了一个词:理想主义者

你应该也有这样的感觉,在我们这个从来不缺坏事发生的世界上,却永远有一批理想主义者。

他们中有人愿意奉献,有人愿意发声,有人愿意指认,他们总在做着我们想做却没有做的事……

今天,我就想跟你们分享四个“理想主义者”们的故事。

这篇文章我写了一整天,但我觉得这些人,值得我的笔墨。

理想主义者:高以翔背后的人

“互联网的记忆只有三天,但爱你的人不会”

第一个想讲的理想主义者,是有关高以翔的那些人。

会想到这群人,最开始,是因为在《囧妈》里发现了高以翔的身影。

当时心里一惊,这可能是他,最后一部电影了……

他的离开,你们应该都还记得:2019年11月27日,他在参加一档节目录制的时候意外猝死。

猝死的原因很多:不合理的录制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方式,以及,迟缓无效的施救。他的悲剧,本可以避免。

也正因如此,直到现在,还有一批粉丝,在坚持为他发声。

他们依然在等待一个答案——

如果每个公共场所,都合理地配备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并培训了能够熟练使用该设备的工作人员,那是不是就能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

为此,他们坚持在超话上签到,将他投成“最具人气男演员”,在论坛为他盖起高楼。

而就在高以翔离开后的2个月,2020年的1月3日,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深圳地铁3号线上,一名十九岁的大学生突然晕倒。确认是心脏骤停之后,三名工作人员立即轮番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拿来站台里配备的AED进行电击除颤。

10分钟后120急救人员到达时,这名乘客已恢复心跳呼吸。

当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其实特别感动。

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两件事是否有确切的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因为那批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粉丝的呼吁,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应急救护,越来越多的公众场合也开始配备和使用AED。

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中提到过,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跳停止,呼吸消失,是生物学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葬礼,从此在社会关系网里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掉,整个宇宙都将和你无关,是真正的死亡。

也许在某种意义上,高以翔并未离开我们,毕竟还有那么多人,在帮他关注着公众的健康。

而在这次的疫情里,这批理想主义者,也以高以翔的名义向一线医护人员捐赠了防护物资。

正如其中一个人所说: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因为他们,我开始相信,互联网的记忆不止三天,有人愿意不回避失去的痛苦,就有人能够抓住更好的明天。

理想主义者: 花总

“我们要有一个,不只是为自己的生活”

第二个我想讲的人,是花总。那个曾经引发了酒店行业巨震的人。

起初,我是在微博上发现了他的小号,看到他的简介已经改成了“武汉加油”,置顶也变成了募捐通道。接着,就想起了那段特别燃的日子。

花总,本名吴东,网络ID“花总丢了金箍棒”。纵观他人生履历,只能感叹一句:牛皮!

18年,花总先是发布了一个视频“杯子的秘密”,用近12分钟的偷拍画面,揭露了五星级酒店的卫生乱象——

画面中多家高端酒店使用客人用过的浴巾擦拭口杯,洗手盆和镜面,甚至马桶。

视频一出便轰动全网,而花总则表示,自己可能是中国酒店住得最多的人。

为什么?

因为过去六年,他曝光过拥有10块+贵重名表的贪污官员杨达才、曝光过没有营业性质的世界奢侈品协会。

打击黑产得罪了太多人,他多次受到死亡威胁,恶徒猖狂到在法院门口都能发起袭击。

为了防止遭人报复连累家人,他只能辗转各地,四海为家。六年时间,超过2000个晚上,花总都在酒店里度过。 

而也正是在住酒店的过程中,他巧合地发现了酒店“杯子的秘密”。

最开始,花总并不打算公布。毕竟处境如此艰难,息事宁人似乎就是最大的处世智慧。

然而,他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花总说:“我不是一个埋头在自己一亩三分地、混吃等死的人。”

“你还是要有,一个不只是为自己的生活。

于是,他选择了发布视频。

最终,视频一发布,轰动了酒店业,但同时,花总的身份信息被酒店从业者发布到微信群里,他被一整个行业拉黑。

他再次收到那样的信息:我会找到你并杀了你。

人心都是肉长的,再英勇,也会有害怕的时候。

花总这个理想主义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开始说:我的勇气已经所剩无几,差不多也消磨完了。

“我已年届40岁,以后我应该不会再做类似事情,感觉没有余力了。”

但在说完这样的话之后,他做了什么呢?

他依然在搞“鉴识录系列”,继续揭露偷拍的秘密、旅行箱的秘密,终究难凉热血。

或许理想主义者很难做,但总有花总这样的人,为我们的世界努力着。

理想主义者:伊藤诗织

“不做完美受害人,只要公正的审判”

第三个想讲的理想主义者,是个女孩,她叫伊藤诗织。

2019年年末,有一件鼓舞人心的事,一个被性侵的女孩奔走了5年,终于胜诉了。

她作为受害者,淡然坚定坐在记者席的模样,一度刷屏。

2015年,伊藤诗织还在上大学,因讨论工作签证的事,她赶赴了一场饭局。

随后,醉酒,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在酒店床上,身边躺着的,正是自己眼中令人敬重的前辈,山口敬之。

她意识到自己受到性侵,最终决定报警。

这不是一项容易的决定。

在日本的文化里,女性说“不”,甚至也能表达同意的意思。

“受害者有罪论”大行其道:还不是她穿得太少?一定是她给了什么暗示吧?仙人跳现场?权色交易罢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女性受到侵害,通常选择闭口不言。

更何况,她遇到的是日本著名媒体人、首相御用记者,她几乎没有胜算。

报警后,她被要求一遍遍重现案发经过,自证自己确实受到了侵害。

然后上诉,被驳回。再上诉,又被驳回。

 

但伊藤诗织没有放弃,她出版维权全记录书籍《黑箱》,参与拍摄纪录片《日本之耻》,到各地演说,鼓励那些同样遭遇的女孩子们,还赶往高校普及性教育。

她说:我不是那么勇敢的人,我也会哭。即便在路上遇见与山口敬之相似的人仍会觉得恐慌。

然而,她依然选择公开名字和长相,选择分享,选择聆听,选择帮助。

2019年12月18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该案作出裁决:伊藤诗织胜诉。这个大快人心的结果,在4年后,终于被宣布。

她用行动告诉了那些勇于发声的女孩:我们很优秀,我们很勇敢,我们没有错,我们要加油。

理想主义者:陶勇

“我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个人的脸庞”

最后我想说的理想主义者,是医生。这段时间,我们听了太多医生的故事。

最开始,是那起发生在朝阳医院的恶性伤医事件。

伤势最严重的,是一名叫陶勇的眼科医生。

暴徒砍伤了他的后脑,颈部和手臂,砍断了他的正中神经、尺神经。

眼科手术是最精致的显微手术。这意味着,他可能无法重上手术台。

我看过陶医生倒在血泊里看向自己手臂的照片,太沉痛了。

微博有个话题是“培养一个医生有多难”,最揪心的是他师妹的回答。

师妹@眼科小超人老梁说,自己是公立医院的逃兵。因为见过血腥医闹事件后,患了PTSD,从此只在中高端私立诊所工作。

但,“师兄愿意留在公立医院,一上午看50个号,没时间喝水,做一整天手术,天黑才能下班。”  

不止如此,他是国内少数为艾滋病人群做眼科手术的医生。

是愿意帮病人省钱,为病人垫付手术费的医生。

直到那一刻,我才猛然发现,“医者仁心”这四个字的分量有多重。

可能牺牲高薪,牺牲休闲,牺牲健康乃至生命。

事实上,事发第二天,另一名被砍伤的医生已经开始出诊了。

而陶医生清醒之后,反倒安慰大家,如果以后做不成手术了,他可以去做科学研究。

他说即使以后不能再重返手术台了,也想组织一群盲童进行巡演,让他们赚钱养家。

他的梦想是“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个人的脸庞”。

这次疫情当前,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这样的医生。

他们有父母,伴侣和孩子,甚至许多医生和我们一样是90后。

他们自愿请命,在宣言上按下自己的指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

他们在防护服的背后,写上自己的名字,一起为武汉加油。

他们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这是我在微博上看到的一段对话:

驰援武汉的医生说,这一辈子总得做些什么。

还有一句评论,真是看一次哭一次:

我总是在想,其实这些医生也是肉体凡胎啊,和我们一样没有三头六臂。

能让他们站出来的理由,或许就是那个兼容爱和责任的理想。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心情挺复杂的。

我在想,我们到底应不应该鼓励一个人成为理想主义者?

毕竟虽然这个身份很英勇,但也很险要。哪怕是生猛如花总,也表露过:“把人生这场战打成现在的样子,也只好日常小心、不奢求善终。”

最后我想通了,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像凤凰卫视《冷暖人生》的主编季业说的那样——

“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洋洋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

如果可以的话,去帮助声援那些勇敢站出来的人,仅仅是发出声音就是一种力量。

那些“傻瓜”们可能做好了“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打算,而我们则应该坚持: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要知道,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为自己喜欢的世界投票。

#今日说说:你心中的理想主义者#

相关文章

  • “83岁收废品老人,为抗击肺炎捐了1万块”丨理想主义者们

    晚上好啊,想和你们分享一个我今天刷到的新闻—— 一个靠收废品为生的83岁老人,带着1万块钱到社区捐款,并且坚持不留...

  • 《离肺最近的,是心——为营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油》|王爱民(辽宁

    离肺最近的,是心 ——为营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油 文/王爱民 1 当我拿起笔 要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写诗 首先想到了...

  • 困居

    每天电视里看的是抗击疫情,手机里面百度也是“抗击肺炎”,微信群里发的信息,也多是各类肺炎信息。家人和朋友们们的聊天...

  • 微医保、平安e生保免费升级新冠肺炎保障,这些百万医疗值得买!

    抗击新冠肺炎,保险行业并没缺席,不少保险公司纷纷开展各项应对措施。 比如开通绿色理赔通道、提供紧急医疗垫付、捐款捐...

  • 抗击肺炎

    因这新型冠状病毒,我们村被封村,封村第一日,我便听歌着缓步走到我们村一组与一心村的交界处,有人把这段路拦了...

  • 抗击肺炎

    蒲西小学4.1班 成瑞清 期待的寒假终于到了,原本和小伙伴儿谈好的项目全泡汤了。这都是因为一...

  • 抗击肺炎

    【坐标河南】早上起床,就发现河南的疫情人数增加200+之多。地处中原,紧邻湖北,四通八达,所以这样的数据是意料之中...

  • 抗击肺炎

    不上班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 抗击肺炎

    今年的春节和去年的春节有点不一样,最亲近的朋友们都没有来我们家拜访。大街上显得死气沉沉,一个人影都没有。就...

  • 宁静致远:捡废品的老人

    捡废品的老人 宁静致远 村里有一位捡废品的老人,膝下无儿无女,和老母亲相依为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3岁收废品老人,为抗击肺炎捐了1万块”丨理想主义者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qg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