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午吃罢家里自助的烧烤,躺在沙发上眯了一会儿,开始起床读书。先读尚阳老师的《别和叛逆期的孩子较劲》,然后进行了有声朗读打卡,接着拿起吴松超老师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这本书。先通读了41——44小节。进行了简单圈画。现把我认为的重点内容梳理如下:
41.读书的“严肃”姿态
“严肃”意味着要随着阅读进入思考状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自己的经历感悟对所读的信息进行筛选、对接与重组。要让读书“严肃”起来,还真的需要固定的一些姿态的保障:关闭手机、电脑、正襟危坐,“笔墨伺候”。
感悟:我想吴老师这里说的“严肃”姿态,应该是专业书籍,或者是一些深奥的,需要获取知识的书,对于那些消遣的书,大可不必。记得樊登老师也曾说过,读书的时候,最好把手机关机,或者把手机放距离自己远一点,但我却很难做到。今后这个毛病应该改一改。对于读书笔记怎么做?吴老师也提了他的建议:只是在书上勾勾画画,做些批注,严格讲,不算数,有专门的笔记本分门别类,有固定的格式,做清晰准确的记录才算数。
读书笔记分的两类:第一类是做摘录笔记。读一本书,读到写的很精彩的句子段落,打动自己的观点论述时,就摘录下来,要做到连标点都准确无误,原文后面注明出处,包括书名、作者、出版信息、页码、摘录日期等。自己读到这些字段时有所感悟、启发,或者产生疑问、质疑,可以在摘录的原文后面记录下来。另一类是提要与辛格记,读完一本书之后,感到自己确有收获,就可以做些梳理,把自己的思考所得记录下来,围绕书的重要观点及自己的理解感悟,拓展思考等写出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章,文章的后面,也要把书的详细信息,自己读书的时间等记录下来,做成索引,方便查找。
感悟:真是惭愧,吴老师提到的这两种记录读书笔记的方法,我都没有完全做到。摘录笔记,记录不够详细,提要笔记缺少记录详细信息。
以《教学勇气》为例,谈读不懂怎么办?读不懂放下就行了,没有什么书是所有人都必读书,阐发同一真理的书有很多,也有很多其他形式,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领域,抵达一种认识,不一定非要通过某一本书,此书读不懂换一本就行。另一种建议:坚持读,尽管很慢,很难,慢慢读,懂一点是一点,直到读完。这是大家普遍的观点。吴老师说:“这两种意见我都赞成,但从读书的效率与培养读书兴趣的角度,我倾向于前一种意见,一本书与自己当时的问题、心绪、需要、理解力很契合,读起来一定会非常快,也最易于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由易如深,同样是读书应遵循的常识。如果把读书当成一种炫耀,选择‘流行的’‘高大上’的书,而无视自己的阅读起点,罔顾自己现实的求知需求,就容易成为赶时髦。”
感悟:我也赞成吴老师的意见,有一些书是实在难读,与其看是眼盯着书,其实脑子里一片空白,还不如放弃不读,这样也节省时间,隔一段时间再去读,也许真的就读通了呢。
42.写“明明白白”的读后记
“明明白白”加了引号,说明我们在写读后记时,有时候是糊里糊涂的。读了吴老师的这一条建议,我才明白,原来我是没把写读后记的目的分清楚。那就先来分清楚写读后记的目的是什么吧!
1.一本书自己读的酣畅,收获不小,认为书值得一读,要为大家做推荐。
2.收获的新知不少,梳理出来,方便记忆和掌握,也便于做分享。
3.读书时有很多共鸣(包括质疑)之处,想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4.读书获得了方法、技巧,运用这些方法、技巧,自己解决了现实问题(包括自己思考的问题)要与大家分享这个问题解决过程(包括对所关注问题的思考结果或者进展)。
5.读完一本书要对书的价值意义等做评论。
感悟:在我看来,吴老师提的第一点是推荐书。第二、三、四项则是分享读书心得。最后一项是写书评。吴老师这样分类的目的在于:一是希望教师尝试对不同目的读后记的写作特点或方法作息分析;二是倡导教师写“目的单一(鲜明)”的读后记,至少是在还写不好读后记的情形下,先从单一目的的文章写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