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治愈心中的不美好

作者: 樛棠 | 来源:发表于2020-03-11 10:05 被阅读0次

第一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没怎么看懂,隔了许久以后,再次翻开《我们仨》,才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和感悟。

全书一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第一部只有简单的一篇文字,写的是杨绛女士老是做一个关于丈夫钱钟书走丢的梦,梦境不同而情味总是相似,两个人从同一个地方走出来,而丈夫却一晃眼不见了。梦由心生,至亲夫妻之间自有感应,冥冥之中,命运已经给出了暗示,它在诉说着钱钟书先生会先妻子离开人世的结局。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写的是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先后生病,一九九七年早春,女儿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丈夫钱钟书去世。“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两位至亲先后离世,只留下了杨绛女士自己孤零零一人在世间。

这一部分最难读懂,杨绛女士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将丈夫生病住院写成了一个离奇的梦。我第一次读《我们仨》第二部分的内容时,觉得莫名其妙,什么古道驿站,钱钟书先生怎么会做了一辆说不清来路的汽车去了一间驿站呢?还从此不能回家只能住在河道的船上,而杨绛则需要住在驿站里,每天去船上探望钱钟书,太匪夷所思了吧。后来又写到女儿旧病复发需要住院治疗,杨绛自己每天去船上看望丈夫,然后回到驿站睡下,再去梦里了解女儿的情况。而梦境是那么的真实,可以看到女儿在忍受病痛的折磨,可以看到婆婆和女婿在照顾女儿。

看不懂的时候,只觉得不可思议。当再次翻开《我们仨的时候》,终于深刻理解了第二部分的内容。这是以梦来比喻现实啊,钱钟书先生生病住院,杨绛每天要从家去医院照顾丈夫,回家以后还要再去西山脚下的医院看望生病的女儿。

所以书上会写到就算是杨绛梦里去看望女儿,也觉得十分的劳累。因为这不是梦,这是现实。杨绛女士每天都要忍受心灵与身体的双重折磨,要知道,在丈夫和女儿住院的时候,她本身也是一位身体不好的老年人,况且两位至亲都在住院,心灵上又要经受怎样的煎熬呢?

钱钟书一家三口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读第三部分的文字,感觉就好像手里握着一块软软的棉花,心里也是暖暖的。

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都离开了,只剩下了杨绛女士一个人留在了世间。她不觉得空虚,因为这一生都过得充实。

三个人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家。杨绛写道:

“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担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欢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随着杨绛女士的回忆,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家三口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而温暖。

在杨绛女士的笔下,钱钟书先生是一位可爱而冒失的笨拙丈夫,分不清左脚右脚,不会打蝴蝶结,下公共汽车也会因为没有站稳摔上一大跤。有了女儿钱瑗后,陪着女儿一起淘气一起玩闹,甚至会趁着女儿睡着后在她的脸上涂鸦作画。

而女儿钱瑗,一直都是乖乖的,而且极聪明,从来不吵闹爸爸妈妈,学东西也是极快。有了这个小生命以后,杨绛和丈夫就像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这个小人儿在身边,都会觉得新奇而充满乐趣。

《我们仨》这本书真的值得大家花费时间细细去阅读,去哪里寻找这样的温情呢?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家人之间挚爱亲情的真实流露,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崇高的爱国精神,亦可以学习到学者专心学问不求名利的精神。

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杨绛女士一家三口的生活并不富裕。早在杨绛和丈夫结伴去英国留学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学生,生活费只是刚刚够用。后来爱女钱瑗出生,两个人带女儿回国,由于工作原因,钱钟书远去外地。杨绛带着女儿住在娘家,居住的房间并不宽松,要和姐姐们同挤一间房。

后来一家三口团聚,住的也不舒适,他们曾经同挤过一间宿舍,还住过学部七号楼的办公室,种种窘境,无法一一说明。

但他们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在他们眼里,只要有书看,就万事知足。

很久很久以后,他们终于拥有了三里河寓所的房子的。在书里杨绛女士写道:

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夫妻二人可以说一生历经苦难颠沛流离,无论在怎样的困境中依然不改童真童趣,再平淡的生活只要三个人都在,于彼此而言就是最美好的时光。

《我们仨》这本书是一家三口的故事,关于亲情,关于人生起落,关于聚散离合。

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杨绛女士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生活总有悲伤,恰恰证明了温柔弥足珍贵。

愿每一个看到这本书的你,都能被温暖到,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心怀美好,笑对苦难。

相关文章

  • 读《我们仨》,治愈心中的不美好

    第一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没怎么看懂,隔了许久以后,再次翻开《我们仨》,才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和感悟。 全书一...

  • 在时光的荒野里,活出淡定与从容——读《我们仨》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让人心中始终充满温情的同时,也不时感受着人生的悲凉。 ...

  • 仅把这篇文章致给最敬爱的杨绛先生和钱老。这也是我希望的爱情和家庭

    世间最美好的家庭就该是这样---读《我们仨》 作者:郁天娇 读完杨绛先生的...

  • 每逢佳节倍思亲

    想了许久,还是觉得这个现成的题目最适合这篇文字了。 这几日读杨绛女士的<我们仨>,心中已有许多共鸣...

  • 我们仨--17除夕

    杨绛先生写了《我们仨》这本书用于记念美好的过去。在去年她走后,不知怎的,心中莫名伤感,其实我应该安心,因为...

  •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读《我们仨》 01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散文集,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

  • 2019-01-25

    《我们仨》:最素的文,最真的情 从前,众人读季康先生的《我们仨》,往往对文末那句“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

  • 珍惜 相守的每一个日子

    珍惜相守的每一个日子 ——读杨绛《我们仨》 世上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读完杨绛的《我们仨》,我被深深感动...

  • 谁曾袒露心中的不美好?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中一句话直戳人心,说的是世间除了你的父母爱人,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人没有几个。当时看到这个...

  • 有的人用过去的美好治愈现在,因此有了怀念; 有的人用现在的美好治愈过去,因此有了珍惜; 有的人用未来的美好治愈当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们仨》,治愈心中的不美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zw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