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觉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可以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字句摘抄出来。
原来我是用读书卡片的方式,大概写了一年,还是觉得用电子档比较方便。
不仅仅可以摘抄到一起,还可以作为每天的留言提纲使用,以后梳理总结的时候也更加方便。
这也是我在不断的思考留言之后,逐步摸索出来的一点点心得。
1、元认知能力: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因为父亲年纪大了,再加上最近天气很热,我不想让他太过劳累,就劝他不要养那么多羊,该处理的及早处理掉。
可是说了好几次,都没有什么效果,他总是舍不得,我就觉得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应该发挥作用了,我应该认真了解一下他的想法。
这样在对他劝说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能更有效果。
昨天下午,我跟他一起去地里放羊,顺便跟他聊天。
他说今年的雨水很好,树林里面的草很茂盛,有多少羊都不会发愁。
有了羊,就会产奶,他就能多收入一点,不用总是问我们要钱。
归根结底,老人还是觉得自己要有价值,不想伸手花我们子女的钱。
农村老人年纪大了没有收入,内心就是缺乏安全感的,如果我们做子女的不关注的多一点,很多病痛他们都是能忍就忍,能扛就扛,小病就拖成了大病。
最终还是钱的问题,让老人活的没有尊严,作为子女我们是应该好好反思。
2、元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一个人每个方面的强弱。一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最终也只与元认知能力有关——其他的都是附属因素。
思考过程和方式对于思考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前者的两个方面却又千差万别,所以想要得出正确的思考结果,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具备了较强的元认知能力,就可以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过程,得出正确的结果就相对容易了很多。
思考过程和方式是否正确的判断标准全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也在于自己日常不断的检视和调整,而这个过程就是元认知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过程。
可见,锻炼和提升元认知能力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一方面可以检视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特定能力。
在我用文字分析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何尝不是一个自我梳理检视的过程呢?
可见,写留言的时候就是思考的过程,也是锻炼自己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多写多受益,还有比这个更大的价值么?
3、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思考原理、思考方式;更是因为大多数人从未认真审视过自己的思考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当你试图用文字准确的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的时候,就是一个认真审视的过程。
这就是想是一个用大脑来控制大脑的过程,说起来有点难办,真的做起来,也不是不能做到。
4、元认知能力也必然会在刻意锻炼的过程中不断被加强。
5、你的财富创造能力取决于你能给别人创造多少真正的价值。你的创造,只有你自己觉得有价值的话,是几乎没有什么意义的,要有他人也认为有价值才可以,并且,“他人”的人数越多越好,“他人”人数越多,你的创造价值越高——不是吗?
6、我们知道我们想要改变的,能够改变的,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将来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