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翻开陈亮老师的《我即语文》,一开始,读到了大量理论性文字,对我而言有一种读不下去的感觉。但没有多久,书中的文字就深深吸引了我,钱理群老师对作者的介绍,对语文的介绍,越来越清晰具体,都是我能听明白的。
我即语文,读书写作于语文老师而言,既能抵御压力和诱惑,又能修身养性,是教学的本质需要。
何为语文?语文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课堂应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源泉,课堂上要有情感生活,心智生活。
阅读是有没有方法,写作有没有方法,回答是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孙绍振老师对陈亮也是赞赏有加的。他将作者与王栋生老师,王立根老师比较,突出陈日亮老师的文风朴素严谨,教学切实,把上课学生爱听放在第一位,他全部经验是培养兴趣,讲求规范,掌握方法,训练习惯。他这样阐释,课讲得有趣不会必然转化为学的有趣,能让学生自己享受到成功读写的喜悦,才是语文教师应努力追求的,要在各项语文训练中培养强化,才能变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孙老师最后谈到了教学改革的误区,以为解决了方法和观念问题,教师就有了水平。其实,方法和观念的改变,只是教学改革的启蒙教学,教师水准的提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提高教师文本分析能力,就不可能提高课堂质量,课堂上真有落差出现,才会产生教学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