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29
清早起床,趁头脑清醒,捡起之前中断的《我们如何思维》,继续啃读。
要学习如何思维着我们的思维,着实不易。
这一章中提到了反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心理过程和逻辑形式。
在本书最开始,杜威就提出了反省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这一概念,即一种他认为思维的较好方式,“这种思维用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反省思维不仅对教师思维有益,也应当成为我们培养学生思维能够一个终极指向。
今天阅读的部分,探讨的是教育与形式的关系。
1、学习就是学会思维
这个观点并不新奇,但杜威更加确切地指出,“教育在理智方面的任务是形成清醒的、细心的、透彻的思维习惯”。杜威认为,理智的学习的确包括积累知识和记忆知识。但是,前提是有效地理解,否则“知识将成为一堆未经消化的负担”,而只有理解的才能算是知识。杜威更进一步指出,理解依靠的是梳理知识,并达到运用到新情境中。
这在教育学中,也有相近的表述,如皮亚杰的著名认知理论:同化、顺应与平衡。从我们今天提出的核心素养等教育改革观点来看,也与杜威的观点不谋而合。
然而理论,是否果真照进现实?教师所指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是否真的指向思维的培养?
2.思维培养的反面——呆板训练
为了明晰他的观点,杜威对两种对立的教育派别的观点进行剖析。其中一派认为,“人的思维本来就是不合逻辑的过程,而逻辑的形式是从外面强加给思维的。它们认定,只有把知识组织起来,才具有逻辑性,只有吸收合乎逻辑的、现成的教材,才能使思维的作用具有逻辑性。”
也就是说,基于人的思维本无逻辑的认识,教育者需要精心组织教材形式,并通过教授知识,才能培养逻辑。这种观点很难辩驳,因为我们的教材体系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而为何杜威反驳这个立场呢?实际上,他反对的是,依据这种观点,学习必须要学习特定的机械的公式,尤其盛行于文法数学中。“以简化理智训练为借口,作纲要,搞图解,以及进行其他的划分、再划分的种种计划。儿童记忆这种人为的、呆板乏味的成人的模式,使儿童自己的生动的逻辑思维活动逐渐陷入愚笨、矛盾和没有成效的状态。教育学之所以名气扫地,多半是由于教师们采用了这种被误解的逻辑方法”。
以成人的纲要、计划、机械的有意的手段,去框限学生个体的气质、特征、喜恶和心理活动是这种教育最大的失误。因为思维的培养,决不是“把材料加以精心的复制,把它们的相似的性质输入到学生的头脑里边。”
这不也和怀特海所说的“呆滞思想”相类吗?学生也许因此占有了大量的知识碎片和“成果”,但却唯独没有灵活的、反省的思维能力,因为这样的知识是以堵塞为渠道,而并非与学生产生对话和联接而被纳入的。
这是对当下盛行的“chalk and talk”填鸭式教学最本质的揭露。
3.怎样的智力教育是理智的教育?
杜威高度重视儿童在思维活动中自发表现出的理智特性。他认为,“智力教育的真正问题在于把自然能力转变为熟练的检验的能力;把或多或少的偶然的好奇心和分散的一时性的暗示转变成灵敏的、谨慎的和彻底的探究。“也就是说,智力教育,在于把儿童的自然禀赋转变为刻意的针对训练,从零散的好奇思考转为谨慎的探索。
儿童的自然禀赋各不相同,自然无法统一浇铸,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就是一个典型的尊重儿童禀赋的科学揭示。而智力教育的意义,正是在于去发现儿童的不同天赋和特性,然而通过知识组织的形式,将各种不同禀赋的个体转向对知识王国的进发。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共同追寻知识这一伟大魅力的事物。
而教师之职,恰恰在于挖掘知识的魅力,并在儿童面前机智、智慧的展现出来。
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如何贯彻理智教育?最终取决于我的反省思维能力,以及如何挖掘知识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