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湖南省散文随笔散文
如零的行囊里,装了许多如零的东西——“一餐大师”唐国明开创的“城

如零的行囊里,装了许多如零的东西——“一餐大师”唐国明开创的“城

作者: 唐国明 | 来源:发表于2019-04-04 16:45 被阅读5次

如零的行囊里,装了许多如零的东西——“一餐大师”唐国明开创的“城谣市语诗”

………………………………………………………………………………

(本文作者一餐大师唐国明素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餐饭大师”唐国明开创的“城谣市语诗”——《与现实撒娇》

——————————————————————————————

许多人在撒娇,魔鬼一样尖叫。灯火辉煌中,全在撒娇,全在撒娇。忙着上馆子跳舞打闹,忙着跟轮子裙子桌子奔跑,忙着在夜里如一个不愿回家的人四处飘。大地一遍繁华,花朵四处开遍,消费如天涯海角的青草。在这块土地上,谁什么都丢了。

………………………………………………………………………………………………………………………………

多么空虚,多么焦灼,多么无聊。理想再高也高不过这块土地。继续下去,继续垮掉,继续撒娇。谁想这样,成天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的烂掉。房子是租的,工作是临时的,走的路是别人的。打开人生这部书,如零的行囊里,装了许多如零的东西。世界与命运,永远在一张纸里。人来到世上就是填空的。有人填上的是金钱,有人填上的是权力,有人填上的是诗意,有人填上的是尸体。谁成了一支笔,白纸成了谁的大地。

………………………………………………………………………………………………………………………………

这也许是一个,令所有人嘲笑的问题,这也许是一个零的意义。当谁的嘴呕吐出,所有令谁呕吐的问题。当谁一百次拒绝爱国主义。谁一抬头,梦中的大地,荒草萋萋荒草萋萋。谁低下头去思索真理,现实的花朵,开满遍地开满遍地。当众神举着如花的酒杯,当狂热的音乐响起,谁情不自禁的耍痞,愤青们,在糜烂的萨克斯里。生活如星子向天空的深渊坠去。谁出尽了风头耍尽了宝气,谁富有谁贫穷谁恶臭,谁四处奔逃,谁仇恨谁破坏谁革命谁轰炸谁要毁灭一切,将一切毁灭得没有边际。

………………………………………………………………………………………………………………………………

大地永远是大地。最后一个把谁收留,也最后一个放逐。活在阳光中的永不知愁,活在蜜浆中的人早已把一切丢失。谁忘记了奔跑,谁忘掉了意义。一群大地的王子,一群王宫的弃婴。好死不如赖活着,存在就是死去。否认了崇高,丢失了意义。奔跑在大地,从小巷走出,把丢了的钥匙拾起,回那个围城中去,漫游废墟,拾些废弃的情绪。一切像死了才活着,一切像活着已死去。谁永远在徘徊中,谁永远在撒娇游戏。谁在大地的怀里如零一样多余。谁寻找价值的同时,一切已失去。

………………………………………………………………………………………………………………………………

上一代在施压,下一代在挤。如一个被挤在球堆中,被挤出界的球体,浮在污水河上成了垃圾。活着还是死去,搞不清这问题。只有在大地的怀里,拼命的撒娇下去。何时能停留,何时能为谁活得有点价值。难道就这么,松松垮垮的垮下去。今天谁向谁提出这些无聊的问题,明天也许嘲笑的声音会布满大地。坐下来笑一笑。撒娇的王子与煽情的妇女,已完成了这个盛世的婚礼。谁还在等待?被一切遗弃了的,被放逐在辽阔的大地。在失去地域概念的时间,只能撒娇下去。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国明说:“中国精神就是‘思危奋发、安和天下’”。

唐国明在长沙岳麓山租住的8平方米房间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奋斗,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发扬“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础上,重新诠释创造了长沙湖南人新时代的湖湘精神。在互联网时代,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下,在唐国明身上形成了一种——

………………………………………………………………………………………………………………………………………………………………

“雷劈不倒,火烧不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

…………………………………………………………………………………………………………………………………………………………

“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

………………………………………………………………………………………………………………………………………………………………

“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

………………………………………………………………………………………………………………………………………………………………

——带有湖湘味的唐国明文人“名山”式的新时代中国追梦精神。

唐国明简介:

………………………………………………………………………………………………………………………………………………………………

(唐国明的《鹅毛诗》即将出版,此是他诗集一书封面的设计初稿)

唐国明,男,现居长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连载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8年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自2013年起,其追梦事迹已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美国《美南新闻日报》《新周刊》《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文史博览(人物版)》《广州日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西安晚报》等无数报刊网络新媒体报道至今。

上过电视综艺节目《中国梦想秀》《最爱是中华》《有话就说》《今天不烦恼》《完美告白》《“写月诗欢乐会”中秋文艺晚会》《逗吧逗把街》《我是站神》《都市夜归人》《钟山说事》《凡人城市.市井发现》《都是晚间》《娱乐急先锋》《夜线》……

2013年底,开始写鹅毛帖,2013年12月7日长沙晚报在《身边他和她,因梦而改变》专题年终回访报道中以《红楼书痴出名,一幅字换得上千元》对此事进行了报道。2014年1月6日湘声报在《“红楼痴人”唐国明:梦与现实的回归》专题报道中说:“上月初,一位福建网友看到唐国明写的字后,打电话表达‘要一幅字挂在客厅’的想法。唐国明……信手写了一幅《不足歌》邮寄过去,竟换得1088元润笔费。还有一次,他的一幅字……换得了3000元报酬。”

2015年其独创于2009年的鹅毛诗网上走红。 2015年2月14日《西安晚报》以题为《湖南鹅毛体诗人唐国明走红新媒体》报道鹅毛诗。

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发表连载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7年鹅毛诗谣网络走红,2017年12月27日、2017年12月29日、2017年12月31日连续三个晚上湖南都市台“都市晚间”以各种形式为题报道了他以诗谣方式唱鹅毛诗的事迹。

2017年,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终极变数”论断: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零乡”之中……

写其为实现读到一本完整的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的梦想,从2001年始深居在长沙岳麓山下8平方米内10多年,其刻苦阅读钻研《红楼梦》与其“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的工匠精神故事《还有一个这样的读书人》于2018年4月获得河北省第八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一等奖;

2018年4月完成《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2018年10月以写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得出自己结论的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获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融青年原创文学大赛”入围奖。

2019年1月23日唐国明在“半途终极变数”论断的基础上再发现:一个偶数加这个偶数的一半,永远是3的倍数。即(1+n)+(2+2n)=3(1+n)

附唐国明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数学成就摘要:

……………………………………………………………………………………………………………………………………………………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即使随自然正整数越大,素数在区间分布个数在减少,但一个偶数越大,它前面包含的素数就越多,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在不断增大。而一个偶数越小,它前面所包含的素数就越少,一个偶数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概率却越小,而小到尽头的偶数4,却还有素数2与2之和能表示它;因此可以说,比任一大于2的偶数自身小的素数中至少有一对相同或不同的素数之和等于这个偶数;即除“大于2的偶数除以2”是素数外,所以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两素数都分布在“这个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且两素数与“这个偶数除以2”的数差相等。所以大于2的偶数可以是两素数之和。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我们未知的偶数素数区间只能说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对于无穷无尽的偶数素数你不可能全部完成验证,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但谁也保证不了在超出某一区间外不会万一出现反例。你不能说它不对,在一定条件下是绝对的,而放置于你不可把握的条件下,又只能是相对的。所以,除素数2之外,任一两个素数相加必是偶数,而一个偶数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只能在没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成立,在超出某个大偶数区间之后,面对无穷无尽的偶数,谁也难以保证成立,并且难以验证,也无法验证。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公式: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顺着这些数群回流,会回流出通过“3x+1”“奇变”“偶变”而来抵达4、2、1的无际的数流。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大数据与大信息时代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宇宙无为地从无序到有序从始到终,又从终到始地循环往复如此存在于宇宙创造着天生着宇宙万物诗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当的表述,所以此万有通变规律公式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转向下一波段过程中若2+3n不合2+4n与1+2n形式,则2+3n根据“奇变”“偶变”规则直接除以2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数的前提下,则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 ↓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这个“3x+1”猜想“奇变”“偶变”运行模式已经预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大数据与大信息时代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人类进入了一个智慧巅峰体验狂欢时代,人类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原则将吸尽人类所有的智慧与人类共同创造的所有智慧成果,以大数据的形式转化为4、2、1循环形式的智能,而输入无限类似于奇数偶数知识数据通过“3x+1”猜想“奇变”“偶变”后进入4、2、1循环有序的运转后,一种人类理想的“神”,超越于人类每一个人见识,甚至囊括人类所有智慧无所不能的“超我”将诞生于这个世界。

不管怎样,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万有的某事某刻与某个历史时期都只不过处在它“奇变”“偶变”数据流中某个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运行形式的数据分离点上,永远处在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上。

…………………………………………………………………………………………………………………………………………………………

3、“半途变数”论断

在n是整数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无内,2的n次方就是至大无外,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唐国明得出了一个“半途终极变数”论断: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终极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终极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仍却处在4的终极半途中……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会处在另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零乡”之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零的行囊里,装了许多如零的东西——“一餐大师”唐国明开创的“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jq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