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游戏、仪式、本质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不得不承认,我之前把游戏想的太简单了……
经济学家往往会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社会经济环境无论多险恶,他们都能找到一个简单的出口;心理学家则相反,他们的能力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滴水那样的小事,经过层层的深度解析最后都能变成一片汪洋。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当然其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此刻,当我合上《游戏与理智》内心的情绪异常复杂。作为一个几十年如一日,不怎么爱玩游戏的人;作为一个所有电子设备里,一个游戏都没装的人。似乎对与游戏有关的话题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由游戏引申出的其他内容,我倒是可以说上一说。
仪式化的力量
拿下了天下的刘邦很快就抑郁了,看着在自己皇宫里喝的酩酊大醉的各位开过功勋,他也一头雾水不知道咋整。但治国就要有个治国的样子啊,抑郁的刘邦在各种想辙之后,启用了一个人——叔孙通。
这哥们带着几十个儒生,把儒家的宫廷之礼全都用在了汉家王朝。结果立竿见影,刘邦在礼仪的规范下终于找到了帝王的尊严。随后,叔孙通一干人等也都加官进爵,不会打仗一样建功立业。
要说这宫廷礼仪不就是个仪式吗?繁琐麻烦,低效讨厌,但没有这个东西还真就是国将不国。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延续几千年(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暂不探讨),靠的就是这种仪式化。形成反差的就是虽然战力强大却始终无法形成集权政治的游牧民族,差的除了生活和生产资料的获取方式,另外一层就是这个仪式化。
游戏的本质
游戏分很多种,层级也很多。从初生儿的简单反应到国家与国家的政治博弈,理论上都可以用游戏来定义。因为他们都是一个观察、试探、行动、接受反馈、回应、做出反馈……然后循环的一个过程。
可以说游戏是一种基础的现实与虚拟的链接,而真实世界的各种矛盾是现实化的游戏(虚拟)。这里面的核心要素是人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无数的虚拟条件,所谓的精神世界、自由主义、金钱货币都是一种虚无的精神现实化、仪式化以后的表现。
游戏的本质就是在游戏过程中,帮助人类逐渐认识和接纳已形成的虚拟认知,并在接纳的过程中经过反馈形成新的升级,然后,人类的文明开始滚滚向前。
就像我们的爱国主义,这就是一个不断反馈的结果,就和游戏中的打怪升级一样。它的发展路径是这样的:国家赋予意义给个体=》个体承载意义并付出=》付出越多越认同=》个体反馈出强烈的爱国主义……例如在战争中有四个儿子为国捐躯,那这位母亲对国家不会有怨恨,只会狂热依恋,因为如果她不热爱国家,儿子们的牺牲就无法产生意义。
游戏中的不断反馈和奖励,就是这个运作机制,在升级的一瞬间,让人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仪式化始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最终让人产生各种意义非凡的收获。无论是游戏,还是生活;也无论个体,还是国家。
愿景的召唤
其实《游戏与理智》的前半部分关于游戏与仪式化的探讨是埃里克森埋的一个伏笔,他真正想表达的是愿景的意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分析和理解,不代表作者本人的意见。
埃里克森用了那多的笔墨,在讲述一个看似很简单的事实,核心目的就是要在阐明游戏和仪式化的意义后,突出愿景的价值。因为游戏也好、仪式化也好,最后都会让人在漫无目的生存中找到美好的意义和归宿,也就是能被愿景召唤。
愿景最后会成为很多事情的意义所在,例如所谓的公司。公司是一个社会组织,链接了很多人和资源,公司的运营可以看做是游戏过程,公司的管理可以看成是仪式化的过程,而最终让管理和运营良性有机协作的却是,看起来没什么价值的愿景。
因为愿景的感召力会让仪式化的管理得到执行,会让与个人没什么联系的运营目标,以一种游戏的反馈机制成为个人的目标(KPI)。这就是愿景的召唤,这个召唤同样可以用在国家、家族、家庭以及个体身上。
我艰难的用自己的话反馈了书中的内容,这也是一种游戏,如果这是一个迷宫,我觉得勉强算是走出来了。至于一直没有提及的理智,我觉得对游戏、仪式化和愿景的客观研究就是一个理智的反馈过程,似乎没有必要刻意进行阐述。
如果我们的人生是一场游戏,那它的不现实如梦境一样;
如果这场游戏就是我们的人生,梦醒十分,但愿我们都能理智的找到其中的真谛。
——END——
我是削寒,非典型80后。现在只做两件事儿: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