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坛看到有个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高中的时候在省级重点高中,就每年都有二十多个上清华北大那种,可高一、高二的时候一直都是班级倒数10名左右。高三的时候想努力突破一下,却不知道怎么开始,觉得同学们太强了,简直无法超越。于是就挨个科目问老师求打气,说,老师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绝大部分的老师回答都是 “来得及。好好学。”只有历史老师,眼都没抬的说了句 :“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老实说当时挺郁闷的,心想什么老师,但过后想想又觉得好像挺有道理。于是把重心转到了拼命做题学习,再也不去想“来不来得及”这种破事了。那一年里我每天只睡6个小时,身体很差月月挂吊瓶。但后来奇迹真的出现了,我从班里后十名急起直追,在第三次模拟考试时候进入了班级前十,第五次模拟考试进了年级前十,后续的七次模拟考试中一直在年级前五十内。老师和学校都很惊奇,逐渐把我作为清北重点苗子开始培养,并安插进了周末的尖子班。这个班学校倾注了所有强力的师资力量,而且免费,目的只有一个:冲清北。
当然后来我没考上清北,数学分数还是差了点,只进了一个普通的985,也算是给高中一个满意的答卷了。
----------------
再后来是第二件事,练字。
以前写字很难看。研究生第一年的时候,决心改变一下。那时心想都23岁了,还能练字吗? 在现实中问人,在网络中发帖问,90%的答复都是晚了。真的晚了吗? 我脑海里忽然想起来五年前那个历史老师的话,“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然后我就报了一个硬笔书法班,煞有介事的跟一群十几岁的小朋友做起了同学。
后来风雨无阻的练了一年的字,每天两个小时从未间断过。一年下来奇迹就发生了,我完全忘记了过去的写法,提笔就是新练的字体,很快就被校研究生会的老师发现,并且调去做了个小小的书记员。直到后来考公务员的时候,一笔好字还是给了我些许优势,最终从百来个人当中脱颖而出。
---------------------
工作逐渐稳定下来,又琢磨着学点什么。一直以来很喜欢听钢琴曲子,小时候家里没条件没得学,那现在能不能学学?可我都30岁了。在现实中问人,在网络中发帖问,99%的答复都是晚了,没法跟五岁开始学钢琴的孩子比。
我想了想,我现在30了,假定我75岁驾鹤西去,还有45年可活,现在开始学钢琴,学到40岁也学了有十年了,50岁时候也应该能弹点什么像模像样的了吧。而如果现在不学,50岁时候不还是什么都不会?这时候历史老师的那句话又出现在脑海:“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于是找了个老师,租了台钢琴,当起了老师最老的学生。老师同期带的学生一般都是五六岁的小朋友,还有一个小姑娘和一个年轻的小哥。我风雨无阻的学了一年钢琴。昨天老师跟我说,可以考虑考二级了。因为考级曲目已经拿下来了,问我要不要试试。我想了想还是婉拒了,现在简单的儿歌和流行歌曲啥弹起来已经没压力,平时哄得儿子也很开心,这也就足够了。 同期一起学的小姑娘和小哥早就不学了,小朋友们也放弃了好几个,而我还是那样一个老学生,继续往前走着。
-----------------------
故事就到这,初初看到的时候,我的内心还是像第一次接触鸡汤文那时那样被触动了。这家伙叙述的故事平凡而真实,他因为别人的一句话神乎其技的奋勇直上,但并没有跟传奇励志故事的结局一样考上顶级的大学,练字也是练了一年才有成效,而且在考试中得益是不是他一厢情愿认为的就是因练字的功劳其实也没定论,30岁学钢琴最终也并没有获得什么厉害的等级认证,充其量只是在逗儿子方面颇有成就。所以才显得特别的真实。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回过头来看看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是不是又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曾经一句很火的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道理我们都懂,我们也都经历过很多次被励志鸡汤文击中内心深处的时刻,当夜辗转难眠,想了很多很多,第二天早上依然挤着公交去上班,工作时该偷懒时还是会偷会懒,下了班该看美剧韩剧照看不误,该去聚会照样拍拍拍、吃吃吃,到了夜深时候,回想起一天,会内疚到底还是荒废了光阴,接着会安慰自己”明天再改变自己吧”。
其实更多的情况是”写得好好哦“,然后该干嘛干嘛。
读过很多书,走过许多路,人生还是过得一塌糊涂。想大声喊这个世界不公平,可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不能一直被护在父母的怀抱里,也不能一直呆在象牙塔里,不能活在自己的乌托邦里,最后死在一片虚无里。
做一件事最好的时机,一是十年前,还有就是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