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博尔《贪婪的大脑》第四章“关注模式:意识的内容”时,突然想到对五行比八卦更流行的一个心理学解释。我觉得这个解释更有说服力,比一般的解释更好。
人的意识,通俗解释就如同一个“聚光灯”,每次只能照很少的一块地方。根据研究,人的意识每次只能完全处理4个组块的内容,超过这个内容,大脑就会自动忽略或遗忘。
当然,我们会反驳说“不会啊!我一次能记很多件事情啊,不止四个。甚至我在路上一下能注意到几百人都没问题。怎么能说我一次只能意识到4个项目这么少?”
虽然你能看到很多东西,但是不表示你真的意识到了,更不表示你会记得住。这很好理解,比如你去看书,你快速翻一页,里面的字你都看到了,但是你却无法知道里面说什么,因为你根本无法完全意识这么多的字,除非一个字一个字的看。
当事物太多时,我们一般会把自己关心的几个重点凸显出来,其他都当做一个整体,即背景来处理,这样减轻意识负担。比如,你出席酒席,你和几个朋友聊天,旁边震天的声音和对话,你根本听不到,因为你把它们当做一个噪音整体给处理了。
但又怎么解释我一下能记住13位的电话号码呢?这可超过了4个数字了。实际上,给你一秒钟,你根本不可能记住这么多数字,你一般都是读几遍,甚至把号码组块分三个部分来记:177,5563,4689。注意你这时其实只是处理了3个含有四个数字的组块。当然,你不会这样分类:17755,634689。因为里面还是有太多数字了。
那人的意识只能记住这么少,我们不是没办法处理复杂的事情咯?
奇妙的是,对大脑来说,一个数字是一个意识单元,一个人也是意识单元,一个理论也是一个意识单元。大脑能根据经验和目标,对对象进行分类和归总,使意识的内容保持在4个单元内。
那么,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五行和八卦呢?为什么五行更加流行和强势呢?
五行就是所谓木火土金水,八卦就是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一开始五行就是具体的事物,后面就抽象化,成了万事万物的归纳标签。八卦就是占卜的象,后面也抽象成可以指代一切的符号了。从符号上,他们功能一样。
自古以来,大家搞不清,为什么人们更喜欢用五行来解释事情,而不怎么喜欢用八卦,在中医、风水、命理、天文、政治等中都能见到五行的身影,而八卦则鲜见。就算在道教修炼中出现少许八卦,也只是喜欢用代表“水”“火”的坎离卦而已。
有一种气候学的解释:认为五行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等变化相应,人们对此更觉亲切。而八卦所代表的不如此简明。
但是,我觉得这种解释太牵强,因为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雨水火山泽,难道很不够亲切吗?更何况,八卦还代指父母和子女,这难道还不亲切吗?
又一种生命观解释说:五行更加动态,而八卦过于静止,而且五行有生克,既能促进又能制衡,更加符合生命的真相。而八卦则没有这个功能。
我同样认为这样的解释太想当然了。先天八卦图,明显的有左升右降的动态变化,乾坤坎离等的成双对应也是明显的制衡,后天八卦的则更精微的提现生命的真相。
又一种社会学解释:五行更五常五德更好对应,而八卦则不好对应,更重要的是五是奇数和生数,这些数有更吉祥的力量,而八是偶数则相对差些。
我认为这是倒因为果。是因为五行流行了,所以仁义礼智信五常才配上五行。关键在偶数和奇数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觉得五这个奇数比八偶数要吉祥,要好呢?何不弄个三行、七行、九行呢?
我的心理学解释是:人的意识极限是固定的,一般只是四个单元,五行比较符合人的意识结构限制,而八卦则超出了,这样人们就难以快速反应,关键是用起来觉得不顺畅。
而且五行,在后面改造成土樞四象,土不主位,乃至虛位,这就是成四行了,这就更符合人的心理结构了,这样大家就更好理解和运用了。
五行本质是一套解释模式,记忆窍门,和行动指南。
具体就不展开了,从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