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shèng)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这一章主要讲了“静、躁、重、轻”的对立统一。
【重为轻根】重是轻的根本。
“举重若轻”,其中轻就是相对重而言的,没有重,轻就没意义和价值。
“重”是一种分量、容量、和厚度。我们做人做事都要以“重”为主,注意积累和沉淀。“轻”则与“重”相对,是展示和表现。如果一个人稳重、老成、厚德,懂得积累,而且非常低调,他就有可能成大器。
【静为躁君】静是躁的主宰。对人类来说,心灵就是“君”,肉体就是“臣”,“臣”是用来辅佐君、承载君的意志、将君意转化为现实的。“静”和“躁”的关系也是这样,“静”可以主宰“躁”。
“静”是安详宁静,“躁”是浮躁、肤浅、喧哗、飘飘然、不可一世。它们是对立统一的。
我们夸一个人的时候,总会说他“每临大事有静气”,意思是每逢遇到大事,他都不会浮躁,格外镇定自若,身上有一种沉静清明的气息。为什么?因为他的人格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有了“重”作为基础,也有了“静”的功力,所以他在言行举止间就有了静气。“静气”也很重要,也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所必备的素质。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辎重”就是粮草,包括行为、精神、智慧等。君子不管到哪里去,都会带着他的粮草。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是在强调“辎重”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不离辎重”就是做好该做的准备,看任何事都要有备而来,不能毛毛躁躁,不能轻率妄为,一定要扎扎实实。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荣观”就是一种非常荣耀、光荣的气象。
“燕处”就是平常心,指的是淡然处之,安宁、清净,不以为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也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以平常心对待一切。
“超然”就是超越世俗的评价。
君子因为有了那么多的辎重,所以看起来非常庄严,所有人都尊重他,但他自己却泰然处之、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乘”代表古代战车。“万乘之主”的意思是大国的君主。
“轻天下”就是轻慢天下人、看不起天下人的意思。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如果一个君主因为自己的国家是大国,就轻慢地对待天下人,就说明他没有处理好静和躁、轻和重的关系,如果处理好的话,他就不会因为自己国家强盛而沾沾自喜。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是轻浮、不慎重、过于不在乎的意思。假如出现这种情况,就会损伤根本。所以,那些过于轻佻、什么都不在乎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
“躁则失君”,“躁”是浮躁、狂躁、不安,它们都会影响“君”。这里的“君”不是君主,而更多的是真心、灵魂的主宰。
当你过于浮躁的时候,就会失去人的主体性,心灵不能自主,那么你的真心就失去作用了。所以,不要浮躁,永远安定专注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小结】
稳重是轻率的根本,沉静是躁动的主宰。所以有道的人,每天行事都保持着踏实和慎重,就像军队行军离不开辎重一样。即使面对奢华的享受,至高的荣誉,他也漠然处之,以平常心对待,从不沉溺其中。有万乘之车的大国君主,怎么敢以轻率、躁动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丧失主宰。
【悟道心得】
重若是生命,轻则是名利。有了生命,才有博取名利的资本,但是,我们不能舍本逐末,为了一味地追逐名利和享乐,在不知不觉中过度损耗了生命。
人的生命中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沉淀积极、美好的东西,比如修养、知识、智慧、德行等。“厚德载物”,当人们具有了稳重、厚德、低调、博爱、感恩,才会有可能承载更多的权利和成就。
“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因为轻率、急躁往往会招来灾难,小心谨慎,常怀敬畏天地之心,稳中方能求胜。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厚重自持。
不要把沉重看作是负担,负重是一种能力,要爱惜自己的这种能力。必要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人生的路会更加精彩。
即使站在舞台的中央,拥有美丽的鲜花和雷鸣的掌声时,也能超然处之,内心永远保持着宁静祥和。
我们学习物理时,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律。感情、情绪和行为也符合此定律,当我们轻视他人时,必然招来别人的轻视,当我们讨厌他人时,必然招来别人的讨厌,当我们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们时,也会得到他人的关心。所以,要时时内观和觉察自己。凡事以身作则,自己纯朴才能使他人纯朴,自己清静才能使他人不躁动。
切记,愤怒的情绪会“炸掉”一切功业,生气是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要想平安健康,想约会控制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