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发易服

作者: 目送归鸿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01:12 被阅读227次

剃发易服与圈地、投充、逃人、禁关、屠城并称清初六大弊政。从根本上看,这些弊政其实是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之间矛盾外化的结果。自古以来,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冲突从未间断,汉族以农业为主,喜欢固守家园,文明程度较高。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喜欢劫掠,文明程度较低。彼此战争往往是少数民族胜利较多,但一旦当他们入主中原,他们的文化很快就被汉族文化所同化,他们的国家也随之灭亡。乾隆曾说:“北魏、辽、金、元凡必汉衣冠者无不一再世而亡”。其实这些少数民族在统治之初,都曾强迫汉族遵循他们的文化习俗,无奈最终都反被汉族文化所消融。这种文明融化野蛮的进程,并不因为政治军事的干预而改变。

满清一朝是对先进的汉族文化抵制最为顽强的朝代。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就要求降金者剃发易服,与满族人生活一致。到皇太极即位,取得了对明朝和蒙古一系列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扩张了地盘,同时更加强调推行满清习俗。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实际把持朝政的多尔衮,秉持了皇太极的一贯立场,为了推行满清习俗,颁布了“剃发令”,引起汉族的不满和反抗,因为其时江南尚在南明王朝之手,天下并不稳定,多尔衮只好暂时废除此令。顺治二年,清兵进军江南,攻下了南京,击灭了南明王朝,天下初定。恰在此时,礼部右侍郎孙之獬立功心切,为报朝廷提拔之恩,主动剃发讨好满清主子。当时汉族官员鄙视孙之獬的作为,满族官员也把他踹出满班。恼羞成怒的孙之獬草拟了一道奏章,向顺治帝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剃发:“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摄政王多尔衮阅后深以为然。于是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并放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剃发易服令甫发,一石激起千层浪。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发冠服饰。《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断发无异于不孝,很多人宁愿断头,也不愿意断发。于是天下骚动,很多归降满清的明军和起义军又相继叛离,与清军展开斗争。江南一带素以温顺著称,但为了保护头发服饰,皆不惜一死。特别是在文弱的江苏,为了打一场文化保卫战,手无寸铁的汉族人民以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残忍凶狠的清军开始血洗江南,除了著名的“嘉定三屠”,还有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常熟之屠、苏州之屠等等,清军之罪可谓罄竹难书。

欲灭人之国,先灭一国之文化。为了彻底灭亡明朝,巩固统治政权,清朝不仅在军事上彻底剿灭明朝的残余势力,更在文化上强制推行满族习俗,在心理上彻底击垮汉族人民。这种文化打击,确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助力了满清政权的稳定坚固,也让满清文化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行。乃至于辛亥革命发起剪辫子运动时,还有不少清朝的遗老遗少痛哭流涕,不愿断发,誓死捍卫腐朽的满清文化。

历史永远不可阻挡,先进的文化同样无法掩盖。和八旗军的没落一样,满清文化也终于走到了尽头。时光再一次验证,汉文化的融合力量无坚不摧。

相关文章

  • 剃发易服

    剃发易服与圈地、投充、逃人、禁关、屠城并称清初六大弊政。从根本上看,这些弊政其实是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之间矛盾外化的...

  • 由剃发易服想开去

    剃发易服:1644年,清兵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颁布“剃发令”,规定:“全...

  • 随笔三 答剃发易服

    不喜勿喷,仅发表个人浅见。历史观不同,己所欲亦勿施于人。思想多样性如同自然生物多样性。 首先,蒙元满清皆为中华亡国...

  • 打倒美狗汉奸之流,复我中华文明之邦

    欲灭其国,必令史脏。 剃发易服,烧杀掠抢。 易賊忘祖,非我炎黄。 魔头歹毒,毁明崇洋。 花朵受染,不知真相。 或成...

  • 晨会59《理发》

    各位家长、宝贝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来一起回顾下趣味语文故事《理发》。 满清入关,强迫汉人剃发易服,抗拒者格杀...

  • 《炎黄问》(原创小诗)(冬阳午后,有感而发)

    失者痛 逝者伤 倭寇长驱直入如虎狼 八国侵 园林毁 八旗剃发易服恶名衰 志士行 匹夫应 炎黄龙魂再起与天争 服海内...

  • ​三个小官吏,打死三个满清王爷!怎么做到的?

    清初之际,讨好主子的孙之獬上书多尔衮,建言剃发易服。当时大局基本已定,多尔衮为了巩固满清的统治,削弱汉民族的反抗意...

  • 最后一个王朝之剃发易服

    公元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

  • 汉服世界——襦裙(一)

    襦裙是汉族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从有实物考证的战国时期开始,终于明末清初的“剃发易服”,是...

  • 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正确认识汉服。

    华夏上下五千年,汉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惜满清入关后,剃发易服,大兴文字狱,茶毒二百多年后,汉族人连其本族服饰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剃发易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rn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