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电影、历史人物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永远的教父昨天写黄埔军校的时候写错了建校时间误将1924年写成1942年,特此感谢简友@镜湖居士的及时提醒。这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和1924年有关的人物,在世界电影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马龙·白兰度。
没有哪个演员像马龙·白兰度一样被人奉若影坛神灵,却又不屑于表演。他被尊为好莱坞的“教父”,可是却痛恨好莱坞。他的一生写满了狂放不羁,可离去时却以最安静方式消逝。但是无论狂放还是安静,马龙都显得孤独而神秘。难怪他的自传电影导演Behi说:“我想取得白兰度的友谊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甚至有评价说:“他是天才的演员,但做人却是失败者。”
你可以模仿马龙,可以像他一样穿着牛仔、T恤,怒发冲冠,用鼻音说话,可是他传神的演技却没人可以超越。从 “教父”这一形象诞生开始,他便无人能及的排在了最佳电影形象的第一位,而且经久不衰。马龙·白兰度是伟大的演员,同时他也是个真实的人。“我从来都不喜欢当一个电影明星,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人们总是把我神化了。”虽然电影造就了他辉煌的一生,可是直到最后他仍然坚持:“电影对我来说不过是工作而已。”
也许他更愿意做一个平凡的人,所以他可以向拜金的好莱坞宣战,可以从来不背台词,可以为了爱情放弃电影生涯。可惜的是马龙的生活又少有平静,他狂放的性格和超强的魅力使他饱受感情的纠葛,甚至有6个女人因他而自杀。
这就是马龙·白兰度,一个30岁之前就四次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标杆,一个跨越18年两度获得影帝桂冠的长青树,一个孤僻不羁的性感男人,一个在矛盾中挣扎的狂放“教父”。
永远第一的“教父”
马龙·白兰度1924年4月3日出生于美国纳布拉斯加州欧马哈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自小性格倔强,不服管教,从不好好学习。多次被学校开除,其中包括一所军校。后来他到纽约,进了一家戏剧学校攻读表演艺术。他的老师看出白兰度的天赋,并预言他不出几年定会成为美国最优秀的演员。这个预言真的应验了。
在他的演员生涯中,七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并两次称帝。马龙·白兰度的才华无可争议的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闪烁。
完爆各种小鲜肉1972年马龙在福特·克波拉的电影《教父》中扮演“教父”维多·科莱昂,从而奠定了他不容质疑的影坛“教父”的地位。而电影中的“教父”形象也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形象,并且在最近的评选中“教父”仍然是排名第一。从这个形象的经久不衰便可看出马龙·白兰度的功力,作为方法派的代表,马龙的演技象征了一个时代。
《纽约时报》称其为“电影界的异教徒,这位极具叛逆色彩的巨星用他的演艺才华照亮了整整一个时代,甚至永远地改变了电影表演艺术的风格。”是的,马龙是叛逆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教父”的地位。
马龙生前的好友,詹姆斯·凯恩(与马龙·白兰度在《教父》中合作过)说:“他对我这一代年轻演员的影响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一点。”包括后来的“二代教父”阿尔·帕西诺、“黑帮传人”罗伯特·德尼罗等著名演员都是受马龙的影响极大,一直延续着马龙的风格。
其实“教父”对于马龙来说有着双重含义,一是电影中永恒的“教父”形象,二便是他如“教父”般的颠峰演技对后来者的影响。他虽然也遭到像卓别林这样著名的导演的非议,但是他仍然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拥有伟大演员的时代。罗伯特·杜瓦尔的话也许最能代表马龙的另一面:“他就像是全世界年轻演员的‘教父’,在美国尤其如此。”
导演眼中的“问题演员”
马龙·白兰度是天才,可是每个被他“伺候”的导演,实际上都是在伺候他。“我痛恨背诵台词,很多都是现场发挥,或者依赖提词板。”这个提词板就成了导演的“功课”。如果不是拥有卓绝演技,恐怕他早就被踢出好莱坞了。
1954年的《码头风云》使他获得奥斯卡影帝,得意的他又接拍了《埃及事件》,拍摄中途他因为和女演员发生冲突而退出拍摄,并被迫与福克斯公司对簿公堂。经过这场官司之后的马龙变得怪僻孤独,开始不给人打电话,不与人交往,几乎与世隔绝。后来,又自组公司,但不久便解体了。于是他更加放荡不羁,傲慢无礼,成了真正的“浪子”演员。
对他又爱有恨的著名导演福特·克波拉,算是比较了解马龙的,得知他辞世的消息,克波拉说:“以我对马龙的了解,他是不想看到人们纷纷对他的逝世发表评论,所以我能说的只有:对于他的离去,我感到万分的惋惜和悲伤。”虽然《教父》给克波拉带来了辉煌,可是他精心的巨做《现代启示录》却饱经风霜。马龙在后者里出场不多,而切表现的很不合作,要求先拍完他所有的戏。搞的焦头烂额的克波拉更加焦虑,而且最终在票房上惨败。可是就算这样马龙在该片中的表演同样得到了好评。
可以说他是“问题演员”,可是如此的马龙·白兰度,才是真正的他,并非说狂放不羁就是优点,但马龙如果失去了狂放的性格,也就不再是“教父”了。好在他狂放一生,所以始终魅力四射。
永远桀骜不驯狂放不羁,口无遮拦
马龙·白兰度第二次问鼎奥斯卡影帝的时候,没有去领奖,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位印地安女孩打扮的代表,宣布了他的一项声明:因为美国印第安人在电影和电视中受到歧视以及最近发生的迫害印地安人事件,他拒绝接受这份荣誉。虽然这件事情最后以他的一份“懊悔”声明告终,可是他的斗争性还是明显暴露。
1948年的马龙·白兰度曾经如是评价好莱坞:“他们就没拍出什么好片,以后也拍不出什么好片。”但此后他的声名还是成就于电影,他是好莱坞星光大道上闪烁的金星,但却一直拒绝融入其中。他曾公开说过:“拜金的好莱坞充满恐惧,但我不怕好莱坞,因为我不爱钱。”他可以向任何事物宣战,包括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可是马龙在让无数人对他怀恨在心的同时,又不得不向他顶礼膜拜。
“我就是我,如果需要以头撞墙保持我的真实,我会这么干的。”充满斗争性的同时,马龙更多的率真的、矛盾的,对于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他从来就有着很深的无奈:“我本可能是另外一个人,只要不是现在的我。”在外界眼中狂放不羁的“教父”,内心的落寞却难有人理解,除了他身边的人。在他们眼中,马龙是个“常常一个人静静地思考问题,印象有些忧郁但人格高尚的人。”这和人们印象中口无遮拦的马龙截然不同。
渴望独处,却纷扰百出
1962年拍摄《叛舰喋血记》的时候马龙的不为人了解的性情表现的由为强烈一点。他因为这部电影迷恋上了大海,而且毫不犹豫的买下一座叫塔希提的小岛;并且狂热的爱上了一位19岁的夏威夷少女泰丽塔,他认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归宿,曾一度息影,从好莱坞消失了。可以看出他憨直的性情,和追求安静平和的心愿。
可是人事八九都难以遂愿,前半生的狂放“教父”,注定了后半生也难以静养天年。和几任妻子的各种纠纷,不断暴光的情人和子女,让他官司不断,甚至债台高筑。尤其是为了大儿子克里斯汀开枪射杀其妹妹男友的官司,马龙不惜变卖家产,甚至贷款。可克里斯汀还是被判刑入狱。
这一系列的事件给马龙·白兰度的晚年造成很大的影响,他的邻居,好朋友杰克·尼克尔森是他遗嘱中指定的葬礼主持,尼克尔森眼中的马龙:“他喜欢独处,不太喜欢别人的打扰。我在自家的院子里经常听到他在家里放古典音乐,他很喜欢将音乐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是个充满了歌剧气质的人。”这样的马龙·白兰度可能才是真实的。
马龙的另一个邻居曾经促成了马龙与中国电影人难得的一次接触,中国的电影人就是中国的影帝——葛优。回顾当时的情形葛优印象最深刻的是马龙对他的建议:“应该要个孩子。”可见狂放的马龙·白兰度对生活朴实真诚的希望。而葛优与这个“大腕”的“约会”也最终因为马龙的身体状况而化为泡影。
安静的离去,永恒的怀念
美国西部时间2004年7月1日18点,璀璨的巨星陨落。80岁的马龙·白兰度,安静的离去;狂放的“教父”,没有引起波澜。他的密友杰·坎特回忆说:“他去世的时候,显得非常的安详。在他最后的时刻,周围仅有一些家庭成员。一贯低调的他不喜欢太张扬,根据他的嘱咐,他的葬礼将会秘密进行。”人们除了知道他离去了,别的一无所知,正如坎特眼中的他,最后的时刻他不再狂放是狂放的“教父”,而是真正的马龙·白兰度。
坎特说:“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我依然能够被他的幽默和乐观所感染。我们曾经在一起回忆他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马龙·白兰度希望自己的葬礼低调举行。另外,他还透露了自己长眠最理想的地点,那就是把骨灰撒在大溪地群岛风景优美的塔希提小岛。他不想像其他好莱坞明星一样,把墓园变成观光景点”。
临行的马龙·白兰度不是怀念辉煌的“教父”,而是向往他那安静的小岛。无论他在意于否,他永远是世人眼中狂放的“教父”;也无论世人如何评价他的一生,最终他都选择了安静的离去。他收敛了俯瞰的姿态,留下的是人们对他永恒的怀念。
马龙·白兰度经典回顾:
1951年《欲望号街车》:与费雯丽合作,首获奥斯卡(24届)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2年《萨巴达万岁》:奥斯卡(25届)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3年《朱里斯·恺撒》:奥斯卡(26届)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4年《码头风云》:首获奥斯卡(27届)影帝;
1958年《幼狮》:奥斯卡(31届)最佳男主角提名;
1962年《叛舰喋血记》:马龙最有热情的电影,爱人,爱大海;
1972年《教父》:第二次奥斯卡(45届)封帝;
1972年《巴黎最后的探戈》:最能反映他前半生荒淫生活的影片;
1979年《现代启示录》:塑造经典的上校形象;
1989年《干燥的白色季节》:奥斯卡(62届)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5年《唐璜》:晚年力作。
——END——
我是削寒,非典型80后。现在只做两件事儿: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如果这个分享对你有用,可以关注并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