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虎林,1962年生,山西省五台县人,我和他在污水处理厂共同工作八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1983年参加工作,在古交工程处从事木工工作。1990年调入污水处理厂,在风机班担任风机工。1993年我来污水处理厂工作后,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武虎林同志工作认真负责,能够吃苦耐劳,就让他担任了风机班班长。他上任后,大刀阔斧地对风机班进行整顿,使风机班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步入正规。1994年原运行车间主任薛斌生调任维护车间主任后,他担当起运行车间主任的重任。
运行车间,是污水处理厂的主要车间,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污水处理能否正常达标,尤其是国家环保力度加大后更是如此。加之运行车间工作环境较差,苦脏累现象严重,而且女职工居多、家务缠身,人员调配十分困难,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人员短缺现象,影响正常倒班。他虽然说话太快时有点结舌,但能够以身作则、以理服人,任凭你胡搅蛮缠,也决不散失原则。运行车间在他的领导下,结合工作特点,首先从改善工作场所环境面貌抓起,实行包片负责制、逐日考核,使别人眼中的“公共厕所”变成窗明几净、设备光洁、水清气新的观光和健身场所,让外来人员称赞不已。面对女同志人多嘴杂、矛盾不断的现象,他能够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个人的思想工作,严格用制度管人。就拿收入分配这一职工最敏感的问题来说,有的女职工总认为自己吃了亏,经常起哄闹事。他不慌不急,拿出多年来的报工和发放记录,一笔一笔地算个清楚明白,使这些职工幡然醒悟、满意离去。职工们也更加地信赖和依靠他,认真服从他的指挥和安排。
老武热心助人,谁家有个大情小事,他都会跑前跑后、主动帮忙。厂里的桌椅板凳有所损坏,他就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修复,为厂里节约着每一分开支。他送我两个自己制作的小板凳,我使用二十多年了,还非常结实,比商店购买的同类产品经久耐用了不知多少倍。我调离古交时,一部分已用多年的旧家俱不便拉运,就转送于他。后来去他家里看到崭新的家具有点眼熟,一问才知是经他整修油漆、修旧如新。由此也可看出老武木工、油工样样精通,是个多面手。
老武之所以称为“老武”,不是因为他年长,主要是因为他说话、办事有板有眼,年轻老成,是全厂职工对他个人品行的一种尊称和认可,时间一长,习惯也就养成了自然。闲时,老武经常参加厂里组织的“拱猪比赛”,牌技一般。他从不与薛斌生等人同流合污,联合起来打击我,属于“中间派”。但出牌时经常因判断失误而因小失大,牌友们送其外号“小农意识”,说走了个老弓(弓福全是厂里的一位老同志,时已退休。打牌时犯着同样的错误,大家调侃他为“小农意识”)、接了个老武。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多钻几次桌子,但老武还是乐此不疲。
老武是个实干家,当着厂里的半个家,我之所以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得到组织的提拔重用,与他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向老武表达我衷心的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