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59324/04f64e237bac383f.jpg)
我们从记事以来,一直在学习。学习知识,学习为人处世,学习生活。
一直以来听到老师教学时说的最多的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同学们不要眼高手低。这里所说的眼高手低也是让我们会,而不只是学。学和会其实只差一个悟的过程。一个班级都在听老师讲解难题,都能听明白。可真正会运用却是两个阶段。就像折纸鹤,看着别人折,以为自己也会,其实不然。真正动手才发现,我们折不出来。我们动手能力没有达到我们脑海里想要的那种程度。因此就要我们去动手,加入自己的思考。慢慢会运用技巧,慢慢学会知识。
不管我们讨厌与否,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会渐渐学所谓的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是书里没有却又很现实的东西。我们看到别人在人群中谈笑风生,看到一个组织一个团队里的组织者讲的东西头头是道。我们羡慕嫉妒,甚至会恨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其实我们最初的选择就决定了我们在人情世故的边缘。我们也在慢慢长大,慢慢地看着别人怎么去交流。我们看到了别人说的老生常谈的东西觉得是废话,我们不屑。渐渐地我们会发现,我们会在别人心中变得安静或者沉默寡言。当让我们必须在一个班级,团队或组织中发表个人看法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就连最简单的语言也会说的语无伦次。这就是我们在人情世故中,会学却不会用的后果。人都是有思想的,我们在这些人情世故里,会学但不悟的话,真的不会用。
想到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庄稼活不用学”。这是我们真的进入社会就必然懂的道理。作为独立的人,我们都必不可少的学会自己一个人生活。也许开始有家人支撑,可最后还是自己要学要会生活的。衣食住行,我们都能得到,可基本的生活,我们还是要自己去做的。我们看到一个菜谱,知道了怎么做,我们就得自己动手去做。去悟每个过程中油盐酱醋的量去熟能生巧。只有这样才能养活自己。
老师一直对我们抱有期望,也一直相信我们能适应社会。曾经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她带过的一个男同学,上学期间玩世不恭,不爱学习,也不太交流。可进入社会后仿佛一夜间长大了,再面对老师能侃侃而谈。这也算是经历过后真正去感悟的结果吧。但真的希望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自己去悟去思考。我们的人生谁也没有资格定义我们要去怎么活,自己去悟学会生活,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