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尧的宝
她完全明白了。 他是不能够到她这里来的。永远有一堵墙隔开他们两个人。他是属于另一个环境的。他有他的前途,他有他的事业。 她不能够拉住他,她不能够妨碍他,她不能够把他永远拉在她的身边。 她应该放弃他。 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让他牺牲他的一切来救她。她应该去了,在他的生活里她应该永久地去了。她这样想着,就定下了最后的决心。 最后她懒洋洋地站起来,用极其温柔而凄楚的声音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
这是鸣凤死前,最后的心理活动。一出少爷与丫鬟的爱情戏就此以悲剧落幕。
虽然有不舍,有挣扎,也有绝望,但在现实面前,比起去做冯老爷的小妾,这是作为丫鬟的鸣凤,最好的归宿。
其实,他们的爱情悲剧,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的。原因有三点:
1、门不当,户不对
觉慧,高家三少爷。可以说是出身豪门。
鸣凤,高家丫鬟。出身低微,毫无地位可言。
更何况,他们生活在旧社会,高家又是所谓的绅士家庭,高老太爷更是封建礼教的坚定执行者。
在高家,封建礼教这堵高墙,他们是无法跨越的。
门不当户不对,这是他们面临的第一道障碍。
觉慧身为少爷,高老太爷会给他物色一个,同样有头有脸的绅士家庭女子。而鸣凤作为丫鬟,只能走喜儿的路,没有选择的权力,做别人的小妾。
这一点,他们俩也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他们选择了回避。
因为觉慧是接受了新思想洗礼的,在他眼里,他是可以为爱冲破封建牢笼的。
我有办法,我要太太照我的话做,我会告诉她说我要接你做三少奶……”他的话确实是出于真心,不过这时候他并不曾把他的处境仔细地思索一番。
这样的承诺,给了鸣凤一丝希望,也是这样的承诺给了鸣凤勇气,去对抗,去投湖。
热恋期的人们总是容易给出承诺,以为爱可以战胜一切。殊不知,承诺时有多真,失信时就有多绝望。
鸣凤死后,觉慧甚至做了一个梦,梦里鸣凤不再是丫鬟,而是一个身份对等的富家小姐。所以,即使在潜意识里,门当户对的枷锁依然深深的禁锢着他们,无法挣脱。
鸣凤剧照2、思维境界不同频
撇开封建礼教这一客观因素,主观上的一些因素也是他们悲剧的导火索。
觉慧与鸣凤的思想根本不在一个频道里,一个有着远大的目标和追求,不停向前。一个只求安稳,宁愿卑微着止步不前。
觉慧,生长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中,同时也在洋学堂里学习,他每天接受着新的思想冲击和洗礼。
他是高家的一股清流,他与一切旧的东西做抗争,他的理想是为社会的觉醒而奋斗,他要拯救那些临近深渊的人。
所以,他忙着办报刊,忙着写稿子,忙着与同频的人交流新思想。
因为他忙,所以他并不曾听到鸣凤要出嫁的消息。因为他忙,所以在鸣凤想要做最后一次努力的时候,他并不曾注意到鸣凤的困苦与哀伤。因为他忙,所以他以忙的理由打发走了鸣凤。
他本是鸣凤的救星,却成了压死鸣凤最后的一根稻草。
而鸣凤的生活都是做苦事,吃打骂,在她眼里,她能一辈子在觉慧身边做丫头,她就满足了,也别无他求。
试想一下,假如高老太爷没有将鸣凤许给冯乐山。随着时间的推移,觉慧会接受更多的思想与学识,他会接触更广大的世界,而鸣凤止步不前,这会造成他们思想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相信到最后,他们的爱情也会无疾而终。
觉慧与鸣凤剧照3、不纯粹的爱
归根究底,他们俩的爱情其实并不是纯粹的爱情,也没有那种爱到深入骨髓的程度。
觉慧对鸣凤,更多的是一种年少的悸动和冲动。更多的是享受着鸣凤对他的崇拜之情。
如果真的爱到不能自拔,也就不会在鸣凤欲言又止的求救时觉察不出一点端倪。如果真的爱到刻骨,也就不会以忙为理由,将鸣凤遣走。如果真的深深爱着,也就不会在追出去的花园里只呼唤了一声就放弃。
如果当时他能尽力寻找,多呼唤几声,鸣凤就能听得真切,也就不会那么绝望,或许也会放弃投湖。
在鸣凤死了的第二天,他就决定放弃她了,因为他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的献身热诚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这些,比鸣凤重要。
而鸣凤对觉慧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崇拜之情,是满足她的幻想,把他当成命运的救星。
鸣凤是一个有想法的女子,面对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她不甘命运的安排,但又无力改变。
面对着做苦事,吃打骂,流眼泪这些常有的事,她只能默默忍受,她只能在深夜里独自舔伤、幻想。
她盼望着他向她伸出手。她想也许他会把她从这种生活里拯救出来。
把爱情当成命运的救世主,这注定是一场悲剧。
放在现代来说,也依然会是悲剧,更何况还是在封建礼教控制下的家庭,爱情,什么都不是。
结语
不管在什么时代,一份爱情,想要爱有所终,必定要有冲破家庭枷锁的勇气,两个人还要共同进步,保持在同一频道,同时爱要纯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