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呢,应该是八岁离家到武汉姑姑家念书三年之后吧。因为姥姥和妈妈都说,我小时候也是牙尖嘴利的小人精呢,乖巧讨大人们欢心,所以才会一个巴掌爬上了小舅的脸庞。这些,我是全无记忆的。
对于武汉的记忆,有第一次从大伯家去驻马店哭了一路的眼泪的涩咸,有火车上鹌鹑蛋的香和橘子罐头的甜。有第一次扎头花的臭美,第一次逛公园的开心,第一次看电影的兴奋,第一次去游乐园玩水上项目的紧张和期待……虽然有这么多的第一次,却还是因为听到《我想要有个家》而偷偷流泪,因为暑假来看我的妈妈要回家想要歇斯底里的大哭,却因为妈妈说的要懂事而默默抽泣……

回家后先是在城里叔叔家,然后去姨妈家,然后是姐姐家借宿,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三,最后是高中住校。我们那一辈的父母,土里刨食,没有时间去学习该怎样陪伴孩子成长,只是想着让孩子出去,以后不要像他们一样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所以,在贫穷,自卑,孤独中我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所以,我不太会表达自己,不爱热闹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融入,敏感而小心翼翼,内心激情澎湃而表面波澜不惊,善于掩饰自己。于是,高中,在重点中学的学习重压下,亲戚眼中一直懂事不让人操心的好学生,一头扎进了课外书的漩涡而不可自拔。同样不可自拔的是听歌,写作。也许,那不能称之为写作,只是书桌上铺着的一张张大白纸,我一点一点地用或稚嫩或癫狂的文字把它铺满。我想,那时的我是贫瘠而又富饶的,是孤独而又狂欢的,是幸福归根结底又是痛苦的。

代价是辜负了父母亲人,我上了一所不入流的大专,跟我心目中满满文艺性质的中文系专业、骑着自行车去上课的大学校园实在是相差甚远。于是,懊悔,伤心,彷徨无措,深深地孤独,就是我的大一新生活。后来,有了我现在的老公,比从前是少了些多愁善感,可是依然内心的一个角落无法被填满。

总是觉得有两个我,一个现实中被生活推着艰难前行,一个偶尔跑到精神世界自由,开心,富足。那些时光是什么时候呢?当我一个人踏上离开的汽车火车飞机,所有的,工作家庭孩子生活都被我远远的抛在身后。当我一个人走在陌生城市的陌生街道看着陌生的路人,那一刻感觉真好。又或者,当我透过车窗看一晃而过的枯树枝头的鸟窝,静静的湖或者河。又或者,当我晨跑停下脚步去拍一片落叶一枝花一条毛毛虫,脚下有些潮湿长着绿色苔藓的小路。又或者,当我骑车途中停下看圆圆的即将喷薄而出的红日,柔软的坚硬的云朵或云层,浓重的湿湿的白色的雾气,淋漓的嘀嗒的瓢泼的雨,绚烂的易变的转瞬消逝的晚霞。又或者,路边的野草野花,寒风中摇曳的红色枯叶的芦苇,银杏黄叶铺满的小树林,一只傻傻地流浪狗。又或者,喧闹霓虹闪烁的KTV ,微醺的我投入地唱着《寂寞寂寞就好》,“死不了就还好”……

元旦,一个人加班,效率极高,虽然换来的是颈椎的疼痛。不用敷衍,不用盲从,不用附和,不开心可以不说话,可以大哭,可以醉酒,可以静静地坐一下午。可以旅行,可以徒步,可以流浪,可以在大山中醒来,可以赤足在湖边草地上乱舞。那么,我就不再孤独。

以上,一个中年女人的自述,清醒而又糊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