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漫步在酒店的红海旁。太阳还刚起床不久,温柔地散佈在海上,起伏着潾潾波光。道旁的花儿十分鲜艳,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花儿们总是绽放出它们内心深处的斑斓。我的思绪,一会儿飘到南部的意大利,一会儿又飘到地中海的土耳其。甚至浮现出年青时读的《牛虻》和《红字》,想到书中主人翁们炽热的情感,他们都在其中燃烧烬尽。
埃及是金字塔、法老、木乃伊、神庙和墓穴的国度。中国已经十分古老,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而埃及,却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我常常感叹这么漫长的岁月是怎么过的。其间风云起伏,朝代更迭,天地变换,就像埃及无边无尽的沙漠,荒芜而飘渺,犹如梦幻。但那些实物,又无休无止地诉说着曾经浩繁的故事。
尼罗河让我感叹,她清澈见底,河面不见一丁点飘浮的树叶、藤蔓,更勿说垃圾了。不像我的城市重庆那两条著名的长江和嘉陵江,河面总是飘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由此可见,埃及人对他们的母亲河的确是敬畏的,这体现出了他们的神性。而我们,早已不知”敬畏”二字。两边河流的状况很好地反映出两边人们头脑的状况。
埃及的现代与落后反差也十分强烈:城市整齐宽阔的道路、漂亮的建筑物、道旁奇特的热带植物,漂亮的大巴和小车,豪华的酒店,蜂拥而至的西方游客……这一切都让我充满好奇。而埃及的贫穷与落后也让人瞩目惊心:黢黑、穿着肮脏的男人,黑袍罩身的女人,跑着跳着要钱的小孩,破烂的小街道,马车、骆驼、刺鼻的马糞驼便,飞舞的苍蝇……埃及人在现代与落后中挣扎。但我感觉,他们更多地是迷茫与安于现状。
我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走向导致她的现状与发展。为什么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和民族大多进入了现代化,科技发展超前。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民族仍牢牢地被他们的宗教所禁固?相对于具有同样古老文明的印度,我认为多神教的印度似乎更有精神上的活力和生机。而我们,似乎已经脱离了任何宗教的框架。我们本是佛教的国度,但是现在,有多少人还信这个呢?只有西藏和某些少数民族还䖍诚地尊崇着他们的信仰,我们对神的毫无敬畏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想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人类精神的最原始层面是一片相通的沃土。无论哪一种文化,哪一个国家与民族,他们最原本的需求和情感都是相同的,所以才有了“共建人类精神家园“这一十分贴切的努力方向。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愿景啊!
漫步在红海边,站在延伸进海中的长长的栈道上,海风把我的长裙掀起,帽子差点被吹走。五月的埃及既把我卷进漫漫的黄沙,又把我拥进奇异的花草树木之中。我欣慰我曾经走过一条奇奇怪怪的,漫长的道路:经历过,感受过,沉浮过,爱过,痛过……无数的河流从我的心上流过……感恩它们的沉淀,给我留下精神的沃土。
明琼菊子
2023.5.19 于埃及红海省Royal Hote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