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领导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影响着自我与他人。学校生活反映的是学生的生活状态,学校生活的多样性、深刻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W镇中心学校某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校生活中凸显出的问题为出发点,较为深入地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理论,探讨通过影响学校生活而培养乡村学生领导力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乡村教育;学校生活;学生领导力
研究近十年的国家政策走向,乡村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推出了乡村教育发展的系列性政策,促进乡村教育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受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理论的影响,陶行知结合自身的长期实践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强调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乡村学校生活与乡村教育不可分割,相互影响。学生存在于学校生活这一场域之中,学校生活的变革不仅决定着乡村教育的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新时代下,学生领导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作为乡村教育工作者,如何通过影响学校生活而培养学生领导力?
一、探源:一则微信引发对乡村学生领导力的思考
教育无所谓始,无所谓终,教育的过程是没有间歇可言的[1]。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充满了不能当机决断的不确定事件,但是如何将不确定的事件化为育人资源?促进“事”与“人”的生长。
2017年9月4日,有家长在班级微信群中发出这样一则信息:“昨天下午,我去了一趟学校,正好赶上了学生们的晚饭时间。或许是因为他们都很饥饿,打米饭时出现了疯抢混乱的场面,让当时在场的家长们都非常震撼!食堂工作人员把装有米饭的四个保温桶,放在楼梯处。孩子们一拥而上,没有一个人排队,米饭撒得满地都是。此外,我又去了一趟女生宿舍楼,几乎所有的房间都存在乱丢垃圾的现象,每层楼梯口也没有垃圾桶,估计男生宿舍卫生也是如此。我总结一下学校一行的感受:脏、乱、差。为了给学生提供安全、有序、文明的就餐环境以及干净、卫生的宿舍环境,我希望老师能向校领导反应,并能做出有效改善。比如,老师能够监管学生有序就餐;学生能够自己打扫、管理好宿舍卫生;学校能够配备清扫工具等。为了孩子文明、健康的成长,愿我们携手并进!刘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拜托了!”看到这样一则信息,笔者感到很诧异,因为我们班就餐时是排队的,不了解其他班级的真实情况。沉思片刻,我尊重并肯定了他的建议。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因为在任何反省活动中,我们都有需要把整个情境中起初表现为感情性的因素加以理智化[2]。笔者决定通过微信的方式向相关人士请教。
李家成教授作出回复:第一,我很感慨于您有一份对家长的理解和尊重,这是家校合作的前提。第二,从个体行为看,您作为独立的主体,有自己的判断、思想,有自己的教育行为,这显然是对自己的负责。第三,从学校角度看,问题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可以用联系的眼光来看待。第四,从问题解决的角度看,你是否可以在肯定家长建议的基础上,继续和领导沟通、反映,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例如,建议由学生干部组织排队,建立良好的卫生寝室评选制度,鼓励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领导力。在李教授的启发下,大家群策群力。笔者在试图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的过程中,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语从记忆库中“蹦”了出来——乡村学生领导力。
二、明晰:在乡村学校生活中学生领导力的萌生
我们在探讨培养学生领导力之前,需要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是乡村学生领导力?其中,“乡村”二字无疑是对场域的圈定。也许有人会在潜意识里以为领导力就是“官本位”、权力与权威。但有学者认为,对中小学生而言,领导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影响他人和领导自己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动学习、创新性思维、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还包括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李家成教授对“学生领导力”概念的定位是:首先,学生领导力是学生的领导力,而非成人的领导力。其次,学生领导力不是“学生执行力”。再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背景下,学生领导力是诸多素养高度综合的集合体。[4]综上可知,“学生领导力”概念界定的前提是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在乡村中学,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孩子又多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培养学生领导力会成为可能吗?实践证明,这不仅可能,而且乡村的孩子更需要培养其领导力。他们才能够与城市的孩子拥有同等的机会,应对走向社会的竞争。作为老师,我们要敢于放手,智于放手,充分相信学生,适时引导和培养其领导力,而不仅仅是执行力或配合力。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可以扎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教师的职责,是点化与促进,是在与学生的合作中,为学生发展创生更多元的领导力发展生境。[5]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可以从学校生活中创生。
在就餐排队的问题上,笔者向全班孩子转述了李教授鼓励性的话语,并把要不要继续排队的问题丟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选择了“继续排队”。笔者又追问:“如果其他班级都不排队,我们班还能坚持下去吗?会不会受影响,放弃坚持排队的想法呢?如果老师不再监督,你们能坚持一直排队吗?”
针对笔者的提问,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展开讨论。有的说当然要坚持,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有的说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有的说一定要坚持,李教授在远方看着我们呢,不能让爱我们的李教授失望啊!有的说如果我们一直坚持排队,说不定其他班级会以我们为榜样,也排队呢,一个影响两个,两个再影响三个……说不定以后大家都排队就餐了。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管别人怎样,我们要先做好自己。排队就餐,坚持从我们做起,通过榜样示范带动其他班级。在我们的影响下,有班级开始排队,校领导也积极倡导。但是我们发现还是会出现不排队的现象。
班会课上,笔者再次抛出问题: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找出大家不愿排队的原因,然后再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事情并非孤立的发生,我们需要作出判断,它同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它排除含糊不清和困惑的问题[6]。在作出判断之前,孩子们经过实际参与、观察,发现食堂工人摆放餐具与饭桶的位置不合理,所以导致混乱。为解决根源性问题,我们展开积极讨论,找出应对策略。于是,周末班级的作业中有一项便是“我为食堂来设计”,要求大家利用现有条件,各自设计出自己认为合理的食堂布局。经汇总,班集体推出一套可行的方案给食堂负责人。
就就餐排队而言,从班主任要求排队到学生积极排队;从学生发现问题再到讨论并拿出方案,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并不是说实践等同于教育,真正的教育需要从实践中获得,学生在解决就餐排队问题之后,也将实践转化为深刻的理解或者说转化为学习[7]。学生领导力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培养。但是,要知道学生领导力是一种善于运用团队力量完成学习与工作任务的合作型领导力,协调沟通也是青少年学生领导力的重要特征之一[8]。但此次活动中,学生们并没有与食堂负责人直接沟通自身想法。
三、内化:学校生活与学生领导力的共生共长
领导力的提升源于真实的实践,也只有参与了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5]学生的领导力正是在这种实践、关系和自觉中,化为具体的素质,并形成反馈的力量,生成新的实践、关系和自觉[9]。经过前期“排队就餐”问题的解决,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他们发现:早、晚餐期间,班级无人,但灯依然亮着,造成了资源浪费。班长反映了大家的“新发现”。笔者立即召开了“节约用电”的主题班会,请同学们支招。班会上,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让学校安装一个总开关,统一控制;有的说晚饭后学生进班时间不一致,应该每个班级自己管理,做到专人负责,随手关灯;有的说先从我们班做起,给其他班级做出示范;有的说可以跟相关领导人反映,让其下发随手关灯的通知等等。经过讨论,孩子们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决定从两方面来解决此事。
1.向各班发出“节约用电”的倡议
因为有了前面“我给食堂来设计”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已经反映到孩子自身的变化之中,所以他们这次活动的自信心明显增强,不但积极的出谋划策,而且还主动积极地承担外交工作。
在我们拟定并发出“节约用电”的倡议后,同学们觉得写畅议书的效果不如面谈。经讨论,孩子们决定不惊动各班班主任,先和各班班长沟通,让班长发挥其在班级的积极作用。但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让其他班的班长听取我们的建议呢?孩子们想到了打感情牌。Z同学说九(5)班的班长是她亲戚,她可以去沟通;C同学说她姐姐在九(4)班,她可以出面通过姐姐来认识该班的班长……这样一说,大家都在记忆里搜寻外班的亲戚、朋友和熟识的人,几乎各班都找到了可以沟通的人,除了八(3)班。这个难题最终交给了经验丰富的W同学。从问题的产生到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条件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自主实践中,学生能够认识到“我”与“世界”的关系,形成复杂的思维方式。至此,“节约用电”口头倡议悄悄开始。
2.向校长提出学校管理中的疏漏及解决办法
学生领导、实践并非直接去“指挥”与“指派”他人,而是源自对自己生活世界的敏感与自觉,是寻找改进与发展的方向[10]。在“节约用电”的倡议中,有同学提出担心: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有的班级可能不够重视。要是能够借助校长的力量,效果可能更好。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能够不断反思,当反思过程中遇到不确定的事情时,他们能够重新审视并补充事实。问题又产生了,谁去和校长说这事呢?大家又陷入了沉默。
“我们一起来说怎么样?”笔者打破了寂静,“我们集体写篇文章,题目就叫《致校长的一封信》,把我们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相关建议写下来,每人写一篇,然后再评选出最佳的一篇,送到校长办公室,大家觉得怎么样?”对于笔者的建议,同学纷纷表示赞同,立即拿出纸笔,开始书写。写完之后,我让同学们彼此交换阅读书信的内容,大家又有了新发现:有的同学信的开头写的好;有的叙述得条理清晰;有的书信结尾段写得好。每个人各有特点,但又好像都不完整,怎么办?话题一抛出,有同学立刻作出回应:综合大家的优点,再写一篇。笔者在一旁不失时机地引导:我们写信给校长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表达,校长才能愉快地接受并支持我们的建议?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不作为,而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教师更多扮演的是启发者与合作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经过商讨,最终由X和W两位同学负责整理书信并与校长沟通,两位同学愉快地接受了任务。经过修改后的书信是这样的:
致校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校长:
您好!在您与所有老师的不断努力下,我校的校风校貌逐渐变好。在这里,七(1)班全体同学向您和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谢意!同时也想就我校的用电问题向您提出我们的建议。
通过近期的观察,我们发现早晚就餐时,教室里空无一人,电灯却还在亮着,因此,造成了资源浪费。
为此,我们班召开了“节约用电”的主题班会。我们讨论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一是我们班自动请缨十几位的“外交大使”主动去和各班班长沟通,请他们接纳并践行我们“节约用电”的倡议;二是给您写一封信,请您在教师会上向老师们转达我们的倡议。其实,随手关手,看似小事,却常常被我们忽略。如果大家都行动起来,从小的方面说,可以为学校节约电费;从大的方面说,可以为国家或世界省下一点资源。您说,是吗?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此致
敬礼!
七(1)班班委会
2017年12月5日
虽然只是简短的一封信,负责整理的两个同学修改了四遍,她们说这是代表班级在写信。根据信的内容,我们已经感受的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记得第一次在班级寻找“外交大使”与食堂负责人沟通时,大家都不敢接下任务,三个月过去了,此次的外交任务却成了大家都乐意去干的事情。
在周一学校例会上,Z校长向老师们转达了学生的建议。我把建议被采纳的消息传达给孩子们,他们可开心了!笔者便鼓励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是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的小主人,我们要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学着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让我们生活的大家庭更温暖、更温馨。”
“学生领导力”是当前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也是教育变革的新途径,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表达[11]。学生领导力关注的是影响力,为实现个体与群体目标而影响他人的能力。相对于城镇学生,乡村学生因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以及学校条件的局限,其综合能力发展的途径有限。学校生活的重建,让我们认识到了它与学生领导力培养之间的相关性,探寻出了一条培养乡村学生领导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苏]山.A.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孩子们,你们好[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 87.
[2][6][美]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95,103.
[3]翁文艳,李家成.美国中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13(10).
[4][5]李家成.培养具有领导力的人——“新基础教育”对于“学生领导力”的理解与实践[J].现代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17(10).
[7][美]库米维斯等著;张智强等译.学生领导力发展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109.
[8]翁文艳.学生领导力[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7:154.
[9]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62.
[10][11]林小燕,何维泉.在领导实践中培养学生领导力——以2017年深圳市光明小学爱心义卖活动为例[J].现代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17(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