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父母千盼万盼得来的儿子,母亲第一胎生了个女儿,因为父亲想要生儿子,奶奶骂母亲生不出儿子,所以母亲咬紧牙关也要生儿子。中间引产了两胎都不是儿子,后面怀了一对双胞胎,不能再引产了,只能赌命生下来,结果生下来还真有一个是儿子,另一个是女儿,这下母亲扬眉吐气了,在奶奶面前能站直腰杆说话了,在父亲面前也能使唤人了。
因为他是母亲心心念念得来的儿子,父亲也喜欢儿子,所以他就在父母的宠爱中成长。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加上有三个孩子要养,过得更是捉襟见肘,父母拼命的干活,只为抚养他成人,即使在条件差的环境里,父母仍不忘把他们认为最好的给他。
生完双胞胎,母亲硬是在床上几个月没下地,吃的、喝的都是父亲送到床前,吃奶优先男人,等男人吃饱了才抱起他的双胞胎妹妹吃,妹妹因为吃不饱饿的哇哇哭,加上双胞胎体质本来就弱些,让妹妹直到现在身体都不好,很瘦很瘦。
左邻右舍看到了说母亲偏心,怎么只给男人吃饱奶,母亲总有一套说辞——男孩子吃量大一些,吃完了肯定妹妹就吃的少了。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买奶粉,父亲又不会做饭,母乳吃不饱也就没有其他的东西吃了。
母亲喜爱他儿子到骨子里,男人对母亲的依恋,母亲也不舍得断,上小学三年级了男人还在吃母亲的奶,一直跟着父母睡到上初中才单独自己睡觉,就这样母亲对儿子的爱是疼到肉里的。
父亲也是爱儿子不管其他,每天除了拼命干活就是望着儿子,看能不能帮儿子做点什么,那眼里的喜欢外人一眼就能看出。夏天,男人在河边钓鱼,父亲会给他送帽子,送饭。稍大一点,男人兄妹俩能骑自行车了,父母马上买了一辆好一点的自行车分给男人,把姐姐之前留下的破自行车分给妹妹,总之有好的东西都是先分给儿子。
后来家里活多,父母每天劳作,他们三个大一点后就开始帮父母承担家务,父母从不要男人做什么,因为是他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所以不要他帮助做饭,不要他帮助打扫,不要他帮助田里、地里的活,除非是男人想要去玩,不然父母从不舍得男人做什么,男人基本上在姐姐、妹妹的关照下,十指不沾阳春水,享受着父母、姐妹的照顾,也养成了他那种一心只读书,两耳不闻家务事的思维方式。
他的父母就这样宠着男人长大,男人也算听话,读书成绩不错,顺利考上了大学,只是父母对男人的爱还停留在照顾他、保护他的阶段,危险的事情不让男人碰,外面的世界不让男人去闯,只希望男人安全的呆在他们身边,父母、姐妹照顾他吃喝,所以男人从不会去提升自己的生活技能,他不会做饭,不会开车,连骑摩托车都很蹩脚,就这样在父母的溺爱下让他变成了一个从不关心生活品质的人。
随着男人的长大,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满足受控于父母。他有自己对亲戚朋友的看法和做法,而母亲是一个极具控制力的女人,什么都想抓在手里,更何况是她疼到肉里的儿子,自然是希望儿子的什么想法都按照她的来。
每当儿子跟她的看法、做法不一致时,她会试图说服儿子,开阔了视野的儿子自然无法认同她的思想和做法,每次都以母亲大吵大闹收尾,哭天叹地的说自己白养了儿子一场,最后只知道跟母亲唱反调,父亲看到母亲不顺心,也加入到母亲的战队,反对儿子的各种设想和要求,从不支持儿子的决定,总之意见总是不和。
母亲太强的控制欲,让男人一方面妈宝,一方面又在挣扎着想逃离父母的枷锁,却又在良心煎熬里逃脱不掉,只能一边压抑自己,一边挣扎着想按自己的意愿去安排生活。
父母的溺爱,虽然没有让男人养成不可一世,但也没有让男人有足够的担当,没有养成能独当一面、当家作主的气概,也就总感觉少了什么。在父母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即使和他们吵得天翻地覆,依旧是他们的儿子,依旧是他们严重优秀的儿子。
其实,在同等文化水平的人中,他们的儿子只能说没有走上歪路,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离优秀实在还有段距离。男人总是思考得太多行动得太少,对父母的抱怨也很多,怨父母不支持自己买房,怨父母不能帮自己,没有给自己一个好的前程,自己没有能力在城市安身立命就找父母的茬,每每说起这些,就会和父亲吵起来,痛恨自己的父亲不够聪明,觉得自己跟父母不一样。
说起来,父母养育了他二十多年,他的性格、习惯、种种行为已经在父母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向父母靠近了。跟父母一样的不敢拼,跟父亲样的不会说话和处事,跟母亲样的不动脑子去处理家庭关系,跟父母样的不舍得、不大气,总之男人想摆脱的父母,其实已经印在了男人的骨子里,想摆脱已经摆脱不掉了,只能在父母走过的婚姻、生活的路上复制前行,想过得跟父母不一样,却又不知不觉的走上了父母同样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