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剃发易服”执行之野蛮、暴力,激起江南各地反抗,清廷统一进程延迟了四十年。不愿剃发者,要么遁入空门(如八大山人)或逃到海外(朱舜水前往日本),或藏匿(王夫之避居双髻峰续梦庵,誓不剃发)。
此后中华大地难现华夏衣冠了。“剃发易服”并非本身换个发型换套衣服那么简单.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康熙六年(1667年)到北京的朝鲜使者回国之后,在其向朝鲜国王的报告中感叹道“汉仪不复见,何日变中华?”。剃发衣服是对整个汉民族文化、文明的野蛮镇压。满清用屠刀强迫汉族全民“剃发易服”,以这种方式让汉人屈服,维护统治。影响危害极大,使华夏文明断层,有清一代,汉族知识分子噤若寒蝉,从“经世”到“避世”,清代学者多研究意义不大的“考据”学,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宋明时代的思想大家了。中华文明发展停滞甚至出现了倒退,这一点上,满清犯了千古大罪,罄竹难书。
汉服追求平和自然,与世无争,宽厚仁爱的境界,塑造了“汉服”天人合一,飘逸洒脱的风格。“汉服”也体现出穿着者的宽大,随和以及包容四海的气度,汉服里蕴涵着相当的文化内涵。而满族的服装窄衣短袖相比之下,相形见绌,丑态毕现。满族的剃发留辩,更是丑陋无比,汉人从发髻变为“猪尾巴”,真是野蛮愚蠢的符号,在今天想来也是令人作呕(大家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找出汉服和满服的对比图片,孰美孰丑,高下立现)。难怪清初,防抗“剃发易服”的武装斗争此起彼伏。可是今天很多人,误将满族服饰旗袍、长衫、马褂认为是民族服装,真是让人痛心。
吴三桂讨满清檄文,“狡虏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据燕都,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
太平天国义军奉天讨清檄文,“夫中国有中国之形像,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於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满清起事者,必提“剃发易服”之罪,以讨清廷,可见“剃发易服”的民族仇恨之大。
民国学界耆宿辜鸿铭,留辫复古。窃以为,想复古何不穿汉服,这才是拯救中华文明的大格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