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列维特潜藏在幕后,设法了解个体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不仅希望了解他们买了什么,还要了解其洗手频率,是否会成为恐怖分子。先讲一个小故事,这些经济学家并没有把研究对象局限于人。陈是一名华裔经济学家,他的目标是,教会猴子使用货币,来观察猴子的行为模式,他和他的团队养了7只猴子,4只雌性,3只雄性.第一步让猴子意识到硬币是有价值的,陈和他的同事给猴子某只硬币后,就会亮出食物,只要猴子将硬币扔给他们,猴子就会得到食物,这样持续好几次以后,猴子就会明白,硬币可以用来买食物。实验证明,不同猴子对不同的食物各有偏好,他会根据自己的偏好把硬币用来购买不同的食物。陈的团队还在试验中引入了价格冲击与收入冲击,一个猴子最喜欢的食物是果冻,在通常情况下,一枚硬币可以买3个果冻,如果一枚硬币突然只能买到2个,他会如何反应?猴子的反应非常理想,某种食物上涨时,猴子们就会少买,价格下跌时,就会多买,看来经济学的法则不仅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猴子。陈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个赌博游戏,在第一个游戏中,研究人员亮出一颗葡萄,根据硬币下落的正反情况,猴子要么仅仅得到那颗葡萄,要么还可以得到另一颗葡萄作为奖励,但是如果猴子没有猜中,研究人员就会拿走其中一颗,猴子只能得到剩下一颗。在这个游戏中,平均而论,猴子得到葡萄的数量都相同,设计的着眼点在于,猴子在第一个游戏中,可能会获得好处,在第二个游戏中可能会遭到损失。实验的结果证明猴子和人一样都有损失厌恶心理。团队还发现了一个现象,一只猴子拿到钱以后没有问管理员要食物,反而向母猴子走去,把钱给母猴子,随后2只猴子竟然发生了性关系,母猴子在结束性交后拿到钱向管理员购买食物,这有可能是猴子历史上首次卖淫活动。或许我们不该高估人类,毕竟猴子世界在引入货币后,许多行为模式竟然和人一模一样。
外部效应的逻辑。什么是外部效应?当某人实施某种行为时,其他人被迫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外部效应,即为经济学所说的纳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权利。如果你的家正好处于一家化肥厂的顺风方向,那么你所闻到的恶臭就是外部效应,如果你的邻居在举办聚会,那么他们纵情歌唱说话的噪音就是外部效应,当然我们在讨论全球气候变暖的时候,抽离那些科学理论和道德说教,你在后院点燃一堆篝火烧烤时,就不仅仅在烧烤了,你也在排放温室气体,你每次坐进汽车,消费肉类产品,大热天开空调,都是在聚集外部效应,夏天你觉得天气很热,打开空调,你的行为将导致发电厂排出滚滚黑烟,因为要发电就要烧煤,水达到沸点后才会产生动力推动涡轮机,从而带动发电,你也不会想到开采煤矿和运输煤炭相关的环境成本及工伤问题,每年矿难都夺走了许多工人的生命,大量家庭支离破碎。从表面上看,我们打开空调就那么轻轻一按,冷气就来了,毫不费力,就像从童话世界中降临一般,现代技术如此先进,如此复杂,因此隐藏了与我们活动相关的成本。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既然我们无法强求人们承担其行为导致的全部成本时,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动机去改变他们的行为了,在过去,人们放弃马车转而使用汽车,不是因为他们道德高尚认识到马车对环境的破坏,而是使用汽车更加符合他们的利益。今天许多组织要求人们改变他们的行为,并不去考虑外部效应和人们的成本,而是打着道德和大公无私的旗号,这样的行为方式必定失败。
911以后,恐怖主义分子非常猖狂,曾经在伦敦进行了好几场恐怖袭击,英国警方一直试图捣毁在英国的恐怖组织网络,想了许多办法但是没有任何效果,最后英国警方在经济学家的帮助下,找到了如何查出恐怖分子的方法,那就是恐怖分子从来不买保险,假如一个恐怖分子结婚以后有几个孩子,那么在英国,大部分稳定家庭都会去购买保险,但是英国的保险公司规定如果客户是恐怖分子,那么就不会给予该客户赔偿。于是恐怖分子就没有去买保险,英国警方抓住了大量的嫌疑人。狂热的恐怖主义分子,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为自己的理想奉献的精神,自以为道德高尚,但是人终究是人,也会去算计,当保险公司不赔偿恐怖主义分子的时候,他们就不愿意去花这个钱去投保,最终大量的恐怖分子暴露。
魔鬼经济学2中提及大量有趣的案例,比如酒后步行的死亡率比酒后驾车要高,印度妇女一定程度的解放是由于电视机的普及,早先新生儿死亡率高是因为接产大夫不洗手,在隐藏医用钳子秘密的100年中,大量婴儿在接生时死亡,最有效果的避免疾病的东西是最廉价的疫苗,而非其他医疗手段,安硝酸养活了整个世界,劳动保障法反而坑了劳工,濒危物种法加速了濒危物种的灭绝等等都用异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给读者来一场头脑风暴,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
书中所提及的利他主义实验,博弈实验与独裁者实验也非常有意思,经济学家李斯特通过一系列实验推翻了先前人类是一种利他主义者的结论,之所以会产生错误的结论,除了密切观察行为和选择性偏差外,人类的行为还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动机,社会规范,经验常识,等等。著名的电击实验和囚徒实验非但证明了人类并非的天生的利他主义者,在一定情况还会变成类似于纳粹的凶残之徒。
经济学思维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摆脱那些虚妄的道德和说教,从最根本的人的行为逻辑出发去思考问题,改造自己的世界观,防忽悠。
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些情况下,我们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谁来负担成本?
比如逼婚现象,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的噩梦,父母亲三姑六姨打着关心你的旗号逼迫你早点相亲成家,人们夹在亲情和自我之间,责任与自由之间难以抉择,哪一边看起来都很有道理,我只问一句,谁来负担成本?为了维系一段婚姻,我们个人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和另一半共同面对各种风险,而对于逼婚的人来说,他们最多只是动动嘴皮子,日子最终是你自己过,既然是我负担成本,为什么不让我过得更好,我何必自己负担成本让别人舒心?
在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班主任开班会讨论活动的奖品买什么,我在下面说,直接把班费分给同学不就不好了,既省时间,又能让同学自己选择想要什么,但是班主任却大发雷霆,说我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家伙,只认钱。班主任在班级里一直宣扬要讲道德,讲原则,耻于谈钱,我不知道她在学校工作后是不是跟校长说我不要工资。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都类似于我初中时候的班主任耻于谈钱只讲道德和所谓的原则,最后道德实在是兜不住了,再露出狰狞的面目来谈钱。医生和老师都是被包装成道德至上的职业,一个是白衣天使,另一个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当病患无法病愈,孩子考不进好学校时,有些人就会撕开道德的外衣,赤裸裸得谈利益的时候,下手就没有轻重了。
听信道德和原则的人活得束手束脚,最终也没有多少权益,却因此背负上无尽的义务,这个世界流转的法则就是收益(不仅仅包括货币收益也包括其他收益,比如情感收益)的分配与获得。一开始就谈利益反而有道德存在的土壤,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奋斗,在这个前提下,还愿意拿出钱和感情来帮助他人,这就是善心。相反每个人心中只有道德和所谓的原则,没有人会为他人的付出心存感激,认为那是理所应当的,最终善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且,一个一开始就言利的世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简单许多。言利才会有规则存在的可能,而“大的不逾矩,小德出入可也”,道德是弹性的,根本没有标准会浪费许多时间。所以老残游记才会提出清官之恶,明末的道德政治才会导致大面积的腐败党争和伪君子,崇尚理想的法国大革命让法国血流成河,主张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共产主义国家却制造了成千上万的饥荒,肃反和屠杀。所谓通往地狱的道路都是由一块块美好愿望的砖石铺砌而成的。
尤瓦尔赫拉利说过,人类所有的行为准则,国家制度,道德规范都是人类自身的想象和虚幻的现实,如果要过一种相对简单正确的生活,拥有独立的人格,如果你为了这个虚幻的东西,付出了成本,承担了痛苦,那么就赶紧抛弃所谓的道德,只要询问自己一个问题,究竟谁负担成本,一切迷雾瞬间烟消云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