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因为太好看了,6岁孩子把这本书,写进了自己的日记里

因为太好看了,6岁孩子把这本书,写进了自己的日记里

作者: 弥小木 | 来源:发表于2023-06-20 13:17 被阅读0次

文|弥小木

“今天晚上和昨天晚上,都讲了好几个我特别喜欢听的故事”这是我家老二(6岁)写进日记的内容。我怎么知道?因为这是他叫我写下来的字。

这本让孩子写进日记的书——《这就是生气吗》。仅仅是故事好看吗?对孩子来说这就够了吧。

但老母亲还是藏了那么点小心思的,选这本《这就是生气吗》,最初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和“生气”有关。“生气”这件事,日常中出现的频率不算低,有些苦恼不知该如何和孩子聊“生气”。

还好,故事是有疗愈力量的。

《这就是生气吗》,是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的荷兰作家图恩·特勒根所写,他擅长以动物为主角创作作品。同样的,在这本《这就是生气吗》里,会看到10则以动物为主的情绪哲思童话。

在这本《这就是生气吗》的故事中,可以读出

生气,是会伤害自己的

要参加派对的《螳螂》,因为最喜欢的外套破了,在修补之中,一会这里受伤,一会那里受伤。生气的螳螂,在这个过程中,伤害的是自己。

躺在床上休息的《蚂蚁》,与“生气”做斗争、打斗。每一次与“生气”的交手,蚂蚁都未曾获胜,反而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

卖大衣的《蚱蜢》,因为销量不佳,最后把大衣一件件盖在自己身上,尝到了“气喘吁吁”的味道。

一直在生气的《蛇》,对任何事、任何动物都不满,永远处于生气的状态……

生气时,首先伤害的是自己。

在《这就是生气吗》的动物故事中,“生气”就那么形象又生动地显现在孩子的眼前。

生气,是会伤害他人的

生气的时候,一不小心,伤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他人。

不信你看,一直生气的《蛇》,气急时就会咬它的动物朋友们。

《金龟子》与屎壳郎写信互动中,不管是金龟子还是屎壳郎的内心,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不然怎么会一时“脸色苍白”,一时又变得“铁青”,再就是“把自己缩成一团,并咬了每一根指甲”。

这些具体的描写,能让阅读的孩子,直白地感受到动物生气时会伤害他人的场景。

生气,需要学会自我消化

生气时,除了把内心的不满宣泄到自己、他人身上外,更需要掌握的是“自我消化”的能力。

比如《松鼠与蚂蚁》中,松鼠从一开始的难过、生气,到后来不再对蚂蚁生气。松鼠消化了对蚂蚁的“生气”。

又比如请了朋友过生日的《天鹅》,对把生日蛋糕当成跳水舞台的青蛙有些生气。当下的那一刻,天鹅离开了现场,但它给青蛙写了信,表达了青蛙给自己带来的困扰。没多久,天鹅又写信表达了自己生气过,但原谅了青蛙。

过生日的天鹅,同样自己消化了“生气”。

一个人有“生气”的情绪没什么,但不能将“生气”当成自己或他人的灾难,需要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

做自己的光,也给他人带来光

如果你问我,在这本《这就是生气吗》的故事中,最喜欢哪一个动物?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松鼠。

为什么?

因为,松鼠是自己的光,也给他人带去了光。

《松鼠与蚂蚁》里,松鼠自己消化了“生气”。忙着与“生气”做斗争的《蚂蚁》,是松鼠及时将它拉出“生气”的旋涡。《松鼠与大象》中,与大象跳舞的松鼠,哪怕被大象踩、被大象甩飞,也依然从心底享受与大象跳舞的时刻。

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的松鼠啊。这样的松鼠,怎能不让人喜欢?

故事知道怎么办

《这就是生气吗》的故事是好读的,是吸引孩子的。能读出的只是上面分享的内容吗?当然不是,以上只是和孩子阅读后的一点抛砖引玉。

读完书中的故事,和孩子聊“生气”这件事,轻松多了。

比如,在读《蛤蟆和刺猬》时,蛤蟆每做一次伤害其他动物的事,老二就会发出一句“它太坏了”的感慨。读完《蛤蟆和刺猬》,老二仍旧是以“它太坏了”结束对这个故事的点评。

又比如读《蛇》的过程中,孩子被蛇的举动引得哈哈大笑。故事结束后,我们之间有了这样的对话

• 我:如果有人像蛇这样对你,你会生气吗?

• 孩:肯定会生气的。

• 我:那为什么其他动物没生气,反而在笑?

• 孩:因为是好朋友啊!

• 我:那如果是你好朋友,你会生气吗?

• 孩:不会啊。

讨论到这里结束。

我们聊了“生气”吗?聊了。聊孩子“生气”这件事了吗?没聊,但好像又聊了。

故事的疗愈力,藏在那些打动人的故事情节中。剩下的无需多说什么,还是留给孩子自己体会吧。

写在结尾的话

《这就是生气吗》好读的不仅是故事,还有图画。

读这本书的插图,一度让人以为文字作者与图画作者是同一位。因为,只有同一位作者才能如此精准地将文字与图画结合起来。以至于在读的过程中,我反复确认文字作者与图画作者不是同一位。

《这就是生气吗》的插画作者是法国作家马克·布塔方,他的插画曾多次获得欧洲青少年文学奖。马克·布塔方平日的画画习惯,就是喜欢在图画里游戏,难怪《这就是生气吗》里的图画,藏着不少的“游戏”。

比如封面。

轻轻抬起石头的松鼠,到扉页时,松鼠已经捧着石头在细看。呀,石头飞了,松鼠没拿稳?还是?那块小小的石头,变成了占据一整页的大石头。

到封底时,是松鼠搬着石头走的背影。

石头,是“生气”吧。松鼠是了解“生气”的,它知道怎么消化“生气”,也知道如何处理别人的“生气”,松鼠是能给他人带去光芒的小太阳啊。

松鼠身上的光芒,在《这就是生气吗》的插图中,能一眼感受到。

以上,只是个人对其中几幅图画的感受。《这就是生气吗》里的每一幅图画,都值得细细品尝。至少,到目前为止,给孩子的故事还没讲完,书我已经翻了不下几十次了。

《这就是生气吗》,温暖的何止是孩子,还有大人呐。

Hi~我是弥小木。

家有两娃,一儿一女。

孩子们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挑战课题。

老母亲一边学习怎样当妈,一边跟上孩子们的成长步伐。

也许我们有相似的育儿困惑,也许我们有不同的育儿烦恼。

没关系,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妈妈~

分享我的育儿经验,也欢迎留下你们的锦囊妙计。

让我们一起寻找育儿路上未知的答案,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 心赏8⃣️2⃣️

    因为自己写心赏觉得受益很多,于是在班里呼吁孩子们一起写班级日记。今天看了张同学写的日记,看了她的烦恼,我真的...

  • 读书|读书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去年看了两本书,把我鸡血得开始写日记。因为这两本书,我对什么是日记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原来,日记是很自由的,不管是...

  • 亲子日记阴星期五丁以琳妈妈简书

    我看到孙老师发的信息把自己写的最好的日记发给她。哎我觉得我写的都不是太好,我就不发了。我晚上没事就看到群里的日记。...

  • 这本书太好看了

    2017年2月4日 丁酉年正月初八 星期六 阴 “育心丽谦·时间管理100天挑战营”第20天 【早起】5:10 【...

  • 20180914感恩日记 与家长会

    我以为我自己在写感恩日记,看了肖老师正版感恩日记,才知道自己写的--充其量是孩子观察日志。 肖老师写的感...

  • 别辜负了那个一直支持你,爱你的女人,尽管她很平凡……

    老婆突然把她当年偷偷写的日记发给我看了,倍受感动! 感动的不是她写的日记,而是因为生活和家庭她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喜好...

  • 初为人师|今天是谁走进我的日记里

    儿女情长,今天是谁走进了我的日记里?孩提时代,又是谁走进了我的日记里?初为人师,又是谁走进了我的日记里?每个孩子都...

  • 邪不压正——影评

    “谁把心里话写日记里啊,心里话也写不出来 啊”“日记这玩意儿,本来就不是给外人看的, 给外人看了,就俩字 下贱”...

  • 欣赏孩子是教出好孩子的第一要义

    一篇日记带来的效应 在我前几天的日记里,曾经写到学校要求把孩子在家期间的表现写一写,以备开家长会。 我把孩子的表现...

  • 无题~就是开心

    本来是想写驯龙3的,因为太好看了,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后来怕某书敏感词查处太厉害,就没写。 简单说几句,看电影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为太好看了,6岁孩子把这本书,写进了自己的日记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vy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