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相较于大师林庚先生的文化随笔《说“木叶”》,更精彩的是先生本人,

相较于大师林庚先生的文化随笔《说“木叶”》,更精彩的是先生本人,

作者: 语过添晴sunny323 | 来源:发表于2022-08-10 10:31 被阅读0次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国的高潮即是唐诗。深入浅出而富于生气的唐诗,给后人无尽的新鲜启示,并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艺术借鉴。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回顾课本中的这篇与唐诗有关的文化随笔《说“木叶”》,寻找写作素材。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 诗歌理论家、文学史家林庚先生,先生在文学、哲学、佛学、诗文、书法诸方面都极具造诣。20世纪30年代,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号称清华园“四剑客”;晚年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先生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 楚辞、文学史等方面 ,并且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在唐诗研究方面,他就提出了著名论点:“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

《说“木叶”》这篇文章是通过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词,这个形象,说明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先生巧妙引入话题,层层推进,由对现象的分析引申到对理论的探讨,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着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言近而旨远。

关于课文本身,那些美妙诗句,以及先生的为文之法都可为我们所用。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林庚先生本人吧!

“山中有高人,世上无人知”。说的应就是林庚先生!年深月久,因先生彻底低调,外界似乎将先生淡忘了。而先生是一个矢志追求唯美的诗人,他以“远离功利,抗拒诱惑”自守。有人就曾这样评价先生“先生从不涉足权力名利,这不是自命清高,不是不屑于谈名逐利,他是压根儿就没有这些概念。诗歌和学术,才是他一生的修行。”

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决意退出讲坛,他为学生上的最后一课是《什么是诗》。据说先生开讲的那一天,燕园名流如云,场面极一时之盛。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但他讲得激情飞扬,贯通古今,纵横捭阖,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奇迹般地得以复活,带着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精魂,洞穿时空,直击今人的心灵世界。一堂课下来,大家竞都蒙了: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种境界!如此这才是大家风范吧!

所以这个内容就可用在:“治学的姿态”“宁静致远”“面对诱惑”“修身与治学”“传统文化与心灵”“名与实”“诗意栖居”“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等话题之上。

好啦,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探究下一课钱钟书先生的文化随笔《谈中国诗》!最后,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弹幕中交流想法。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较于大师林庚先生的文化随笔《说“木叶”》,更精彩的是先生本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go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