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佛山小记(续一)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3-05-14 16:15 被阅读0次

栗子就是三十八年前从小山村走出的我,又像是紧随我后面外出读书、当兵、学手艺的小伙伴。前些年,小伙伴中年长我一公岁的道炎同学、比我小一岁的志华老弟先后远去了。一位是清瘦的钓鱼客、还算干练的泥水匠,一位是看上去绝对是读书郎模样的俏小子,偏偏在小山村加入了父亲们的方阵,据说最后培植的梨树高而壮实,翠冠李个儿最大。有一年清明节吧,我回老家爬上后山上厅的梨园去证实过,就是分辨不出梨树长得那棵特别齐整那棵有点颓败。

钓鱼客长着一副敞着口的大嘴,薄薄的上嘴唇却包裹不住两颗大暴牙,我喜欢听他天南地北地神侃,又怕口水淋到我瘦削的肩头和害羞的小脚丫上。他习惯用左手拍着我的肩膀说话,从拍手速度的快慢大致能了解到每个故事的真实程度。

钓鱼客的父亲是第一生产队队长,公家的会议开得特别多,又是“八仙头”,在处理丧事过程中接触过最后一律化身为农民的和尚、道士。他家又是陶宅一年轻瞎子前来唱新闻的处所。“咚咚咚、恰恰”、“咚咚咚、恰恰”,《封神榜》中一个个神仙从渔鼓,蒙上皮的竹筒中抖漏出来。他们伴随着半举的简板、两片两尺长竹片的拍击声中起舞,先一一下蹲后发力上跳,跃上听客的头顶,不必经过二十八级木梯,直上二楼,蹿到屋顶,然后像鞭炮一样单腿独立地直冲霄汉,夜宿在天堂的亭台楼阁中。《水浒传》中的侠客,一个个都是天地间顶天立地的英雄,但每每听到“鼓上蚤“时迁的故事,父亲都会起身回家去查查墙角的狗洞和室内的鸡埘。在手电筒的强光下,公鸡特别温顺,像个做了错事的小男孩低头不语,母鸡们倒成了主角,彼此窸窸窣窣地推搡个不停,只怕成为肉食者第一个牺牲品。时迁不曾来过,黄鼠狼可经常前来光顾。公鸡母鸡都深受超级遗传的影响,未来身上掉下几两肉,土鸡子生得像鸟蛋一样也不可知。而我回家并不关心如此伤脑筋的家园大事,直挺挺地躺倒在床上失眠,不时地担心神仙或者侠客一直饿着肚子怎么办?是不是像我一样吃了一块冷饭团就能扛过后半夜?大家都没上心去思考瞎子什么时候能回到陶宅的家里?估计那个一向来知冷知热的媳妇也不再牵挂丈夫今夜究竟得到了多少纸钱与镍币?好心者倒会向他建议在大路旁、塔脚寺的凉亭内将息一晚。对他而言,白天黑夜都一个样,就是热度和凉意的差别,而对我来说,却是大不同。去年还是前年,文友李庆余说他永远呆到黑灯瞎火中去了。这恐怕是一个”单口说唱“的时代的结束。

钓鱼客安息吧,唱新闻的老前辈安息吧,也祝愿志华老弟安好,因为还有一个喜欢说故事的我在人世间呢。

陈水河原创于2023年5月15日下午

相关文章

  • 佛山小记

    昨天在广东清远,今天上午来到了广州,午饭后我们下午就到了佛山。老乡在佛山经营着一个规模非常庞大的物流园,物流园大概...

  • 佛山小记

    匆匆一瞥,佛山城好去处。论道理,佛山算是个武术之乡,经过岁月的沉淀,给人更多的是静谧与深邃,夜晚十点半的南海大道已...

  • 老家(续一)

    (五)持家 渭婆去世那年,妈妈11岁,舅舅14岁,小姨4岁。 妈妈每天在锅灶上给一家人忙饭,...

  • 20190421"见证城市蜕变之美"

    20190421“见证城市蜕变之美”潭州国际会展中心*小记者活动回顾* 生活在佛山,除了众所周知的“佛山功夫”那就...

  • 佛山小记-219

    受乐从供销集团的兄弟邀请,下午晚些时候约了几位同学到访佛山,若哥从义务赶回,华工的两位同学放弃本班级聚会来参加我们...

  • 在老家(续一)

    (写于2020.10.29日晚,今天补发) 今天走了好多路,好累啊!找一个律师事务所,导航显示才1.6公里,结果导...

  • 老家小记

    因老家有事,需回家处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天寒地洞,寒气逼人。山里空气真好,偶见也许炊烟,烟雾缭绕。 嫡系亲属...

  • 二 老家-醴陵续

    醴陵城内有一条主要的街道,从县城北面的车顿桥开始,经过姜湾下正街(还有一条老街与下正街平行),上正街,胜利路,一直...

  • 我的老家(续)

    爷爷奶奶的房子不大,却有浓浓的家的味道,就连低矮的屋檐下年年都燕来筑巢,安家产子,拿个板凳坐在平房上看燕子喂食也...

  • 旅途小记(续)

    旅途小记(续) 后来儿子睡着了,提到儿子,身边的长者一面称赞儿子说,一面告诫我不要太过约束儿子。想想儿子的性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家佛山小记(续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ausdtx.html