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

作者: 江南_ac34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20:56 被阅读5次

      出差一周回到家,发现原本只有绿叶的白掌一下子冒出了四根花蕊,距离上一次开花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上次开出三朵。

白掌

      阳台上其它花也茂盛起来,原先每天早晚关注照顾有加却看不出变化多大,只觉得长得慢,出差的一周只关照家人见干浇透,想必也没有人天天去关注它们了,结果反而长得旺了。

      看来花草是不用太细心照顾的,它们本来就有强大的生命力,任风吹雨打是不怕的,太过用心照顾反而会形成依赖。

      这让我想起了林清玄老师在《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一篇中写到一个种树人的故事。种树人没有固定的时间来浇水,也不是每天来,他很疑惑地问,种树人是这样回答的:“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放养的花草反而比精养的更好了。那么孩子的养育不也是如此吗?父母越是照顾有加无微不至,孩子越有依赖性,他自己的根-德性也无法深入。而一旦失去父母的浇灌,再遇到狂风暴雨,不也一吹就倒了吗?父母总会早于孩子离世,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人生也总会遇到难过的坎。

      放养,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从而经受各种生活的磨难。

      放养,是给予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更容易按照自身的规迹运行,不受外界的过多影响而偏离自己轨道,更多地认知生命,学会思考。

      放养,不是放手不养,任其自生自灭,一棵小苗需要呵护倍至,等它从育苗盆中移入花盆后便可放养了。孩子的童年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等他们长大了就是父母逐渐放手的时候了。

      每个生命都是一朵花,不是给予的养分越多越好,过多时花会蔫,人会窒息。给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比如高中住校、大学去异地求学,都会帮助孩子心理"断奶",真正努力生长。

      请相信孩子比父母想象的更顽强、更聪明,只要放手,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相关文章

  • 放养

    我是一个离家很早的人,从12岁起,便去市里上了初中,开始了人生的放养模式。 涉外求学的原因现在想起都忍俊不禁。六年...

  • 放养

    小时候 常望着天空发呆 稚嫩的我 把羊群放在了上面 仔细的看管 生怕有哪一个走失 长大后 我也常望着天空 只不过 ...

  • 放养

    恋爱形态中"放养"是很理想的一种,基于日久而生的互信和相对无私的感情,是一种深沉的呵护,"沉默蕴蓄着语声,正如鸟巢...

  • 放养

    放养 每天重复蒸煮一颗没有了味道的土豆 就像云朵,撕扯着夜风 一片谎言生根发芽,在模仿的青瓦上打滑 没有声响,看着...

  • 放养

    其实题目刚码出来时,是“放养也是爱!”越写心里对孩子的愧疚感越强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整天一人...

  • 放养

    牧人站在风雪里 牧着自己最爱的姑娘 最怕牛羊走丢 ,姑娘陪着牛羊

  • 放养

    我打算将仔仔放养. 起因是开学之前,因为在异地,仔仔经常一个人玩,出去也找不到合适的玩伴,然后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

  • 放养

    出差一周回到家,发现原本只有绿叶的白掌一下子冒出了四根花蕊,距离上一次开花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上次开出三朵。...

  • 放养

    我的好姑娘 从抬头到独坐 从爬行到学步 一直在放养 我的小棉袄 你自立自强 你不哭不闹 摔倒了爬起来 想要什么自己...

  • 放养

    若父母为学霸,或是科研人员什么的,完全可以给予孩子方向正确的启蒙引导,可如果资质平庸,那还不如任其自我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zg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