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问你两条长度不同的线段,哪条线段上的点多?你会怎样回答?
你可能觉得肯定是哪条线段长,哪天线段上的点就多,这不是很明显的吗?2米长的线段比1米长的线段长,那2米长的线段上的点肯定比1米长的线段上的点多一倍。
而实际上,它们拥有的点一样多,所有线段上的点都一样多。
你看,不管两条线段差多少,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使之总能在另一条线段上找到唯一对应的点。
这是数学上关于无穷大的比较的问题。当然,如果你没有探究过也没有学习过相关问题,很有可能就被自己的生活经验误导了。
2.
一对老夫妻,儿子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收入还算可以。儿子孝顺,把老两口接到大城市,住在租来的小区里不算很大的房子里,当然了比起那个乡下的房子住起来还是很舒服的。至少水随时有,再也不用担心村里停水了,大冬天的还要去井里挑水。
老两口很开心,终于享了儿子的服了。在他们眼里,他们的儿子就是世界上最厉害、最有出息的人了。
大部分父母都是这样认为的。无可厚非。
可没几天老两口就不高兴了。发现自己的儿子好几次都和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一起上班。而且还是女孩子开的车。
他们揣测着,那个女的一定是靠男人的,不然一个女孩子哪能自己买的起车呢!听说大城市里好多女孩子都找有钱的男的就是为了钱。说不定那辆车就是儿子的。可是他们还没坐过呢,儿子接他们还是打的出租车。
老两口几次旁敲侧击的想跟儿子说。可还没来得及说,儿子倒跟他们说了个天大的好事。周末要带女朋友来家里吃饭。
这可把老两口高兴坏了。做好准备,就等周末。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周末。门一开,老两口满脸的笑容竟然颤动了一下。儿子的女朋友就是那个女孩子,果然,车是儿子的。
好好的一顿饭,老两口吃的不是滋味,还不能说,毕竟得给儿子长脸不是。
吃了饭儿子就和女朋友一起走了,说是还要一起参加一个什么活动。反正老两口也不懂,这时候他们就等着晚上儿子早点回来,好问个清楚。
一个下午,老两口都在比划着晚上怎样问儿子。到了晚上,一问,才知道,车还真是人家女孩子的。老两口不信。
气的儿子跟他们讲,不仅车是人家的,就连住的房子都是人家的。说是租的就是怕他们多想。他现在工作的地方老板就是女孩子的爸爸。
3.
一件事情如果在自己认知范围之外,就无法正确的判断。以至于总认为自己的标准就是对的。
在一次外出学习时,有个老师讲,知道的越多的人越觉得自己懂得的很少,反而是无知的人却觉得自己懂得很多。
有个北大的教授,学术很高,经常会被其他院校邀请做客座教授。
在北大,所有他的学生都很倾慕他的学识,即使他上课有时候吐字还不清楚,更别说讲课技巧,但没有一个人不喜欢他的课堂。在他没有技巧的授课中,藏着的是学术的精华。
然而,在一次校外客座讲课时却被学生投诉了。说,这什么北大的教授,上课太没激情,听不懂,没重点。
不是没重点,是不会听。在他们的认知里,好的老师讲课应该是抑扬顿挫并且要把重点划出来告诉他们的。
可是这老教授哪有时间研究授课技巧呢,他的时间都用在了学术上,他不过是把他知道的传授给更年轻的一代人。
4.
曾经年少轻狂的青蛙何尝不也是这样,总以为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是全部,自己的认知就是最对的。
随着自己跳的越高,看的越远,才会有,世界原来是这样的感叹!
突破自己的认知,扩大自己的眼界,你才知道,你以为的不一定是对的。
也许这就是学习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