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海文荟
《最后一次讲演》

《最后一次讲演》

作者: 燕勇来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18:13 被阅读39次

教学目标:

1.初识讲演的特点及作用。

2.体味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3.学习闻一多先生英雄气概及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味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学习闻一多先生英雄气概及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说过,“真的猛士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敢正视淋漓的鲜血。”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猛士,闻一多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闻一多先生,面对敌人的枪口即兴发表的《最后一次讲演》。(板书)

二、检查预习

你能读出这些字音吗?

卑劣(  )诬蔑(    )卑鄙(  )离间(    )

蛮横(    )赋予(  )

三、初识闻一多其人

1.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湖北省浠水县人。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知识链接:闻一多被暗杀的的前因后果。(两段视频,加上自己的介绍)

(凤凰视频,湖北卫视视频大揭秘,老师思路广阔)

过渡:这是一篇演讲稿,你了解演讲稿吗?(用感情去读全文,时间五分钟。)

四、感知闻一多演讲

朗读演讲稿,找一找,闻一多的演讲针对哪些人?对这些人有什么感情?

(过程性引导)

师提示:你从文中能找到哪些表示情感态度的词?

师:怎么暗杀的?偷偷摸摸的,就不是光明正大的。打、杀,带有情感色彩的。贬义词表达强烈的情感。这是演讲,不是骂大街。

明确:特务(反动派)——极端的痛恨、憎恶、失望 。

牺牲者(昆明学生、李公朴)——光荣

听众(青年学生、市民)——热切希望。

学习小结:本篇演讲词特色一:用大量表示感情色彩的词汇,感情强烈,爱憎分明。

五、赏析闻一多语言

试比较A、B两句的表达效果,哪一句强烈?

A他们这样疯狂的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

( 大量运用感叹句)

B他们这样制造恐怖,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

A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 适当运用反问句)

B特务们,你们没有几天了,你们快完了。

A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运用对比的手法)

B杀死李公朴达不到目的,你们会激起大家的反抗。

(过程性引导)

师:第一组反问、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语气及表达的效果一样吗?

师:第二组“一个”与“千百个”一样吗?对,是夸张。

师:第三组强烈的对比

学习小结:

作者借助如下语言技巧吸引听众,引发共鸣:

(1)口语化语体——通俗、明白、易懂,便于直接表达情感。比如作者在表达对李先生遭到毒害之后的愤怒之情时所说的语言:“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这样的口语化的短促感叹句式,能够让人真切的感受到闻一多先生此时的愤怒、痛恨、惋惜之情。读来无不令人为之震撼和动容。

(2)词语褒贬分明——正反对照,贬得痛快,褒得正确,长人民志气,灭敌人威风。对反动派,他称之为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对于李先生的牺牲,他义正言辞:“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对于革命必胜,他大声疾呼:“我们光明,恰是反动派的末日!”这种爱憎分明的感情,在“无耻”与“光荣”这一组褒贬分明的词语中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把李先生的视死如归和反动派的卑鄙无耻进行强烈的对比,情感表现的就更加真诚强烈,读来催人泪下又义愤填膺。

(3)改换人称——对敌人用“你”、“你们”显示出演讲者的毫不畏惧,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愤怒的感情和轻蔑之情;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是用“我们”,表现出演讲者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感情。特别是“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更表达出讲演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

(4)多种句式——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多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的爱憎之情,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这篇饱含深情的演讲词用了40多个感叹句。

(5)多种修辞——设问: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共鸣;反问:揭露敌人的卑劣无耻,语势凌厉,如匕首直刺敌人心脏。时而责问,时而反诘,形成了一泻千里的气势,极其畅达地表达了极其愤慨的感情,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加强了表达的气势,使演讲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无耻啊!无耻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反问的语气、反复的强调、排比的句式,无不显示了闻一多先生对反动派的强烈憎恨和批判,而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了信心和激情。)

文章还巧妙的运用比喻来形容反动势力就如黎明前的黑暗,而人民的正义就是黎明后的光明,光明终究会战胜黑暗,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和向往。

师:现在你就是闻一多,站在你面前的就是国民党特务。你如何当面棒喝?你来试着读一读。(带动作范读:“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们看李先生是怎么演讲的。播放闻演讲视频。

六、传承闻一多精神

知识链接1: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

知识链接2: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到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结束:这篇讲演词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先生虽已不在,但他的精神却鼓舞着中国的一代又一代。

闻一多先生 :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照明了黑暗;引领着国人,危难里挺直胸膛。

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七、作业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零零后青年一代的使命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请以“珍惜”或“奋斗的青春最幸福”为题写一篇小演讲稿。

板书设计

            赞扬烈士——死的光荣

闻一多    痛斥敌人——卑劣无耻

                                  爱憎分明

                                  视死如归

            对待听众——热切希望

《最后一次讲演》

相关文章

  • 【教学反思】依照文体,探究演讲

    ——《最后一次讲演》教后记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

  • 《最后一次讲演》

    教学目标: 1.初识讲演的特点及作用。 2.体味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3.学习闻一多先生英雄气概及献身精神。 ...

  • 最后一次讲演

    演讲型教学 一,闻一多,李公仆简介。 二,背景介绍。 三,看演讲视频片段,感受演讲的要素。 四,观看全文演讲视频。...

  • 最后一次讲演

    1透过一篇演讲,了解演讲稿的特征。 ①初读,圈划。划出表明观点的语句。明确(反动派是无耻的,李先生是光荣的,正义杀...

  •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教学目标: 1、听读、朗读课文,注意讲演者的语气语调, 感受演讲者爱憎分明的情感。 2、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

  • 今年的最后一场讲演20211229

    随着今年的最后一次讲演,我发现不知不觉我对于上台讲演已经没有那么畏惧,在完成这次讲演后,感觉像是做完了一件平常的事...

  •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梳理

    第四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

  • 《最后一次讲演》课后反思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经典篇目,十几年前的教材中曾经有这一课,现在又编入了部编2018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听读、朗读课文,注意讲演者的语气语调, 感受演讲者爱憎分明的情感。 2、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的...

  •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

    一、背景导入 1946年7月11日,伟大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7月15日,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后一次讲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fw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