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父亲的生日,抽空给他打了个电话。他在电话中哽咽着说,没想到你还记得我的生日。我一时竟羞愧难当,无言以对。
都说儿子与父亲天生是对头。在我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从记事起,一是怕父亲,他笃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才",自小没少吃皮肉之苦。二是恨父亲,主要觉得他年轻时太专横,不近情理,特别是母亲的过早离世,让父子矛盾一度不可调和。
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一年也难得回老家一次,有时几个月才打个电话。虽然没了以前的剑拔弩张,但也交流不多。他总在电话里说,家里攒下了一些土鸡蛋,或是鸡啊鱼啊我小时候爱吃的东西,拿回去给孙女吃。上周,他连打两个电话,说家里的年猪杀了,让我回去拿些腊肉。一方面太忙,另一方面觉得城里都有,也未当回事。没想到,一等再等的父亲,竟然把年货送来了。
经历众多世事,突然发现,我们互换了角色,他不再主观武断,我也不再刻意顶撞。我的每一点进步,他都会放大,生怕外人不知晓;我的每一点回报,他都赚太多,甚至惴惴不安。
时光是最好的稀释剂,但也稀释不了骨肉亲情。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女的成长,意味着父辈的老去。留一点温情和陪伴给他们,对自己是一个交待,对儿女则是一种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