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修齐治平历史杂散文库
最后一个王朝之剃发易服

最后一个王朝之剃发易服

作者: zhixingheyi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08:06 被阅读75次

公元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剃发易服”执行之野蛮、暴力,激起江南各地反抗,清廷统一进程延迟了四十年。不愿剃发者,要么遁入空门(如八大山人)或逃到海外(朱舜水前往日本),或藏匿(王夫之避居双髻峰续梦庵,誓不剃发)。

此后中华大地难现华夏衣冠了。“剃发易服”并非本身换个发型换套衣服那么简单.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康熙六年(1667年)到北京的朝鲜使者回国之后,在其向朝鲜国王的报告中感叹道“汉仪不复见,何日变中华?”。剃发衣服是对整个汉民族文化、文明的野蛮镇压。满清用屠刀强迫汉族全民“剃发易服”,以这种方式让汉人屈服,维护统治。影响危害极大,使华夏文明断层,有清一代,汉族知识分子噤若寒蝉,从“经世”到“避世”,清代学者多研究意义不大的“考据”学,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宋明时代的思想大家了。中华文明发展停滞甚至出现了倒退,这一点上,满清犯了千古大罪,罄竹难书。

汉服追求平和自然,与世无争,宽厚仁爱的境界,塑造了“汉服”天人合一,飘逸洒脱的风格。“汉服”也体现出穿着者的宽大,随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气度,汉服里蕴涵着相当的文化内涵。而满族的服装窄衣短袖相比之下,相形见绌,丑态毕现。满族的剃发留辩,更是丑陋无比,汉人从发髻变为“猪尾巴”,真是野蛮愚蠢的符号,在今天想来也是令人作呕(大家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找出汉服和满服的对比图片,孰美孰丑,高下立现)。难怪清初,防抗“剃发易服”的武装斗争此起彼伏。可是今天很多人,误将满族服饰旗袍、长衫、马褂认为是民族服装,真是让人痛心。

吴三桂讨满清檄文,“狡虏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据燕都,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

太平天国义军奉天讨清檄文,“夫中国有中国之形像,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於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满清起事者,必提“剃发易服”之罪,以讨清廷,可见“剃发易服”的民族仇恨之大。

民国学界耆宿辜鸿铭,留辫复古。窃以为,想复古何不穿汉服,这才是拯救中华文明的大格局。

相关文章

  • 最后一个王朝之剃发易服

    公元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

  • 剃发易服

    剃发易服与圈地、投充、逃人、禁关、屠城并称清初六大弊政。从根本上看,这些弊政其实是汉族文化与满族文化之间矛盾外化的...

  • 清朝年号全解读:天命又天聪,只为顺治做铺垫?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统一王朝,清朝不仅留下来“剃发易服”、文字狱等惨烈,巩固并开拓了大片疆域,还有自鸦片战争以...

  • 由剃发易服想开去

    剃发易服:1644年,清兵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颁布“剃发令”,规定:“全...

  • 随笔三 答剃发易服

    不喜勿喷,仅发表个人浅见。历史观不同,己所欲亦勿施于人。思想多样性如同自然生物多样性。 首先,蒙元满清皆为中华亡国...

  • ​三个小官吏,打死三个满清王爷!怎么做到的?

    清初之际,讨好主子的孙之獬上书多尔衮,建言剃发易服。当时大局基本已定,多尔衮为了巩固满清的统治,削弱汉民族的反抗意...

  • 洪秀全论

    慨自顺治入关,中原既失,江左亦亡,自蒙古南下,中国又一巨劫大变也!剃发改服,有衣冠倒履之痛;夷风乱夏,背束辫易旗之...

  • 打倒美狗汉奸之流,复我中华文明之邦

    欲灭其国,必令史脏。 剃发易服,烧杀掠抢。 易賊忘祖,非我炎黄。 魔头歹毒,毁明崇洋。 花朵受染,不知真相。 或成...

  • 【历史】拓荒勇士●楔子

    目录 明末英雄辈出,宵小却得了天下。汉失其鹿,鞑虏得之,天下汉民再现水火之中。剃发易服令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地无分...

  • 晨会59《理发》

    各位家长、宝贝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来一起回顾下趣味语文故事《理发》。 满清入关,强迫汉人剃发易服,抗拒者格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后一个王朝之剃发易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dd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