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想什么?在用心听林俊杰的新专辑《伟大的渺小》,快要下班了……其实这些常常被忽略的碎碎语,才是最内心的想法。
23岁以前,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很受欢迎的女孩,异性缘很好,同性缘也不差,总之身边都是各种热闹嘈杂的声音,热闹到自以为是地常嘲笑:孤独是什么?
阳光大气,脾气好到没底线,身边永远不缺朋友,看似很幸福很享受这样的评价,享受自己备受瞩目,总是能那么装,装到自己都不曾怀疑假象的自己。
被别人羡慕的对象,是朋友口中会过生活那种女孩,有追求,会享受,看似家境也不错,被保护好的与成年人世界的世故无关。的确,现在看来,那该死的伪装和虚荣心,在那样的一些时刻真真切切地得到了满足。
傻傻地,别人这样评价我的时候,是满足的;所谓会过生活、会享受,会追求,代价是透支着信用卡,提前享受一切,好奇心虚荣心作祟,找不到平衡点。
第一次出国旅游,玩卡丁车,爬山,有意在朋友圈记录着去过的地方……但也就仅仅代表去过;买奢饰品,从第一支阿玛尼口红到护肤系列,这样便觉得就是有钱人。
满足别人傻傻地评价,因为赋予傻才会有朋友,才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的确,单纯时,会收获更多开心瞬间、友谊。
道不清,为什么自己常在夜里想大哭一场,记得有一次,喝多了酒,整整嚎哭了三个小时,显示释放了内心深处的苦,第二天便是晴天。不是很快乐?不是很享受?不是都得到别人的羡慕了吗?
一切的不解,源于自己浮躁无知。直到这么一天,意识指导着行动强逼着自己培养阅读习惯,慢慢地在书中找到了自己。
生活中的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阴有晴,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没人指导的青春,即使走错了也无妨,重来一次,还年轻。只是,要学会去接受面对事实,自己走过的代价,而不是一味地选择逃避。
从那天起,再也没有出现间隔段哭泣的情绪。认真面对着巨额债务,确认具体数据,再没诉说,告诉自己:事实(债务)—解释(年轻的虚荣心,好奇心造作)—行动(开源节流)。理清了财务管理,心情自然明朗。原来最悲哀的是我不能面对自己。
以为的热闹,别人在认真过着自己的生活,独有自己在过着别人口中的生活。
从以前的蹦跶到一个人宅在家里;从经营朋友圈到屏蔽朋友圈;从需要有人陪伴逛街到一个人逛街、看电影、逛书店;从熬夜到十点准时睡觉六点起床;从玩游戏到坚持锻炼Keep;从旅游到旅行;从依赖姐姐到独立生活;从浮躁到冥想;从委屈自己到主动说“不”;从哭泣到自然的微笑……说不上脱胎换骨,可是我却变得更加自信、更美、更协调、更真实甚至更加独立。
一个人待在屋子里,熄灯,闭上眼睛,接收脑子杂七杂八的意识。问自己:要能从来,还会虚荣?还会伪装自己?还喜欢“热闹”?还享受傻傻分不清楚?答案:是的。依旧虚伪、伪装、单纯不懂世故和“热闹”,因为太渴望有品质生活,太渴望做别人口中的有钱人,太渴望被爱,太渴望开拓眼界,太渴望得到羡慕,太渴望追求………年轻时的好奇、渴望,挡也挡不住,那就去追!
这样说,并不是支持大家都按照这样的逻辑,只是针对于自己内心,更明白且有勇气去面对现在的自己,愿意承担这样的代价。当然,我想告诉那些还在透支信用卡的年轻女孩,真的要好好规划自己财务,多阅读提升自己的内在,应由内向外地去感受人生的美好。
写着写着,以为自己讨厌那个时候的自己,现在却这般坦然面对自己。换个方向思考,如果没有那个傲娇虚伪的自己,又怎么会有现在的安心;如果没有去享受太渴望的东西,又何尝知道自己这般渺小,好风景和才华横溢的人那么多。扬扬得意过后,更应该结合知识辩证的认识我们的世界。
需要读的书还很多,需要认识的人不少,需要学习的东西更是甚多。培养几个兴趣,收拾干净的屋子,健康饮食作息,护肤、化精致干净的妆容,用心感受着林俊杰的每一首歌曲。这就是目前的状态,当然,不忘还债(微笑脸)。
还写不出优美的句子,凭感觉而写,写真实。不断探索自己的人生,才会遇到最好的风景,最好的人。
这一生,都在追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人生伴侣。
想送给青春一段话,来自胡适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作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我学会了,正确看待自己“虚伪”的青春那点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