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一周回到家,发现原本只有绿叶的白掌一下子冒出了四根花蕊,距离上一次开花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上次开出三朵。

阳台上其它花也茂盛起来,原先每天早晚关注照顾有加却看不出变化多大,只觉得长得慢,出差的一周只关照家人见干浇透,想必也没有人天天去关注它们了,结果反而长得旺了。
看来花草是不用太细心照顾的,它们本来就有强大的生命力,任风吹雨打是不怕的,太过用心照顾反而会形成依赖。
这让我想起了林清玄老师在《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一篇中写到一个种树人的故事。种树人没有固定的时间来浇水,也不是每天来,他很疑惑地问,种树人是这样回答的:“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放养的花草反而比精养的更好了。那么孩子的养育不也是如此吗?父母越是照顾有加无微不至,孩子越有依赖性,他自己的根-德性也无法深入。而一旦失去父母的浇灌,再遇到狂风暴雨,不也一吹就倒了吗?父母总会早于孩子离世,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人生也总会遇到难过的坎。
放养,能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从而经受各种生活的磨难。
放养,是给予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更容易按照自身的规迹运行,不受外界的过多影响而偏离自己轨道,更多地认知生命,学会思考。
放养,不是放手不养,任其自生自灭,一棵小苗需要呵护倍至,等它从育苗盆中移入花盆后便可放养了。孩子的童年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等他们长大了就是父母逐渐放手的时候了。
每个生命都是一朵花,不是给予的养分越多越好,过多时花会蔫,人会窒息。给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比如高中住校、大学去异地求学,都会帮助孩子心理"断奶",真正努力生长。
请相信孩子比父母想象的更顽强、更聪明,只要放手,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