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鬼经济学1》出版四年后,史蒂芬·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又合力出版《魔鬼经济学2》,比尔·盖茨为之作序,并将本书推荐给喜欢读非小说类书籍的读者。作者承认在第一部中撒了两个谎言:一是本书涉及主题众多,没有主题;二是副标题表明在书中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世间万物的真相。基于以上两个“谎言”,才有第二部的诞生。
本书的主题可以概括为:
刺激(在某种动机驱使)之下,人们会做出反应。具体是:刺激之下,人们会做出反应,尽管反应方式并不一定是能预见到的。
正因为如此,非预期后果法则才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法则之一。
在《魔鬼经济学1》中中小学教师、三K党、房产经纪人、毒品贩子、相扑运动员及百吉饼销售商,其行为方式均适用这个法则。
本书并非传统的经济学类书籍,正如作者所说,当初取之为《魔鬼经济学》,连出版商也觉得不可思议。全书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千奇百怪的各类案例,努力揭开蒙蔽在表象上的面纱,以经济学思维来揭示事情的真相。
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本质上说,这是一本关于开启“拥有清晰思维艺术”的教科书!也许读完以后,会思考一个问题:你确信你的思考正确吗?
01 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的气候问题,由于无止境地制造碳排放,脆弱的地球如同一个温室。数百年来,地球平均地面温度已上升0.7摄氏度,而且,近些年来变暖的速度还在加快。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文章预测可能是全球变冷的趋势。
气候变化将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只要思维清晰,谁又不担心全球的气候变化异常呢?
由于预测的是不确定性因素,所以结果就更为不确定。而对于未知的情形,大多数人都会做出过度反应,表现为不同的情绪,例如恐惧、责备、麻木不仁等等。此外,未知情形让人担心的一点还在于,会让我们联想到最糟糕的情形。例如上面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例子即是明证。
这种恐惧已然成为新世纪最令人担忧的事情。换一种角度来看全球变暖问题,其实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两难困境问题。经济学家称之为外部效应。
什么是外部效应?当某人实施某种行为时,其他人被迫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
例如你的邻居彻夜观看欧洲杯,在心仪球队取得进球时肆意欢腾时,他的纵情喧嚣就是外部效应。而被视为全球变暖罪魁祸首的温室气体也具有外部效应。比如你发动汽车时,你都在制造某些你并没有为此承担后果的副产品。在经济学上,可以通过征收碳排放税来进行调节,确保司机自己承担因他的行为而造成的全部成本,即“外部效应内部化”。但当我们无法强求人们承担其行为导致的全部成本时,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动机去改变其行为方式了。
以上的例子大多在阐述“外部效应”的负面,但并非所有的外部效应都是负面的。比如菲律宾吕宋岛上的皮纳图博火山在1991年爆发,虽然造成了很多自然灾害,但喷射到平流层的二氧化硫多大2000万吨,在火山喷发的两年后,随着二氧化硫的逐渐沉积,地球温度平均下降了大约0.5摄氏度。这即是火山爆发带来的正外部效应。我们可以适当的相信,或许我们将被一些偶然事件拯救。
当然,美国高智公司的梅尔沃德甚至认为二氧化碳与全球变暖无关,太阳能电池加剧了全球变暖,抑或用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向天空催二氧化硫……
我们有理由相信,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
也许我们过度恐惧某些事物或行动带来的“负外部效应”,而忽略了其“正外部效应”。当我们不得不去做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情时,看到的仅仅是由此带来的工作多了、可能面临加班、别人的工作为什么要我来做等这样的“负外部效应”,而没有看到带来的拓展工作能力、拓宽业务视野围甚至因此而得到的升职加薪的“正外部效应”。
02 优秀的人几乎都是后天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天生的。
好不夸张的说,一个人的一生可能因为他出生时的意外事件受到到巨大的影响。道格拉斯·阿尔蒙德通过分析1960——198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发现:某个特定人群的命运非常糟糕,终其一生都没能摆脱厄运的影响。
例如,英国橄榄球联赛的近期数据表明,有一半的运动员出生于1-3月,另一半则出生于其他月份。德国球队中,52名顶级运动员出生于1-3月,只有4名运动员出生于10-12月。
为什么出生月份会如此集中呢?原因很简单,这些体育运动都采用12月31日作为出生日的截止日期。现在,你能理解其中的奥妙了吗?这样的现象被成为“相对年龄效应”,在很多运动中发挥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国内足球运动员的年龄造假的原因即是如此。
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德斯·埃里克森(没错,和上港对埃里克森同姓,都是瑞典裔)通过组织研究相对年龄问题的“快乐组织”研究得出结论:天资被严重夸大了,优秀的人几乎都是后天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天生的。
后天的成长需要不断的练习,但并不是盲目地锻炼。只有通过埃里克森所称的“刻意自觉的练习”,才能臻于精通的水平。
刻意自觉的练习具备三个关键要素:
1.设定具体的目标;
2.立即获得反馈;
3.既要转系提高技能,又要注重结果。
我们通常口耳相传的“有兴趣才能做好”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如果你不喜欢现在所做的事,那么你就不太可能特别努力去做,也就不能做到最好。上周千锤百炼(王冠)分享的一篇文章《最科学的精进方式——刻意练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真正提升我们水平的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持续地在“学习区”做事。
做好任何一件事,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都大概需要“10000个小时”,刻意自觉的练习是重要的“方法”。不奢求一招制敌,不盲目速成,这才是学习和成长的正确心态。
在你进行某项刻意练习时,制定一个具体的目标会更有可行性。比如跑步,如果在决定跑步之前设定跑到不能跑为止,那么在你跑2分钟的时候就会感到疲惫,可能就会放弃,因为已经达到“目标”;而如果制定“第一周走跑结合,跑3分钟走1分钟,第二周跑5分钟走1分钟”这样具体的目标,那么坚持下去的可行性必然会很高。
其次是获得反馈。如同在学校教育中,经验丰富、技巧娴熟的教师总会在一节课的练习中,留下一定的时间订正作业一样,这即是即是的反馈,更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巩固,批改作业并评讲也是这个道理。很难想象只有练习而无反馈最终结果会怎样。读书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同时敢于分享给别人也是如此,分享也意味着正面和负面的反馈,无论哪种反馈都能极大坚定你继续读书的信心。
再次,要关注结果。任何不关注结果的练习都是盲目的,试想一下,生活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埋头苦干而不抬头反思的老黄牛。这样的练习注定不会真正提升技能,不会发觉已走偏了方向。
最后,回顾一下:刺激之下,人们会做出反应,尽管反应方式并不一定是能预见到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优秀的人几乎都是后天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天生的。
我们的思考并非都是正确的!
原文链接:http://dwz.cn/3zbD4m
更多文章,详见微信公众号:蜗牛说(woniushuo-H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